岳飛最孤獨的一首詞,道出了岳飛知音難覓,孤掌難鳴的處境

紹興六年(1136)至紹興七年(1137),岳飛連續指揮軍隊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國土,準備大舉收復中原,北上滅金。但比時,不想破壞宋金關係以不讓欽宗返回危及自己皇位的宋高宗趙構,起用極力妥協主和漢奸的秦檜為相,停止抗金、迫害主戰派,王庶、張戒、曾開、胡銓等均被罷免、除籍、編管甚至殺害,而對岳飛,此時秦檜還不敢動,但堅決制止岳飛再與金國作戰。大好的抗金復國形勢,有付諸東流的危險。

岳飛內心極度鬱悶,對投降派猖獗的極度憤慨,身為朝臣卻又無可奈何的心境全寫入了一首詞中,這首《小重山》雖然沒有《滿江紅》家喻戶曉,但是通過不同的風格特點和藝術手法表達了嶽元帥隱憂時事的愛國情懷。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最孤獨的一首詞,道出了岳飛知音難覓,孤掌難鳴的處境

譯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迴故鄉,千里燃戰火,被驚醒,已三更。站起身,獨繞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