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自考會不會太晚?

25歲自考會不會太晚?

25歲自考會不會太晚?

想起之前同學們問:25歲自考晚不晚?30歲考研行不行?

前輩們已經用行動,給予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35歲農民工,8年初中學歷到考研,全程自學

1998年夏天,16歲的張淑寶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放棄了讀中專的機會。

之後為了給父親治病,張淑寶在電磁線廠打過零工,在高速公鋪過路,但是不論條件怎麼艱辛,他都會在空閒時間看書。《百年孤獨》、《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他常帶身邊,看了數遍,甚至被工友嘲笑也不為所動。

他說:“人活著就是得不斷的學習。”

於是在2010年,張淑寶報名了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自考專科,白天在廠子裡做工,晚上就在宿舍苦讀,用2年時間考完10多門課程,順利拿到專科畢業證。

專科畢業後,他立馬報名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自考本科,並拿到了本科學歷。

但這並不是他學習的終點,他說:“考試只是形式,主要還是要學東西。”

2014年張淑寶報名了山東大學新聞學自考本科和齊魯工業大學的廣告學自考本科,並考取了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

2017年底,35歲的張淑寶毅然決然地報名了中國海洋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生考試,他說:“雖然這次考試信心不足,但會繼續努力!”

他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在2018年考到教師資格證書,因為教師才是他一直的夢想。

56歲拿到本科文憑,61歲考法碩

61歲的張國武,在90年代初是位媒體記,2009年正式退休,但是退休後的他開沒選擇安享晚年,而是繼續求學。

2012年,張國武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學自學本科文憑,2017年,他又報考了西南政法大字法律專業的頇士研究生。

儘管對英語沒有多大把握,但是張國還是住積極備考,就像他說的,“這次不行,下次再來,直到考上為止!”

他說:“本來人就要活到老學到老,現在這個時代很好。”學了法律後,如果有生之年能夠為這個時代做點自己的努力也是很不錯

58歲考上臨床執業助理醫師,64歲通過臨床執業醫師考試

64歲的老村醫姚子平,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現代醫學教育,通過後天的努力,在2017年安徽省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中,竟然一次性通過了考試。讓城市醫生都紛紛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15歲進中學的衛生班,23歲開始當赤腳醫生,58歲考上臨床執業助理醫師,64歲通過臨床執業醫師考試。

專家指出:“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通過率相當低。”在縣級醫院,有些年輕人考了幾次都沒能通過,其中不乏從醫學院出來沒幾年的大學畢業生。即便在市級醫院,應試不中者也是常態。

沒人會告訴你他過的有多慘,是在暗處偷偷掉眼淚,又或在太陽底下各自前行。每個人都在努力,你還有什麼資格去後退。

比你年長的人還在邁開大步奔跑,你還有什麼理由原地踏步?

知識就是活在這世界的工具,當你的工具倉庫裡應有盡有,你一定能活的得心應手---遠行有飛機,渡河有輪船。

如果你知識匱乏,就等於連破木船都沒有,三米之河便能阻擋你,何談百里之外的遠方?

這便是讀書的價值,能夠讓你獲得知識,沒人敢說你現在學的知識都能用得上,但相當大的一部分,會讓你受益終生。

努力奮鬥的意義,真的不只在於掙了多少錢,有了多少權,得到多少榮華富貴,而是當我們努力之後,我們才有機會不拘泥於方寸之地,不用只過著毫無新意、一眼望到頭、沒有任何期待的日子。

我們會擁有更多的主動選擇權,有底氣和實力去選擇想要的生活。

餘下的時光,趁著歲月正好,帶著內心熱忱,朝心之所向,往前走吧!相信世界不曾虧欠每一個努力的人,也會記得每個人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