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美日這樣延遲退休


法美日這樣延遲退休


世界範圍內的退休制度雖然千差萬別,但仍存在共性。

2017年,中國將公佈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每年延長几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而方案最早將在2022年開始正式實施。

當然,延遲退休年齡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命題。在一些發達國家,由於福利水平高,政府財政負擔重,延遲退休年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漸漸成為社會福利改革中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延退的具體操作上,各國做法也大同小異,通常會設定幾年到幾十年不等的過渡期,在這段期間裡逐漸將退休年齡延長,大約每年延長几個月。

法國:在爭議中搖擺

法國關於退休制度改革的爭論由來已久。法國高福利社會保障體系是經過戰後60多年的反覆修改而建立起來的。迄今,大部分法國公民均可在退休後領取退休金,金額相當於其退休前工資的80%。目前,普通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在60歲至65歲之間,個別在退休年齡前失業且無力找到新工作的人可最早於58歲退休。

在1983年法國社會黨執政時期,由於經濟和就業情況都比較好,加之執政者認為提前退休年齡可將就業崗位讓給更多的年輕人,因此將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來的65歲提前到60歲。

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在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國社會保障體系開始難以為繼。一方面政府要承受退休金支出的沉重負擔,另一方面,高福利、高稅收、工作時間短、休假時間長使法國經濟在全球失去競爭力。較高的出生率和不斷延長的人均壽命,使法國退休金支出愈加入不敷出。

20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和隨後的債務危機逼迫法國退休制度非改不可。據統計,2009年法國退休人員約佔全國人口的近1/4,如果不進行改革,退休金制度恐將不堪重負而瓦解。

2010年,法國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眾多反對聲中通過了退休制度改革,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遲兩年,從60歲提高到62歲,每年延長4個月,最遲在2018年完成。領足額退休金年齡從65歲延遲到67歲。改革意在削減不堪重負的財政赤字、提高法國企業的競爭力,但引起了法國各大工會和反對黨強烈不滿,並導致了法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示威,1/4的法國公務員舉行罷工。

反對者認為,政府應通過對富人徵稅和打擊投機活動彌補財政虧空,而非以延遲退休改革,將公共財政赤字和債務危機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強推“延遲退休”也給薩科齊競選連任失利埋下了伏筆。2012年,薩科齊成了法國20年來首位連任失敗的總統。

在201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社會黨的奧朗德提出的將退休年齡部分迴歸到60歲的競選承諾倍受歡迎,最終成功當選。奧朗德剛一上任,就推出了新的退休政策,這一政策允許從18歲到19歲就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滿41.5年的工人在60歲退休,估計有超過11萬人受益。

儘管如此,面對政府財政困境,奧朗德還是將法定退休年齡維持在2010年改革方案的水平——即法定退休年齡仍將是62歲。薩科齊在2010年推動的退休改革方案的核心要素仍得到延續。

美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

美國並沒有硬性的退休年齡,根據個人選擇具有一定彈性,大部分人在62歲到70歲這個範圍內退休。在這個範圍內,人們可以選擇早退休或者晚些退休。區別是,在不同的年齡退休,個人能夠獲取的退休收入有差異。

1983年,美國的社會保障法案規定,從2003年至2027年間,美國正式退體年齡從1935年規定的65歲逐步延長到67歲,過渡期長達20餘年。

設置退休年齡時,美國沒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按人口出生的時間動態設定,只規定民眾可全額領取養老金的法定年齡。在執行時則遵循補償性原則,採取“三檔式”的彈性激勵方式:既可以提前到62歲領取,也可以延後到70歲領取,用正負激勵給不同人群提供了選擇的餘地。

第一檔是提前退休。選擇提前退休的民眾,最早可以在年滿62歲時便退休,並領取打了折扣的退體金。此時,可領取全額退休金的70%,並逐月遞增。

第二檔是正式退休。正式退休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1937年出生的人,正式能領全額養老金的年齡是65歲。直到1943年,中間每遲一年出生,退休年齡就增加兩個月,正式退休年齡逐漸增加至66歲。然後便是平臺期,從1943年到1954年出生的人都可以在66歲正式退休,之後又是每過一年,退休年齡增加兩個月,直到1960年,其後所有人正式退休年齡都是67歲。據此計算,2015年,美國人的正式退休年齡為66歲。

第三檔則是鼓勵性的延遲退休。美國民眾可以工作到最晚70歲,屆時可以比正常退休者,多領大約三分之一的退休金。年滿70歲以後退休者,養老金不再增加。美國的這套機制行政強制的色彩較輕,體現了“用經濟槓桿懲罰提前退休,獎勵延遲退休”的思路。

目前,美國的這一思路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