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他叫辛宝林

来自中电国际姚孟发电公司

1975年出生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

1984年归国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少年: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1978年,3岁的辛宝林还不能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走路,在蒙古国四处求医无果,父母只好将他带到北京就医。在医生的悉心照料下,1个月后,辛宝林不但会走了,而且能跑了。多少年后,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他总是开玩笑说:“我永远记得,我是和改革开放同一年起步的。”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历史原因,辛宝林父母双双失业。1984年10月,在中国驻蒙大使馆的帮助下,辛宝林一家回国,并定居河南,进入了平顶山市姚孟发电厂。厂里给他家分配了住房,买来了锅碗瓢盆,父母、哥哥姐姐都分配到了新的工作,他和妹妹,上学的上学,入园的入园。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三岁时的辛宝林

辛宝林与大哥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在辛宝林的记忆中,蒙古吃的用的都是前苏联、波兰或保加利亚等国家生产的,穿的是新颖的毛呢大衣、皮靴,吃的是丰富的肉制品,住的是独立大院落的复式楼房,出门就骑摩托车。

起初,刚回国的他和兄弟姐妹,一时无法完全适应国内的生活。他说,整个80年代,相比当时的蒙古国,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父母对他们说的这句话,一直记在辛宝林的心中。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9岁时的辛宝林,很国际范~

青年:红火的日子开始让亲友羡慕

到了1990年代,原本只有黑蓝绿的大街上,颜色丰富了起来。时尚男女们有的穿西装、旗袍,也有的穿T恤、圆领衫,牛仔裤和夹克衫让人们的穿着更加个性化,凭票供应成了老黄历,辛宝林一家喜欢的肉食品种类也多了起来。

这时的蒙古国经济,和国内差距越拉越大,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开始一路下滑。“那时,我在蒙古的小伙伴们回国探亲时,总要疯狂血拼,大包小包的带回去。”辛宝林说。“说起我们的生活,他们很羡慕。”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进入2000年后,辛宝林和兄弟姐妹先后成了家,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家兄弟姐妹几个,都住进了100多平米的大房子,都买了小轿车。”“但我们的父母出门都不坐我们的车,坐公交,他们说开车老是堵,还没公交快。”“这样的日子,以前在蒙古,想都想不到。”谈起好日子,他一边说,一边笑。

如今:美好生活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在工作上。”“我们归国的那一年,姚孟电厂只有两台30万千瓦机组。1985、1986年又投运了2台机组,那时在国内,姚孟已经是大厂了。”一直在姚孟电厂工作的辛宝林这样感慨到。

如同中国千千万万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的奋斗者一样,为了美好生活,辛宝林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搏。

在担任姚孟发电华冠建安公司副经理时,为了克服施工作业面紧张等困难,他经常晚上跑到热水管网项目施工现场,掌握各标段施工的第一手材料,指挥协调施工作业,在工程前期最艰难的时候,使工程各个节点顺利推进。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变革中,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每朵浪花都怀抱着梦想,正是这些梦想的叠加激荡,汇聚起澎湃的时代大潮。

“2018年初,我的妹妹连选连任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多次获得‘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5月23日,作为国家电投及中电国际的代表,辛宝林有幸参加了中央企业第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和许多与他经历相似的归侨们,一同交流感受今天和过往。

40载春秋,从异乡到故乡,海外游子们谈的最多的是,在海外,背后有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是多么幸福。说的最多的是,今天能生活在繁荣昌盛的祖国值得所有人骄傲和自豪。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今年3月,辛宝林被借调到中电国际战略规划部,专门从事项目发展前期管理工作,那时他的领导还舍不得让他走。“2007年,姚孟电厂扩建两台国产超临界60万机组时,有些厂都在筹划扩建100万机组了。而现在,综合智慧、清洁能源、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是时代发展的步子突破了我们的想象。”

“以前,中国人能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让人羡慕。如今,我们已经走在了“一带一路”上。未来,我们的海外发展将会从走出去、走下去发展到走进去,能在中国企业工作,将会成为外国人的追求和时尚。”已是中年的辛宝林,对未来的趋势,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越来越足。

这就是他的故事

千千万万中国人中的一段"成长"故事

不同的是,特殊的他见证了那段特殊时期

从懵懂少年到不惑之年

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那段深刻、特别的记忆

使他更加支持改革开放

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

40·共成长丨 一个“陆”归少年的成长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