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11月10日,小編有幸在南京觀看了吳興國老師的經典之作《李爾在此》。這出根據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改編的獨角戲,吳興國除了一人分飾十角外,還是編劇和導演。一個人、就這樣將莎戲與京劇完美契合。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懂的人無不驚歎贊豔,不吝溢美之詞。而不懂的人免不得冷嘲怒罵,扣上數典忘祖這口重如山嶽的黑鍋。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坦白講,吳興國的唱功與傳統戲劇相比真的難當大師之稱。然而他現場的感染力、張力、衝擊力卻是傳統京劇所望而不及的。就如保守與自制碰上了不羈瀟灑,誰能決斷那邊更精彩?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戲》《弄》《人》很西方化的三段式,以東方文化解讀下來這背後的厚重足以思忖一生。有趣的是,這句網絡上的流行語反而能非常貼切概括:“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整劇本身所表達的也非是情結故事,而是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整齣劇以十個角色的內心獨白

串連,讓觀眾以角色的獨白來還原整個故事。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臺詞中的大量雙關極巧妙,“你雖是我的鞋子,卻沒有你可走的路了”。通過京劇方式進行人物轉換更是妙極! 老生的悲愴,花臉的戲謔,青衣的莊重、武生的翻騰撲跌、丑角插科打諢也是隻有戲劇才能如此流暢的轉換。一人多角的無縫銜接又有誰有資格說吳興國的京劇是邪魔外道?(換句話說:”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最愛葛羅斯特與艾德佳的父子戲,愛德佳與老父親的段落簡直活了,一根棍子即連接了父子也顛倒了父子——讓人忘記道的是念白,演的是莎劇,一個遙遠國度的古老故事。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家國之事,兒女之情,世道人心,天理倫常,無不映入這現實生活中的真真實實。老而無用,子女不養不正是這當今社會常見之事。財帛動人,巧取豪奪,當今社會也常有之。兄弟鬩牆,父子反目,懊悔難平的事件誰不曾見過?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吳興國對京劇的離經叛道成就了這樣一場劇場的盛宴,儘管原作的悲劇性因此而削弱,卻也真正看到了何謂藝術語言的共通。這當真是無法用“劇種”限定的“劇場藝術”。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這世上,總是對第一個敢於挑戰傳統的人過多苛責。卻忘記,挑戰本身就代表勇氣與堅毅!挑戰者,對於要面對的苛責或嘲諷,冷眼或噓聲,支持或反對,怒罵或同情,都只能當做歷練,在無盡黑暗中摸索,在放棄與堅持中熬磨。

“吳興國”不一樣的李爾王!李爾在此的別樣解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心中的追求與熱愛,讓這個花甲之人,充滿著無限的活力。李爾在此,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