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現在一說元旦,人們容易想起的就是每年公曆1月1日,利用這一天難得的假期,或是走親訪友,或是與家人團聚。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也有“元旦”。只不過時間不一致,內涵和習俗也要豐富得多。二者的區別,究竟在哪兒呢?

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古時“元旦”源頭在哪裡?

按字面意思解釋,“元”謂之“首”,“旦”謂之“日”,兩個字結合起來,可以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所以,“元旦”又稱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也就是現在常說的“正月初一”。

據說,古代元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餘年歷史。

唐朝時,房玄齡等人負責修《晉書》,裡面出現了有關“元旦”的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對元旦比較早的記載,在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詩作《介雅》中亦可見到。裡邊提到“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很明確說明它的“開端”意義。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還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的記載。

它的起源另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堯舜時期,堯帝勤政愛民,在老去以後,把地位禪讓給德才兼備的舜,舜又禪讓帝位給治水立下大功的禹。他們都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敬重。

為了紀念他們,大家就把堯死後,舜祭祀天地和堯的那天,當做一年的開始之日,稱作“元旦”或“元正”,成為古代元旦的由來。

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曆法變,“元旦”時間也變

傳說固然有趣,但實際元旦的來歷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比如做農活,就需要一些準確的時間節點。而一年的開始,又有著特別的意義,所以,人類發明了曆法。

古人發現了日夜交替、月缺月圓和四季輪迴的自然現象,最終以晝夜交替的週期為一“日”,參照月相變化的週期確定“月”,穀物成熟週期代表了寒來暑往,叫“年”,也就是太陽繞地球一週的時間。

精確計算上述週期經歷了很長時間,曆法幾經變化,“元旦”的時間也跟著變。夏朝使用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又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不再折騰,當時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叫做元旦,自此,一直沿襲至清朝末年。

民俗學專家陳連山表示,民國初年,當時的政府修改曆法,想把整個公曆作為時間體系,把所有的傳統節日均移至公曆時間,於是公曆1月1日被定名為“元旦”,傳統的元旦則更名為“春節”。

怎一個“吃”字了得

古代是農業社會,到了“元旦”,大規模的農事活動早已結束,娛樂活動又少。所以,大家很快琢磨出各種跟吃有關的點子,花樣百出。

南北朝梁宗懍寫了一本書,叫《荊楚歲時記》,記錄了古代楚地的各種節日風俗。說到元旦時,明確提到拜賀畢,要進椒柏酒,飲桃湯……還要各吃一個雞蛋。

其中有飲料、食品,還有藥物,幾乎涉及生活所需的方方面單,又各有其特殊含義,表達希望來年福順安康的心願。

比較有趣的,是某些地方要吃“湯餅”。這裡的“餅”一般不是指燒餅。北宋《歲時雜記》說:“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餺飥,或此之類。”索餅指像繩索一樣細長的餅,長相類似現代的麵條。

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明清時,人們喜歡在元旦吃年糕,南方尤其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提到,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相當有趣。

不同地區,年糕也換了名字。明正德廣東《瓊臺志》記載當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雜諸果品歲祀,遞割為年茶,以相饋答。”形似今天的生日蛋糕。

小時候的“陽曆年”

當下,人們口中的元旦變成了公曆1月1日,各種飲食老習俗不見了。民俗學專家高巍說,這也就是老輩兒人口中的“陽曆年”,小時候的元旦就像星期天,可以多休息一天。

但孩子依然有孩子的過法。高巍是北京人,小時候家家戶戶擠在一個大院子裡,元旦一放假,他就滿院子串門,拉著小朋友跳房子、推鐵環……不亦樂乎。

趕上天氣冷,他們早早往地上潑幾盆涼水,很快就結了冰。一群人坐上小冰車“滑冰”;也有時候把二門的門板卸下來,打乒乓球,能玩得忘了吃飯。

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元旦跟著父親去值班,老聽到他們說,過了今天就是明年。”在高巍印象中,有一年元旦,晚上看著書,就聽到收音機裡響起鐘聲,告訴人們新的一年到了。

他說,其實,“陽曆年”也是新年的開始,同樣具有辭舊迎新的意義。在這個時間點上,人們可以把過去一年的日子捋一捋,看看做了哪些事情,有沒有遺憾和失誤。

“元旦,還是應該有一些儀式感。”高巍說,也可以寫下期待,鼓勵自己來年努力實現,去擁抱新的希望和夢想。

今古之別:中國古代有“元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