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去北京!去北京!”就像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專題)人瘋狂地叫喊著“去滿洲!去滿洲!”一樣,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人掀起了前往北京的高潮。到1939年3月末,北京的日本警察署登記的申請來京日本人是一萬二千餘戶、三萬餘人。比事變前驟增七倍半,比前一個月增加一千一百餘人,以每天五十八人的速度增加著。再加上沒有申報的,實際寓京日本人要超過四萬。3月底,媒體估計年內在京日本人能達到七萬。這是《北支》雜誌1939年6月“信鴿”欄目提供的數據。而到了1941年,寓京日本人已達十萬之眾。

《北支》是一份攝影雜誌,創刊於1939年6月,終刊於1943年8月。主編加藤新吉(1896-1954)生於福岡縣三奈木村(今朝倉市),是眾議院議員加藤新次郎的長子,1920年6月從明治大學畢業後,進入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滿鐵”)。因成績卓著,加藤在1929年被社長派往赴歐美留學。留學期間,加藤走訪了蘇聯、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等歐美重要國家,在學習了各國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思想、教育、宗教等,他對日本和中國有了新的認知。結束留學後,安藤返回滿鐵。1939年離開滿鐵,入職華北交通株式會社,隨即開始編纂《北支》。加藤被稱為“讀書家”,北京的家中藏書豐富,是文化人的沙龍,日本發起民藝運動的思想家、宗教哲學家柳宗悅(1889-1961)和日本民俗學家折扣信夫(1887-1953)在日本侵華期間來到北京,就住在加藤的家中。加藤周圍聚攏了眾多中日知識人,《北支》上不少攝影作品出自他本人,他還在該雜誌上連載了《可園雜記》等系列隨筆。往前追溯,作為滿鐵弘報的負責人,他對《滿洲畫報》(『満洲グラフ』)(1933-1944)的刊行同樣有重要作用。在更早的1920年代,他就拍攝過雲岡石窟、居庸關等地,這些都成為後世中國學界相關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可以說,研究近代日本的文化殖民史,加藤新吉不應該被忽略。

住房問題


加藤新吉在他的《可園雜記三》中說,“七七事變”之前,日本人在北京的居住區域在東城的一小塊,即以東單牌樓為中心的一小塊區域,那時居住在北京的日本人有八百人,而在此之前,日本人在北京最多的時候有三千人。到了1939年,北京市內到處可以見到日本人的身影。

突然湧入的日本人首先面臨的是住房問題。華北各地的住宅原本就緊張,中國的住房結構也讓日本人無法適應。當時的日本媒體抱怨,不斷上漲的中國人的房租讓日本人難以承受,還說不少中國人租房時耍心機想大撈一筆。在日本人掌權的佔領區,很難想象中國人還敢跟他們討價還價,甚至大撈一筆!無論如何,日本官方迅速設立了經濟警察制,展開對“亂”漲房租的中國人的調查,併科以嚴罰,同時設立了日本人土地建築公司。此外,日方決定延緩其他對華輸出物資,首先解決建築物資。

在通過種種手段獲得房子之後,日本人就開始對它進行改造。把中國住宅改成六疊或三疊的日式住宅,所花費用高達驚人的五六十圓(可以買近200斤豬肉)。在牆壁上開窗戶,裝上障子,即用木框糊紙的拉窗,把中國人喜歡的朱門塗成日本人喜歡的顏色。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本來是中國人的公寓,隨著日本人的湧入,這所公寓也出現了日本人的門牌,所配文字顯示日本人以每天三十人的速度湧入北京,與前文官方統計稍有差別。

飲水是大問題。本來那時北京下水道的水質還是不錯的,不過井水裡的石灰粉很多,還會摻雜有肥皂水,所以井水可以洗澡,但無法飲用。日本人通常買水喝。衚衕裡賣的水是二十錢一桶。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用井水洗澡。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初夏的清晨,石榴花從厚厚的灰色泥牆上窺伺著衚衕,紡織娘唧唧地叫著,賣水是初夏讓人感覺爽快的一景。

廚房經濟

生活在北京的日本家庭主婦最關心的是廚房經濟問題。北京可沒有燃氣,這對已經習慣了都市生活的日本主婦們來說是最痛苦的事情。她們要學會跟當地人一樣使用煤球。要想點好煤球,是需要掌握要領的,熟練的話,需要半個小時,不習慣的話要花上一個小時。柴火對廚房生活很重要,行市價大概是一百斤一圓七十錢。(一圓等於100錢)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燒煤球做早餐的日本家庭主婦。

當時北京的食品價格基本上是這樣的:醬油一升一圓十錢,味增百目十三錢,白砂糖二十五錢,角砂糖三十八錢,鹽一升三十四錢,日本酒一升四圓二十錢,醃蘿蔔一根六十錢,米三鬥十二圓。蔬菜、肉類很便宜,市場上能找到三十五錢一斤的豬肉。不過日本人喜愛吃的關東煮、生魚片、壽司都貴得驚人。所以不管是哪家的主婦,都不會執著地非要做日本料理,而是去做更為便宜的中國料理。主婦們發現中國人特別會合理地利用食物,絲毫不浪費,比如豬肉,從頭到腸子都可以處理後食用,她們也學著去做、去品嚐。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主婦做中國料理招待日本友人。

北京的雜貨鋪裡也供應有洋貨,不過價格比東北要高二成,化妝品也要高二成,並且都很缺貨。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去雜貨鋪的日本家庭主婦。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丈夫外出時,家庭主婦們談論最近醃的鹹蘿蔔缺貨,或者一把笤帚一塊錢等等。

北京街頭行走的貨郎比較少,所以每天日本主婦們都要到很遠的市場去買菜,這讓她們感覺很辛苦。光是路費,也就是人力車費用,一趟要五錢或十錢,每日這麼去坐,日本主婦也會覺得錢袋子癟得很快。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拉洋車的車伕學會日語“洋車”的發音,看到日本主婦出門,就招呼她們。中國人和日本人使用洋車的價錢不一樣,對日本人來說,近處五錢,遠處十錢。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買蔬果的日本主婦。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乘坐馬車的話,更貴,一趟是50錢。

如果是富裕的家庭,家中會僱傭洋車車伕,週末一家人乘坐洋車去北海或者中央公園。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由於中國勞動力很便宜,不少體力活兒也都願意交給中國人來做。比如,洗一件襯衫要五錢,如此低廉,跟日本簡直沒法兒比!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很多日本家庭都會僱中國保姆。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春末夏初陽光直射時,日本主婦就會把被子拿到院子裡曬,中國保姆也搭把手。

也有的日本家庭孩子多,人手不夠,就會把孩子的奶奶從日本接來幫忙。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奶奶從日本趕來幫助照顧孫子。

還有不少日本主婦參與政治色彩濃厚的“國防婦人會”的,她們願意充當槍後助手。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總之,生活在北京的日本主婦,就跟在日本一樣,能夠得到丈夫每月大部分薪水。她們漸漸地適應北京的生活之後,很享受美麗古都北京的安靜,感到很幸福。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五月石榴花開的時候,日本主婦會買一些石榴花,作為花簪,在5月5日女兒節那天插在女兒頭上。

那些僱傭中國保姆的日本家庭,他們家的孩子與保姆家的孩子也會在一起玩耍,並不是兵戎相見的敵我關係。孩子的世界,哪裡都一樣。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學校教育

再說說日本的兒童。有些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留在日本國內,但是更多的人把孩子帶到了北京。據統計,“七七事變”前後,小學、中學、青年學校的學校數和學生數量都在增加。1939年9月的《北支》統計,截止至同年4月為止,事變前後的對比如下: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到了1940年,北京有三所日本人小學。其中東城小學經費投入65萬圓(一半經費由華北交通株式會社出資),佔地一萬一千坪。就校園面積和設備而言,不僅在華北首屈一指,即便跟內地一流小學相比,也毫不遜色。1906年,日本人在北京創辦了第一所日本人小學,當時只有六名兒童;“七七事變”之前有一百五六十名;到1940年,這所小學學生人數達到二千三百名,教師有五十名。進入1941年,北京有兩所學院(北京興亞學院、中央日本語學院)、兩所高等女校、一所中學、九所國民學校和青年學校,學生人數共7956名,教師人數為289名。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日本人小學把“日中融合”作為校訓,從1940年2月起,正式決定在北京的日本人小學四年級以上教授中國語。學校也有教授漢語的老師。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當然,與日語比起來,漢語的分量遠不如日語。

日方很擔心日本兒童到了北京會忘記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禮儀,所以學校建有純日式的“作法室”,即禮儀室,在這方面的課程設置上與日本同步。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1939年4月,北京出現了第一所日本人女子小學。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罕見老照片 北平淪陷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北京的日本中學生下雪中上學

市民生活

“七七事變”後,隨著北京人的增多,日本的商店也多了起來,北京街上到處是招牌、廣告燈,有些廣告牌甚至阻礙了交通。於是市政府從1939年3月末開始整頓招牌和廣告燈,據說撤去的百餘件中,有一大半是日本人的。

根據北京日本大使館的調查,1939年這一年,北京的日本職業婦女人數是819名,加上藝伎、女招待、女服務員等,實際上有2千餘名。職業女性中,打字員222名,藝伎385名,事務員560名,陪酒女232名,舞女44名,女招待131名,鮮伎30名。

北京近代科學圖書館是日本外務省對華文化事業機構,成立於1936年12月。剛開館的那一個月,利用者有350人,翌年1月有400人,4月增加到2000人。到了1939年,則增加到每天1500、1600,於是設立了西城分館和北城圖書閱覽室。

到了1941年,由於居住北京的日本人多達十萬,日本知識階層的有心人為了方便日本人的生活,集體撰寫了在京生活指南。參與撰寫的有北京特別市公署觀光科的石橋醜雄、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的橋川時雄、東亞新報社的服部由治和早瀨讓、北京大學的富田三郎、故宮的曹宗儒、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的石原嚴徹、巖村成正、安藤更生等,這些人本身就在自己研究的領域有所成就,再加上長期對北京進行田野考察,所著的觀光篇、案內篇、生活篇和各種便覽,細到宗教機關、學術團體、衛生設施、菜市場的分佈、郵局寄送包裹各種費用,甚至還寫到與中國人相處的注意事項,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本書形成了一個立體的北京地誌。所有文章匯成了《北京案內記》一書,由安藤更生主編,新民印書館出版。這本書不僅對寓居北京的日本人在生活上現實的指導意義,如今看來,也是解讀佔領下北京的社會結構、個體物質與精神生產的一個出發點。

由此我又想到加藤新吉。這個當年偽滿洲國弘報處的負責人,拖著一條有殘疾的腿,又轉戰到北京戰場。然而無論是戰時還是戰後,鄉土再建和鄉土史研究始終是他的關注點。加藤的工作有日常的講述、日本移民(專題)在日本佔領區的鄉土和國家意識的體現、日本移民的社會與文化融入、現地民間節日習俗的考察、現地的社會空間結構和知識格局體系,以及田野考察人的介入方式和思考方式,本應成為殖民研究的理論試驗場。可惜我們太關注戰爭的激烈、動盪的一面,循環往復的日常生活、在代代傳承下來的秩序中構築的個人行為和文化圖式,都是我們的盲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