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该如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值得学习)

《鬼谷子》中曰:“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意思是当危机征兆出现时,圣人就敏锐地察知到了,他们总是密切注意危机的征兆,利用事物变化的原理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计谋,进一步认识征兆的细微变化,利用秋毫之末,动摇泰山之根基。

而防微杜渐就是鬼谷子分析出的古代圣贤应付社会危机的办法,意思是,在危机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采取解决办法,防止危机继续扩大。

面对危机,该如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值得学习)

智者由于其敏感性,总能敏锐地察知危机,而愚者却往往相反,有时还对智者的忠告不屑一顾。古代圣贤明君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就因为他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危机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加以消除。反过来,那些亡国之君,像秦二世、隋炀帝之流,则对天大的危机视而不见,最终使大好江山在自己手里败落。

天下刚刚安定,需要和平安宁、休养生息,更需要好好维护这个良好的局面,否则就会沉渣浮起,搅浑一池春水。所以为政者要明白,休养生息不等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无事可做了,而是更要居安思危。危机和危难往往蕴藏于太平盛世、安定祥和之中。而危机和危难的爆发,肯定有其最初的细微诱因和苗头。我们要将这些诱因和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切不可等酿成大乱再去处理。

面对危机,该如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值得学习)

上海解放之初,百废待兴。经济萎缩、商品短缺、物价上涨、市场失控是当时最紧迫最严重的问题。此时,投机商人及不法资本家仍不断制造混乱,妄图颠覆人民政权。他们把陈毅市长“赶快洗手不干,否则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置之不理,大肆囤积物资,哄抬物价,甚至策划掀起投机狂潮。然而,他们低估了人民政府的能力。当不法资本家和投机商在新年市场上大量购进和囤积商品时,在陈毅市长的领导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储备了大量物资,使投机商和不法资本家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有的还受到致命的打击。从此,上海市场物价趋于稳定。上海的稳定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使新中国“天下大定”。

“防微杜渐”这四个字,既适用于国,也适用于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满、性福,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要做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先要从日常居家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老子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小结不修,言行不信,虽是小事也能酿成大的祸端。所以家要在一开始就立下规矩,不脱离正常的轨道。只有如此才能使家中诸人和睦友爱,家族才能兴旺繁盛。

面对危机,该如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值得学习)

曾国藩把祖父星冈公遗教的家风家规概括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诀,曾被后人戏称为治家八宝饭,“勤俭孝友”也是齐家理论的核心。“书蔬鱼猪”是一家生产力的表现;“勤俭孝友”是一家精神力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曾国藩熟读前人书籍,知道自古以来很多后代子孙骄奢淫逸的行为使很多钟鸣鼎食之家相继败落。因此他屡次训诫后辈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他还要求主持家政的弟弟澄侯把金日巇、霍光的这样的正反事例“解示后辈”,意在要后辈戒奢戒骄。所以曾国潘在家训中,时时强调一个“俭”字。由于曾国潘治家有方,其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尊老扶幼,子孝妻贤,后世广为流传。

面对危机,该如何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值得学习)

《周易》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我们一旦觉察到隐患随时可能萌生,就要用“器”将它斩杀于摇篮之中,做到防微杜渐。这便是鬼谷子“抵巇”之术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