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和刘备的对话,折射出两人的命运,一为名将一为帝

东汉末期,各地爆发大规模的黄巾起义。朝廷任命皇甫嵩和朱儁为将军平定各地的农民起义。朱儁采用血腥的手段疯狂的镇压农民起义,这事在正史和《三国演义》中记载都差不多。其中《三国演义》中,刘备最先辅佐的将军中就是他。《三国演义》中有一段两人的对话,很能显示出两人的性格和命运轨迹。

朱儁和刘备的对话,折射出两人的命运,一为名将一为帝

刘备卖席

黄巾起义失败以后,张角张梁张宝都死了,但是三个属下赵弘,韩忠,孙仲仍然带领着余众在反抗。朝廷再次派朱儁率兵平叛,这三人大败进入宛城,朱儁四面围城如铁桶,没有多长时间,城里就断了粮食,这时候,韩忠请求投降,朱儁不许,刘备对朱说“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儁曰:“彼一时,此 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 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于是朱将军一阵而斩杀韩忠等造反者,平定了叛乱。

朱儁和刘备的对话,折射出两人的命运,一为名将一为帝

刘备剧照

插一句话,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和黄巾起义有相似的地方,孙传庭和朱儁也有类似的地方,面对失败了就投降的起义军,孙传庭的原则是杀无赦。无奈当时很多大臣没有眼光,甚至连熊廷弼都和孙传庭意见不和。导致很多农民起义军将领,失败了就投降,休养过来接着造反,朝廷疲于奔命,最后败亡于起义军。

朱儁和刘备的对话,折射出两人的命运,一为名将一为帝

李自成

从刘备和朱儁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儁可为良将,负责给朝廷平定叛乱,其心正;而刘备却隐隐有趁天下大乱要招降纳叛壮大自己,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用心。良将可用不可辱,所以朱儁后来被李傕郭汜劫持,即日发病而死。而刘备从从军开始就开始网罗班底,虽然经过多少次失败,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可见,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朱儁和刘备的对话,折射出两人的命运,一为名将一为帝

桃园三结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