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2018年的曲艺节目,其实有“三怪”,先播出的《笑礼相迎》不伦不类,没溅起什么水花就不谈了,所以,剩下了“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相声小品大赛不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新

先说央视的《中国相声小品大赛》,不是做喜剧的,是来高雅的,目的应该是为春节晚会的节目选题材的。

这档节目,是广泛征集节目,注重剧本正能量,注重的是体现一个表达情怀与教育意义的故事脚本。整体节目,是为高雅而高雅,大有将相声小品做成芭蕾舞之基调。节目表演期间,不时的鼓几个尴尬的掌声,评论者每每必言“节目非常精彩,充分体现了什么什么生活正量能”,“但是”之后又说起一堆观众听不大懂的宏观论“天文学指导”。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各界主流媒体人士还纷纷撰文颂之“以情动人、正能量”,在通篇宏观溢美词间,充斥着意义大于一切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所谓正能量文风。节目真不怎么样,但深感主流文章之吹捧奥妙无穷,所谓主流文化的这些盖大帽子、文过饰非、瞎扯的本领,倒是一等一的好。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第四期末的评委总结,本次大赛是注重作品的有品位、有格调、有正能量,而非现场的观众效果,同时又要“扎根人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观众看不下去,这种节目还能是扎根人民,这种正能量还能叫响?那种“空中楼阁”的高层次没价值。观众看小品的目的很清晰---开心放松与鸡汤讽刺,若为品味格调的话,不如放弃对相声小品的拔苗助长,直接用美声、芭蕾、交响乐,来演一段语言节目最佳。

以这次节目的标准看,今年春晚的语言节目将是高雅的轻喜型舞台剧或对口词。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再说《相声有新人》,不是来推新的,而是来守旧的!目的应是为相声行业立规矩!

这相声有新人,顾名思义,本以为会呈现传统与创新“百花盛开”之景,犹如舞台背景“相声小镇”一样美轮美奂,谁知几期看下来,“新”形式并没有什么体现,只看到在维护“旧”的传统。相比相声脚本的创新,而更注重演员的相声基本功,和相声的基本功能--逗笑。整体节目,倾向于为维护相声传统而维护,对其他形式表现屡显不耐烦。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该档节目里的节目,都在相声语言表达范围内,有注重相声剧本的创作,有施展个人特长,有擅长传统老活,但,擅长传统的会优先获胜。此种表现,诸如,对公式相声的不认可,对画眼线的不喜欢,对磨蔓儿的PK,对外来行业的表演还以维护相声饭碗而强势劝退,等等,让观众深感颇有“郭氏一言堂”之风,对节目规则很不服!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本节目强调的是,相声人员对相声本行技能的练习程度,和面向观众(或市场)的现场效果保障。不是随便一个人写个台词,就可以当相声演的,完全不懂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没有下过相声功夫,便是不会相声,不是一句“我爱相声”就可以的。有人评价郭德纲正在变得传统,不复当年的标新立异,相声是逗乐子的,让大家乐就行,谈磨蔓儿多此一举,画蛇添脚!

以这次节目的标准看,今后的市场相声,将会是相声行业演员,以满足观众开心和欣赏传统节目的需求为主要内容。

2018曲艺“两大怪”:相声小品大赛不做喜剧,相声有新人不推创新

汇总而言吧,“央视大赛”意义大于形式,无视观众感受;“相声新人”,传统大于新颖,忽视多样表现。

两者各执一极端,皆如盲人摸象,各执己见,各执贪嗔,将相声行业搅和的一片迷障,让相声行业各自站队,各自一叶障目、掩耳盗铃般的不见相声的本质和前景,有违“继承发扬”之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