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2019年來了,這個冬天大家除了注意穿衣保暖外,一定要護好身上的3個最不抗凍的地方。

1. 暖頸——寒涼讓頸椎病雪上加霜

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現在得頸椎病的人不在少數,這是因為脖子本身就很嬌貴,再加上低頭族越來越多,頸部的彎曲角度越大,頸椎承重也就越大。

因此,一旦頸部受寒,便可能引發血管的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誘發頸椎病或讓原有的頸椎病雪上加霜。

建議:佩戴圍巾,讓脖子不受寒,最簡單的就是帶條圍巾或者穿高領衫等,保護好脖頸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氣入侵。

建議不要佩戴過長的圍巾,尤其是騎乘自行車、電動車時,以免圍巾被捲入車輪導致窒息等意外發生。

2. 暖腰——腎喜暖怕寒

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中醫認為,腰乃腎之府,腎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老年人群中較高發的寒溼性腰痛,主因就是腰部受風寒侵襲所引起,在陰雨、寒冷氣候會加重不適感。

而對女性而言,腰部受寒易引起氣滯血瘀,影響卵巢等生殖系統的機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建議:

1. 備個馬甲:大家不妨貼身穿一件背心,出門的時候可以穿一件馬甲,護住腰腹部。

2. 按摩腰眼:除了增加保暖外,也可通過按摩疏解受涼帶來的不適。雙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熱後,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

3. 暖腳——扶助正氣寒邪生於足下

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

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如果腳部受寒,則血液流動瘀滯,全身血液供應將出現不足,臟器功能繼而受損。

建議:

1. 泡腳:熱水泡腳效果更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的作用。泡腳不是要拿很燙的水燙得腳板通紅。特別是冬天,中醫養生講究要“收藏”,所以不宜出汗,讓身體開洩太多。正確方法是用40℃左右的水,泡到身體微微有點冒汗就行了。

2. 按摩:做好足部按摩也能有效加快血液循環。足部穴位對應不少器官,按壓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可在泡腳之後,對足部進行點壓式按摩。

抗凍Tips:

1. 每天溫水泡手防凍瘡

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凍瘡好發於手指、腳趾、耳朵、鼻尖等部位,主要是因為這些部位末梢血管血液供應量相對較少,而且裸露在外的幾率高,保溫能力較差。

對付凍瘡,除了戴手套、穿毛靴、戴耳罩等防寒保暖的辦法外,最常見的是用溫水泡手腳,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每天重複3次,可鍛鍊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2. 嚴寒時節吃多點

冬季護好人體最不扛凍的3個部位尤為關鍵!

應對突如其來的寒冷天氣,最實在的辦法就是增加飲食量,學會加餐,肉、奶、主食可提供充足能量供應。少食多餐,多菜少肉七分飽。

但需要提醒的是,這裡不是讓大家敞開來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而是適當選擇產熱高和溫熱性的食物,對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如羊肉、牛肉、雞肉、蝦仁、桂圓、紅棗等。

⊙溫馨提示:希望此文章能幫助您及家人!歡迎再評論區發表不同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