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10月20日,深秋,九叔準備離開時,位於清遠市中部清新區龍頸鎮河洞叫鳳塱古圍村的風水寶地,早已是稻香四溢、秋意濃濃。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這裡是廣東省清遠市典型的丘陵山區,從高處望去,是一片四面環山的小平原,古圍村坐落在平原中央,被一片片竹林包圍,坐南向北呈土黃色集中排布,井井有條。

很少人知道,鳳塱古圍村的居民是北宋著名書乾隆黃庭堅的族脈,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被迫遷移至閩粵,幾經輾轉至清新縣河洞鄉。

遊人由遠而近,穿過竹林,踏過一片片稻田,一股泥土的芳香就會撲面而來,抬頭,矗立在眼前的是廣東保留了極少有民間特色的村落。鳳塱古圍村落民居大多就地取材,大量使用石、木、磚、瓦、土等材料,彷彿與大地融為一體。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古圍村落佈局也極其少見,是九巷十八進的劃分。這在古代屬於防禦性建築空間,就是利用圍牆,將整個村落圍繞一圈,看似密不透風,圍牆用手觸摸,可見黃色的粉末,村民介紹,其材料由灰沙黃坭摏實而建,牆頂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瞭望眼,古時是村人利用作為防禦土匪入侵觀察外部使用的。

瞭望眼還不夠保險,村落圍牆外,兩座古炮樓威嚴屹立於村的東西兩面。

鳳塱古圍村屋頂的獨特造型,是廣東傳統民居中最具有藝術表現力的設計。屋頂的設計造型形式是由“歇山”演變而來,即懸山加雨搭(鄂西稱之為“簷排”)的設計。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進入古圍村落內,每間老屋的結構都是三間兩廊一天井的居房設計,內有少見的木副樓立於厚厚的石牆上設計成兩層建築佈局分割空間。面南向北的朝向使得屋前的走廊與天井都能夠曬到足夠的陽光,讓觀者不由自主地感嘆古人的智慧。

清新鳳塱古村落佔地面積69799平方米,現有民居103座。它只是清遠市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清代中期的鳳塱古村落能夠完整保留來之不易,是黃氏族十八代人持之以恆捍衛家園的結果。

鳳塱古村由太公黃廣源開村至今已繁衍十八代人,約有四百年左右的歷史。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鳳塱古村落又名“乾隆黃家大院”,始建於乾隆二十三年,現居住在黃家大院的村民皆姓黃。是北宋著名書乾隆黃庭堅的族脈,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被迫遷移至閩粵,幾經輾轉至清新縣河洞鄉。

“當年太公黃廣元與陳、羅兩族共同開發河洞,鳳塱古村落用了兩年就建成了,第一年建成68間,第二年建成40間,共108間,現在年久失修倒塌了5間。”

據史料記載,黃廣元開村乾隆年間,清新縣附近盜賊猖狂,打家劫舍時有發生,百姓常常不得安寧,黃身為武將,具有軍事頭腦,動用了黃金萬兩建設鳳塱古村,形成了今天頗具特色的防禦性建築空間。

鳳塱古村村民自古熱愛家園,嫉惡如仇。古村四周有圍牆,東西兩側各有一座五層高的炮臺,於是,黃氏三兄弟帶領族人共同建設成兩座炮臺,村圍牆和每個家宅都修建了防禦槍眼。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82歲的九叔是古村的活字典,“最鼎盛時,村中有千多人口,150支步槍,四處有柵欄暗道,匪盜皆無膽進村騷擾。”

日寇侵華時期,九叔已經八歲,他隱約記得,日軍實行大掃蕩時,用重機槍掃射東邊炮臺,也只是劃破了一點牆皮。

鳳塱古村真正被嚴重破壞是在文革時期,說起當時的情況,九叔就眼眶溼潤。

至今,在鳳塱古村古宅牆上,還保留了大量文革時期的痕跡,一些土質的牆面被石灰粉刷,紅漆“軍民合作”、“革命到底”等字樣還清晰可見。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一些村民自發將家中的老物件捐贈出來,在鳳塱古村村史博物館,,老瓷罐、陳舊的木頭兒童座椅、蓑衣、犁、耙、耬等耕作農具20 0餘老物件搭建起“時光隧道”,展示著鳳塱村的前世今生,真實記錄了這座古村落的發展軌跡和歷史變遷,成為鳳塱古村文化的縮影。

九叔讀過一年的私塾,在農村也算文化人,他覺得村民自辦村史館的目的在於再現古村文化,推動旅遊發展,傳承農耕文化,建設美麗鄉村。

北宋書法家族脈藏身粵北深山,他們仍聚居在乾隆時期建造的古村

近年來,鳳塱村獨特的歷史風貌逐漸受到外來遊客的關注,鳳塱古村一直想開發旅遊資源,村民還在前幾年成立了清新縣首家由村民小組自主成立的鄉村旅遊公司。

遊人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宣傳鳳塱古圍村,村民們開始自學導遊,免費為慕名而來的客人介紹鳳塱古圍村的歷史。

村民們都有強烈的致富願望,但經過多年的努力,鳳塱古圍村仍然未找到“伯樂”。

雖然貧窮,村領導還是堅持要把古村交給“懂”的人開發。村民們說,“古村完整保存到今天真的來之不易,交給沒有資金和經驗的企業開發對不起祖宗。”

鳳塱古圍村旅遊攻略

1、自駕:廣州上內環——廣清高速——清遠西出口——直行過二橋——逕口入清連高速——龍頸出口——鳳塱古圍村。

2、公共交通:坐車到清遠北站,北站有到龍頸車經河洞(過了左軍營,就和賣票員說,在河洞橋頭下車就可以。在河洞橋頭打摩車去鳳塱古圍村,大概10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