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市場大盤成交縮水 難擋料峭“春寒”

書畫板塊受重挫 依賴經濟環境回暖

2015年春拍,中國書畫市場呈現明顯縮水,是2012年以來又一波重挫下跌的行情。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不完全統計,今春書畫市場釋出量為144,751件,有48,730件拍品成功交易,共創收113.11億元,同比下降了33.05%,環比下降了23.36%,不僅如此,2015年春拍的成交率也不如2014年同期,為33.66%,同比跌了14.66%。綜上所述的指標,從宏觀上描述了今春書畫拍賣的成交狀況。造成這一局面一方面是因為2015年春拍徵集更加困難,多方因素導致拍品數量減少,許多小拍賣公司放棄了春拍,所以拍賣公司的參與量減少,市場容量也小於去年同期;另一方面,整體經濟環境仍處於調整中,受此影響較深的藝術品市場難有起色,書畫作為其中的重頭板塊更是如此,業內專家預測未來3年內,書畫市場將維持地位運行,只有經濟大環境再度回暖,該市場才會出現明顯上升的行情。

面對市場的再度“降溫”,拍賣公司、藏家的心態卻比較平穩,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說到:“今年春拍走的是量小而精的路線,逼著拍賣公司做更多過去沒有認真做的事情。”對於藏家心態而言,資深書畫藏家李笠指出,“每一個買家進入市場都有一個過程,從不成熟到成熟。藏家入市需要一個恰當的切入點,類似於股市的低點。還有,如果已經入市的藏家、行家對這個市場都缺乏底氣,那麼新藏家就更難進入到這個市場中來。”

各時期書畫市場無奈“瘦身” 精品稀缺難倒拍賣行

細分中國書畫板塊可知,2015 年春拍的古代書畫市場表現相對而言較為搶眼,主要體現在高價拍品的釋出,品相好、畫得精、稀有的幾乎都能賣掉並且有不錯的成交,但一般的作品價位則顯得十分謹慎;近現代書畫市場整體表現平淡,不少買家甚至感言無論專場人氣、拍品質量、競拍熱情等都大不如前,但是名家力作依舊以高價易主;而當代書畫則是三大板塊中表現最為疲弱的板塊,不僅整體成交縮水,“明星”個股也鮮有佳績。從數據上可知,2015 年春拍,古代書畫市場成交總額18.33 億元,同比去年翻了近9 倍,近現代書畫今春共斬獲41.43 億元,當代書畫為16.72 億元,同比分別下調了29.12%、43.59%。

另外,從典型案例來看,古代書畫板塊中,在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中,共有8 件作品過千萬元成交,因市場流通量少,作品本身精妙與宏大並舉,明代畫家鄭重的《江山勝覽圖》以4600 萬元成交拔得頭籌。在書法作品中,金農隸書《華山廟碑》以4025 萬元奪得榜眼,明代楊慎行書殘本《禹碑考證》卷也以2012.5 萬元成交,顯示出藏家對其歷史、文化價值的充分認識。此外,北京匡時拍賣作為古代書畫拍賣的優勢公司,今年春拍由其徵得3 件國寶級宋代書畫作品,分別為《南宋司馬伋告身》、《南宋呂祖謙告身》,以及《宋人臨摹郭忠恕四獵騎圖》。暢懷—歷代書法夜場在業內極具口碑,除兩件南宋告身外,還有明清多位大師的書法佳作。

而近現代書畫板塊中,在2015 年春的嘉德大觀近代書畫專場中,潘天壽的鉅作《鷹石山花圖》以2.7945 億元成交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不過相比之下,張大千的多件作品及專場使其成為2015年春拍中近現代書畫名家的佼佼者,如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上,張大千作品又重回到成交價榜首,最高成交前三名均被張大千包辦。此次嘉德春拍推出“遠師古代·1949 之前的張大千”專場又延續了這一態勢,該專場成交率為80%,且有4 件作品過千萬元。

相比之下,當代書畫板塊在今年春拍的表現就顯得平淡無奇了。此前一直被熱議的新水墨市場似乎不再那麼受人關注,無論是起到引領市場作用的高價拍品,還是奪人眼目的新秀佳作,該板塊似乎集體失聲。不過這也應驗了去年秋拍時,不少業內專家對於這一市場的預判,即該市場還不成熟,一級市場的培育還不完善、徹底,在二級市場上難以有大作為,投資風險較大。

帝王熱延續 乾隆“出鏡率”最高

不得不承認,從各板塊的成交狀況上看,2015年春拍確實不如人們預期的火熱,總體上不溫不火,也許正因如此,才使得書畫市場交易中的熱門更加突出,雖然它們都是個股,不能說明整個市場的走勢,但卻足以體現當下經濟節奏中,金主們的購藏愛好和趣味傾向,首先便是帝王熱的延續。該現象背後有著學術上的支撐,近幾年碑學研究開始升溫,在收藏界也逐漸流行起來,尤其是清中晚期,藏家對這一時期的拍品顯得格外留意。這在大環境上對帝王熱並不相悖,甚至更起到了促進作用,乾隆熱的興起就是其中一例。事實上,每年的藝術品拍賣中,都會有帝王書法作品釋出,清代帝王中尤以乾隆的作品最多,由於流通量相對較大,加上其藝術價值等因素的影響,過去乾隆作品並不十分被重視,收藏群體最初也大多是海外的藏家。而隨著國內收藏群體的不斷擴大,學術上的推動,帝王書法尤其是乾隆御筆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重視,價格因此也一路飆升。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不完全統計,乾隆御筆在成交率小幅降低的同時,成交額呈明顯放大,作品均價有所提升,中高價位及高價位作品成交數量增多,這與其高價作品誕生不無關係。2014年北京保利秋拍,一件乾隆御筆《白塔山記》以1.1615億元成交,刷新乾隆皇帝作品拍賣紀錄,也再度將帝王書畫作品推向一個市場高峰;2015年春拍,保利再度推出一件乾隆帝《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以4000萬元起拍,經過二十餘次激烈競價,最終以6500萬元落槌,成交價達到7475萬元,其中臣工考績評贊,以乾隆皇帝最為擅長之行書寫就,而二十功臣畫像,則由乾隆中後期重要宮廷畫家賈全繪製。除藝術價值之外,還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中國嘉德2015年春怕專場上,乾隆御筆行書《喜雨帖》以1000.5萬元成交。康熙皇帝行書《雨後見桃花詩》以621萬元成交。

對此,業內人士大多認為,明清熱為乾隆御筆的市場提供了適宜的氣候,而作為一代君王,無論是從收藏價值還是從歷史價值來看,都為其作品價格的上漲提供了空間,更何況同時期的文人,如尹秉綬、金農等人的作品已經在古代書畫板塊中佔據重要地位,並有良好表現,仍處於低價位的乾隆御筆被買家看重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是今天留下題字最多的一位皇帝,其本人的偏好曾直接影響到乾隆一朝甚至有清一代的書壇風貌,正是由於其對於元代書法家趙孟頫的推崇,使得朝野書風“轉趨豐圓”。

書法市場繼續升溫 民國時期人氣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現代書畫板塊中雖然亮點不多,但卻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書法板塊,其中人氣最高的當屬民國書法。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5年春拍中國書法共上拍28,821件,成交了7606件,成交率僅為26.39%,同比2014年春拍減少了22.74%,成交總額同比縮水了68%,僅為7.52億元。

書畫同源,二者本來不應分割,不過從市場的現實交易卻使繪畫和書法的市場呈現兩極分化,尤其是2012年之前的中國書畫市場,一邊倒地推崇繪畫,正因其被高度關注,從而導致書法作品的價值被嚴重低估。著名書畫收藏家李笠告訴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比如吳昌碩的書畫市場就是一個例子,業內人士都大多認為吳昌碩的書法要強過其繪畫,因為他是金石大家,書法作品具有濃厚的金石趣味。可是從2012年之前的吳昌碩作品市場來看,其書法作品寥寥無幾。即便有書法作品釋出,價格也大多停留在幾十萬元,而與此同時,吳昌碩過百萬元的繪畫作品已經很多。”事實上,這些年隨著國內拍賣公司的助推,比如北京匡時一直堅持打造的書法專場,來參與競買購藏的買家越來越多,但是書法板塊市場只能說是升溫,還遠遠沒有體現其應有的價值。

近幾年,書法板塊中,民國書法的市場漲勢較好,尤其很多民國學者、政要、名流等,像胡適、蔣介石等,他們書法作品市場價格變化比較大,這背後與整個社會環境不無關係,比如持續了20多年的民國曆史熱,正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民國曆史感興趣,從而更加關注民國人物,這股熱情也就滋潤了民國書法市場,對此,董國強認為,“北京匡時從2006年至今一直開拓書法市場,不斷挖掘‘文字的力量’,收藏書法作品的門檻較高,不過近兩年,民國書法漲勢明顯,胡適、錢穆、蔣介石等名人書法更受到追捧,加上民國熱持續了近20年,也帶動了其市場上漲。”

從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統計的最新數據來看,在民國書法收藏人氣逐步走高的同時,100萬元以上各價位區間的成交數量及成交總額卻在下降,一邊是個股高價作品紀錄的創造,另一邊則是整體板塊成交總額的下滑,這一方面說明民國書法交易市場還比較混亂,拍賣公司的徵集水平良莠不齊,其次是藏家對於民國書法收藏體系及價值判斷還不夠明晰,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建設。不過,總體而言,民國書法是被低估的板塊,它與繪畫產生了錯位,一些民國繪畫屬於技巧性,其收藏價值遠不如優秀的書法作品。藝術品市場離不開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在2015年北京匡時春拍“暢懷——歷代書法夜場”,梁啟超《金剛經》以超估價16倍的價格575萬元成交;吳昌碩的《行書自作詩手卷》以471.5萬元成交,超最低估價近4倍。多年來,民國書法板塊總體表現平平。然而,這種局面正在發生變化,包含孫中山、于右任等人書法作品的關注度正在慢慢升溫,成為拍賣場的黑馬。這些民國書法家大多都是決定、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人。他們的作品極具稀缺性,可以說每件作品都代表了歷史的見證。

事實上,書法作品的價值判定具有一定難度,相比繪畫、瓷雜等,書法收藏門檻更高,並且大眾審美標準與專業審美標準相差較大,這主要是因為當今人們的收藏觀發生了異化,從一個本應由文化主導收藏,轉變為由錢來主導收藏。一直到晚晴乃至民國,中國書畫板塊中,書法價格都遠高於繪畫。而當今書法成為一個被低估的板塊。過去的藏家首重善本書,次重墨跡,最後才是繪畫。那麼為何當今書法與繪畫市場發生了錯位?這與讀圖時代的影響,以及軟筆書寫時代的結束密切相關。

當代書畫指數反彈乏力 成交紀錄亮色較少

從當代中國畫100家指數來看,2015年春怕當代書畫市場比去年秋拍略微上調,幅度僅為3%,但仍低於2014年春拍的指數,差值為1586個點,不僅如此,影響該指數的四大維度,即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額、成交率等較比2014年春拍,均在2015年春明顯走低。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該指數主要反映了平尺價格,2015年春同比基本持平,這說明當代書畫市場逐漸縮量的態勢。另外,從近幾年的走勢來看,當代書畫市場整體上出於震盪下行,即便新水墨市場曾為其增色,但因該板塊還不成熟,尤其是學術梳理還不清晰,褒貶不一等問題,難以支撐起整個當代書畫板塊的市場,一直以來,傳統水墨還是處於主導地位。從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來看,今年春拍,進入TOP50的當代藝術家只有崔如琢一人,由其在2013年創作的《葳蕤雪意江南 鏡心》以1.9億元在保利香港成交,位居2015年中國書畫拍賣成交TOP500榜單的第三位,不過也僅有這一件當代書畫作品進入TOP50。2015年春拍當代書畫成交紀錄中,位於第二位的當代藝術家為石魯,在紐約佳士得易主的《梅石圖》拍出2207萬元,在015年中國書畫拍賣成交TOP500榜單中落腳在第82位。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當代書畫市場充當“領頭羊”的藝術家範曾,其作品在今年春拍表現不盡如人意,排名落在第414位,不僅如此,多位當代書畫名家排名都明顯靠後,而去年還在被關注的賈又福、周京新、史國良等藝術家的春拍成績並不理想。

分析其中原因:其一,大力反腐導致禮品畫受到衝擊,當代書畫受影響最大;其二,當代書畫和水墨缺乏學術沉澱和蓋棺定論,人為炒作風氣濃厚,未來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三,買家對當代書畫不感冒,也是一大因素。當代書畫和水墨進入拍場應該是畫家的代表作和精品,可是現在一些非常普通的畫作也流入拍場,完全沒有吸引力。當代書畫和新水墨在經過快速上漲後需要休息和分化,有實力的畫家會有一定的抗跌性,而缺乏學術支撐的畫家價格會快速回落,今春的當代書畫確實有點冷。此外,龔繼遂也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週期,宏觀經濟環境全線飄紅,經濟平緩期令藝術品市場出現增速放緩的行情,這是一個去泡沫化的過程。” 前幾年市場水分太大,價格虛高的甚至連行內人都看不懂,現在正是市場重新判斷、重新定位的過程,是正常回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