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砍單,凌冬將至,供應商如何求生?

蘋果砍單,預期下調

今年9月Apple公司發佈的三款新iPhone並沒有迎來排隊購買的熱潮,反而市場反響一片冷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蘋果已在近幾周削減了所有三款新iPhone機型的生產訂單,尤其是iPhone XR將砍去三分之一的訂單。

蘋果砍單,凌冬將至,供應商如何求生?

一方面,蘋果iPhone系列產品的更新換代能力弱化,創新能力不足,價格過高;另一方面,隨著用戶消費理念的逐漸成熟,以及越來越多可選產品進入人們的視野,用戶在選擇手機產品的時候更加註重性價比和可持續性,原有對iPhone的追逐熱情也已經煙消雲散。

目前多種跡象都在顯示華為在搶奪iPhone用戶,在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2018Q3中國手機份額報告中,Android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華為、vivo、OPPO和小米位居前四位,蘋果僅位列第五,其增長為-17%。

蘋果砍單,凌冬將至,供應商如何求生?

蘋果以供應鏈著稱

蘋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出色的供應鏈,蘋果曾連續多年在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上佔據榜首位置。至少在新品掉鏈子之前,外界給予了蘋果供應鏈非常高的評價。惠普前供應鏈執行長 Fox 公開承認蘋果供應鏈的強大:"他們(蘋果)的供應能力和將新產品推向市場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

蘋果的供應鏈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多元化,輕資產。

1、多元化

蘋果供應鏈涉及全球,十分多元化。出於成本考量,蘋果在全球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和資源,可以切實壓低成本,並極大地減少單一供應商斷貨的風險。

根據蘋果公司今年二月份發佈的供應商名單顯示,2018年蘋果供應商裡面,數量排名第一的是中國臺灣51家;第二是日本44家;第三是美國40家;第四是中國34家,包括瑞聲科技,伯恩光學,京東方,比亞迪,宏明雙新,超聲印刷板,依頓電子,歌爾聲學,恆銘達,長電科技,金龍機電,科森科技,藍思科技,立訊精密,美盈森,凱成科技,山東創新,上海實業控股,德賽電池,深圳富誠達,歐菲光,信維通信,深圳裕同包裝,安潔科技,東山精密,豪威科技,欣旺達,華彩印刷,國泰達鳴,易力聲,聯豐,金橋鋁型材,領勝城,英誠企業。

蘋果砍單,凌冬將至,供應商如何求生?

2、輕資產

蘋果供應鏈重視輕資產。蘋果CEO Tim Cook是供應鏈管理專業出身。在加盟蘋果之前,Tim Cook在IBM效力了12年,主抓設備製造和銷售,也就是供應鏈業務。喬布斯可以從0到1開發出好產品,卻不善於從1到N,把好產品以低成本、高速度的方式複製出來;庫克是一個供應鏈專家,特長就是把成本做下去、生產速度做上來。在加盟蘋果後,Tim Cook關掉了在美國和愛爾蘭的生產設施、啟用亞洲的合同製造商、建立JIT庫存系統等,讓蘋果走上了輕資產之路。

蘋果砍單,凌冬將至,供應商如何求生?

凌冬將至,供應商如何求生

在經濟、製造、消費趨於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產業間"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聯性也進一步加強。新iPhone賣不動使蘋果方面主動減產,蘋果砍單、股價低迷、年關難過,凌冬將至導致蘋果產業鏈的多個合作伙伴已經開始承壓,顯現疲軟,遍佈全球的iPhone Town相繼呈現出"哀鴻遍野"的悲涼景象。

例如三星這種在全產業鏈的佈局的供應商,由於其業務幾乎囊括了全部的零部件領域,並且能在某些分支領域做到領頭羊,總的來說,三星面對iPhone砍單也不會傷筋動骨,由於手裡也是有著大量的金碟子,飯吃不愁,而且訂單品種豐富。

相比之下,富士康等產業鏈底層的廠商則要痛苦得多。自從蘋果被爆出iPhone砍單之後,富士康就接連被曝露出裁員、減少開支、縮小生產線等傳聞,低端產業鏈的生死是完全同自己的主要客戶捆綁在一起的。好在,郭臺銘也是一位狠角色,在電子製造業沉浮多年,是深諳市場的老兵。富士康早想減輕自己的蘋果依賴症,郭臺銘在今年1月31日舉行的鴻海臨時股東大會上曾說"鴻海將從硬件公司轉型成平臺公司"。 富士康正積極朝工業互聯網轉型發展,藉助大數據、AI及自動化發展成果,目前工業互聯網在集團內部推行已初顯成效。

作者\Mogu 編輯\尹嚞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