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年賀詞中的外交“金鑰匙”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習近平新年賀詞中的外交“金鑰匙”

中新社記者 蔣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中,有著中國外交的兩把“金鑰匙”,開啟解碼中國外交的大門。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外交“金钥匙”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互聯網,發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金鑰匙一:兩個“不會變”

“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如是評價當今全球局勢之“變”。緊接著,他強調兩個“不會變”: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和決心不會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不會變。

這一年,中國外交“習”卷全球:習近平主席4次出國訪問,在五大洲13個國家出席活動200餘場,地理上距離中國最遙遠的阿根廷,歐洲西南角的西班牙、葡萄牙,首次訪問的阿聯酋、塞內加爾、盧旺達、毛里求斯、巴拿馬……累計行程相當於繞地球3圈。

這一年,中國又有很多新老朋友到訪:從年初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到歲末的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從近鄰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到遙遠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100多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等訪華。

這一年,中國四大主場外交提出中國主張、發出中國聲音;從中拉、中阿到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同發展中國家集體對話實現了全覆蓋;中國同周邊國家關係全面改善和發展,南海局勢趨穩趨緩,“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同多米尼加、布基納法索、薩爾瓦多在平等自願基礎上建交或復交後,中國的建交國總數增加到178個,強有力顯示出,一箇中國是國際共識、大勢所趨。

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注意到,形容2018年的國際事件,有兩種動物出鏡率最高:一是“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二是“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變亂交織,成為戰略界分析當今國際形勢的常用詞。

在王帆看來,習近平主席此次強調兩個“不會變”,彰顯出在全球治理領域,中國外交將繼續發揮亂局中“穩定器”、變局中“正能量”的積極作用。

金鑰匙二:共繪“一帶一路”建設“工筆畫”

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鄭重宣示,我們將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五年過去,共建“一帶一路”的藍圖漸次展開,從理念化為行動,從願景成為現實。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9位外國國家元首和首腦齊聚北京,130多個國家的高級代表和70多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前來參會,成為中國首倡主辦、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多邊外交活動。2018年,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又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新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總數已達150多個。

在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鬍必亮看來,“一帶一路”之所以成為受到國際社會歡迎的公共產品,關鍵在於發力彌合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兩大矛盾,針對經濟增長乏力、合作動力不足的雙重困境,為破解發展難題、完善經濟治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球化再平衡開闢了新路徑。

2019年,中國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看來,此次論壇將是“一帶一路”合作的盛會,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獲得更高質量、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發展,推進基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建設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分析人士指出,在共建“一帶一路”完成總體佈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的基礎上,各方未來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