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有了“金鑰匙”

範亞旭

早在2004年,河南南陽鄧州市通過總結基層黨建和村民自治的經驗、教訓,把黨的領導融入村民自治框架內,在村級事項決策中引入了村民會議、黨員會議等,形成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將二元治理結構演變為多元治理結構,實現了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的結合,創新了基層治理模式,推進了農村治理的現代化。

實踐中,“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真正成為了村級事項決策的“一劑良藥”。在涉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涉及農村資源管理的重大事項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決策實施後,使村級工作由原來的被動轉為主動,辦事由獨斷轉為民主,決策由隨意轉為科學,村務由管理轉為服務,事項由不透明轉為全公開,幹部工作作風也變得更加務實。

“‘農村問題’是一把鎖,鎖鼻上掛著六把金鑰匙,分別代表‘四議兩公開’的每一道步驟。”在鄧州市很多村部院牆上畫著這樣一幅漫畫,“六把鑰匙開一把鎖”,也成為村裡議事辦事的“鐵章程”。很多村幹部認為,在村莊治理中,抓住“群眾”這個主體,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讓群眾參與討論,參與方案制定,參與實施,使村莊的事成為群眾自己的事,才能激發群眾自發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

如今,貧困戶認定、集資修路、宅基地分配、土地流轉……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鄧州市真正集中廣大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既把黨的先進性體現出來了,又把許多幹部從矛盾糾紛中解脫出來了,一心一意帶領農民群眾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實現了發展與和諧的有機統一,也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