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第六代戰機空戰畫面:我們能否第一個裝備六代機

央視曝光第六代戰機空戰畫面:我們能否第一個裝備六代機

據《商業內幕》網站日前報道,我方曾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展示過一款名為暗劍的無人機小模型,但之後就很少再有該機的消息了。最近,暗劍無人機的全尺寸模型在12年後的今天公開亮相了,實際上,就在不久前的《強軍》宣傳片上,共開展了一種酷似暗劍無人機的新型第六代無人作戰飛機與其他無人機格鬥的畫面,現在各國裝備的無人機基本上都是亞音速的,不具備空戰能力,而我方瀋陽飛機研究所研製的暗劍無人機是以空戰為主作戰任務,這在世界上是獨一份兒,當年的展板上寫著“具有超音速、超高機動能力與低可探測性,主要用於未來對空作戰。”美方曾經設想過第六代戰鬥機的無人方案,但一直沒有付諸實施,由此來看,我方在無人機方面走著自己的創新之路,並且開始引領世界潮流。

央視曝光第六代戰機空戰畫面:我們能否第一個裝備六代機

暗劍無人機在設計上雖然同時具有超音速、超高機動與低可探測性,但應該還是有所側重,前兩者更重要些,因此其在氣動外形上不但採用了鴨翼、傾斜雙垂尾,而且還有兩片很大的腹鰭。此外,由於不用考慮飛行員的抗過載能力,所以暗劍無人機的過載可以放得更大,機動性、超音速性將會明顯超過現在的三代機、四代機。在低可探測性方面,也就是俗稱的隱身性方面,暗劍無人機相對做出了妥協,但也遠優於三代半戰機,可能會達到F-35的隱身水平,一些軍事專家認為,暗劍無人機應該被看作是一種六代機的先導型號,用於研製更加強大的第六代有無人切換型號戰機。

央視曝光第六代戰機空戰畫面:我們能否第一個裝備六代機

暗劍的機身像一個三角形,扁平狀,而且流線型很好,沒有什麼稜角突出的地方,尾部還將發動機遮蓋了起來,起落架艙門設計為鋸齒狀。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當前發展的幾型先進無人戰鬥機技術驗證機,均採用了飛翼佈局,發動機採用內埋安裝。這種安裝形式將發動機轉動件和熱端部件隱藏在飛機機翼裡,可有效降低雷達和紅外反射,以提高飛機的生存能力,但其機動能力顯然與暗劍無人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央視曝光第六代戰機空戰畫面:我們能否第一個裝備六代機

暗劍的進氣道採用了與殲10B/C相似的機腹DSI進氣道,而且梟龍、殲20也都採用了DSI進氣道,這說明我方在DSI進氣道技術上已經超過了美方。不過,DSI進氣道對於飛行速度有較大限制,所以暗劍的最大速度可能是2馬赫。暗劍的動力裝置應該是推力較大的渦扇發動機,由於自身重量輕,所以其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此外,暗劍的飛行航程和作戰半徑優於有人戰鬥機,眾所周知,長航程和持久工作能力是未來無人戰鬥機必需具備的能力,並且在上述能力要求下具備監視、偵察和投彈攻擊能力。長航時和持久工作的優點是可以遠離作戰區域,擴展監視範圍,持續對作戰區域及臨近區域採取軍事行動。具備武器投放能力,使得無人戰鬥機發現目標即對目標實施打擊成為可能,可降低整個系統作戰的成本。

央視曝光第六代戰機空戰畫面:我們能否第一個裝備六代機

作為隱身戰機,暗劍無人機必然會採用內置彈艙。雖然現在還看不到其內置彈艙,但從外形來看應該是設在機腹。美方之前進行聯合打擊戰鬥機(JSF)競標時,波音團隊的X-32也是採用機腹進氣,由於進氣道內部是彎的,所以機腹是有空間佈置內置彈艙的,裡面可以掛載空空導彈或空地彈藥。暗劍的機頭空間很小,恐怕裝不了高性能的火控雷達,所以其應該是強調與有人機進行協同作戰,自身主要是裝數據鏈與有人機之間進行互聯互通,有人機發現目標,然後指揮暗劍無人機與敵機進行空戰。值得一體的是,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很快,暗劍無人機未來也可能具備自主思考能力,在空戰中掌握主動權。

撰文不易,筆者從事金融投資行業,平常對於金融行業的走勢也有自己的思維及見解,獨家策略+買賣點提示緊跟下方評論區,喜歡的朋友可關注、收藏、點贊、轉發、評論給筆者一點鼓勵,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想要加我為朋友的可以私信給我。 碼字很辛苦,點贊是尊重,評論是美德,打賞是鼓勵!為了支持筆者有搬磚動力!大家多點擊一下下面的廣告唄!謝謝大家!你的每一個點贊,每一條評論,每一次打賞都可以為我的頭條號加分哦!希望大家多多互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