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死因:酷愛臨幸小腳寡婦 縱慾過度吐血而亡

咸豐帝對漢族女子產生極大的興趣,似乎還屬正常,但對纏足的漢族女子,特別是纏足寡婦產生極大的興趣,簡直近乎性心理變態了。《清朝野史大觀》記載說,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婦“色頗姝麗”,其腳尤其纖小,“僅及三寸”,真是名副其實的三寸金蓮。她的鞋“以菜玉為底,襯以香屑”,更顯得與眾不同,“咸豐帝尤眷之”。

上有所好,下必有投其所好者。

有奸侫之臣察知咸豐帝如此熱衷於漢族女子後,於是不惜重金從江蘇、浙江一帶購買數十名妙齡美女,獻與咸豐帝。更有大臣曲意獻媚說:現在天下多亂,而圓明園又地處郊外,應加強警戒,可令這些女子每三個人為一撥,每晚在皇帝的寢宮周圍打更巡邏。咸豐帝自然懂得其中的奧妙,得此方便條件,可以隨時將這些“值勤警戒”的美女召入殿內,隨意召幸。

咸豐皇帝死因:酷愛臨幸小腳寡婦 縱慾過度吐血而亡

後來,咸豐帝乾脆“金屋藏嬌”,將其中四位特別美麗漂亮的女子加以位號,被稱為“四春”,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這四春佳麗分別居住於圓明園內的“鏤月開雲”、“杏花春館”、“武陵春色”和“綺吟堂”。

懿貴妃對於咸豐帝貪戀沉迷於其他女色,特別是圓明園四春及漢族的小腳女人,醋意大發,但又不敢直接規勸咸豐帝,曾多次向皇后報告相關情況。但是,此時的皇后也已對咸豐帝失去了規勸的信心,只能無可奈何地勸那拉氏接受這一現實。

咸豐帝面對如此眾多的嬌媚女子,性生活無所節制,“旦旦戕伐,身體久虛”,頭昏眼花、腰疼腿軟、渾身無力,開始步入了風流鬼的危險之途。每逢天壇、地壇、社稷壇或太廟大祭之時,咸豐帝常常因擔心腿腳無力,於升降寶輦,或上下臺階時跌倒而失儀,不敢親臨,只能派恭親王代勞。後來,內憂外患交相而至,身體愈壞,患上了吐血之症。

咸豐皇帝死因:酷愛臨幸小腳寡婦 縱慾過度吐血而亡

英法聯軍的槍炮之聲,驚醒了咸豐帝溫柔鄉中的一場“春夢”。此時的咸豐既沒有號召軍民抵抗,也沒有制訂應對策略,而是帶著老婆、孩子和唱戲的戲班逃到熱河,美其名曰“巡狩”。

到達熱河以後,他終日悶悶不樂,無聊之極,心煩至極,遂親筆御書“且樂道人”條幅,命人懸掛殿中。其中或許是出於無所作為的自我解嘲,但也由此可見其精神之頹廢頹喪。皇后鈕祜祿氏認為這將大大有損於皇帝盛德,一面對其進行規勸,一面親自督促從人把條幅去掉。 咸豐十一年三月,咸豐帝更是咳嗽不止,紅痰屢見,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咸豐帝雖然仍在不時地傳戲,直到其崩逝的前兩天還在傳命“如意洲花唱照舊”,但是,顯然他已經在考慮自己百年的後事安排了。

咸豐皇帝死因:酷愛臨幸小腳寡婦 縱慾過度吐血而亡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六月初八日,咸豐帝的“暖壽”慶賀賜宴開始了,忙活了一天。第二天,是咸豐帝的正壽之日。咸豐帝早早起來後,先去祭拜了列祖列宗的御像,然後身穿朝服到澹泊敬誠殿(這裡是避暑山莊中的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全部用珍貴的楠木製成,雖不施彩繪,但卻更顯古樸肅穆。殿內正中懸有康熙帝御筆親書“澹泊敬誠”匾額。乾隆帝有詩云:“標言澹以泊,繼曰敬兮誠。”)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接著是賜宴、演戲等等,又是整整一天的時間。這一切都是按照清廷的舊例成式進行的。然而,大概正是此次的慶壽活動要了咸豐帝的命,至少是加快了他病亡的步伐。

咸豐皇帝死因:酷愛臨幸小腳寡婦 縱慾過度吐血而亡

避暑山莊的確要比北京涼爽宜人,但咸豐帝的壽誕之日卻恰逢盛夏三伏。萬壽慶典期間,清廷的文武官員個個朝服補褂、冠帽頂戴,皇后嬪妃等也要盛著大妝,說是慶賀皇帝萬壽,實則喜慶之中的苦差。“壽星”咸豐帝本來身體就已十分虛弱,但因禮制所關,亦不得不衣著朝服朝冠,參加一切相關活動。這樣一天應付下來,即使不中暑虛脫,也會搞得疲憊不堪。

正壽這一天的中午時分,咸豐帝即感到身體非常不適。但為了討個吉利喜慶,咸豐帝極力堅持著,支撐著。到了晚上演大戲時,咸豐帝實在支持不住了,極不情願但又萬般無奈地病倒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