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退位對他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忠貞之志


從他一生的坎坷經歷來講,退位是好事。

剛出生便失去母親

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名王榮(後來追諡為“ 靈懷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將王苞的孫女、 王章之女,出身於 名門世家,舉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勻稱,深得漢靈帝劉宏的寵愛,當時主宰靈帝后宮的何皇后指使人將毒藥偷偷地放在王美人產後服用的湯藥裡,王美人飲後當即身亡,可見劉協剛剛出生,目前就被害了。

年僅九歲便成為傀儡皇帝

靈帝死後,內宮宦官和朝中重臣展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張讓、段珪劫持劉協和少帝劉辯逃出宮外,正倉皇間,迎面遇上董卓率領的三千隴西鐵騎奔騰而來。 後來尚書盧植率軍追到,殺死張讓、段珪,又把少帝和劉協迎回宮內。

回到京城後, 董卓的軍隊完全控制了京城。董卓毒死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時年9歲。從此,劉協開始了他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遷都許昌,再為傀儡

劉協擺脫董卓後,又在曹操的脅迫下遷都許昌,劉協賜曹操節鉞,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劉協毫無實權,繼續成為一個傀儡皇帝。

奮力反抗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 董承設法誅殺曹操。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的密謀敗露,伏皇后被 幽閉而 死,劉協與她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百餘人被處死。從此劉協再也沒有反抗能力,也沒有反抗之心,每日戰戰兢兢的生活。

被逼退位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後,世子曹丕繼位。

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劉協 禪讓帝位,劉協告祭祖廟,使 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劉協被封為山陽公。

結語

劉協從出生就縷縷遭人陷害,幸得董皇后護佑才得以健康成長。繼承帝位後,又毫無實權,總是在權臣的控制和脅迫下生活,如履薄冰,時刻都面臨著被殺的危險。被逼禪位後,雖不再是一國之君,卻是不用再承受這個最高之位帶來的危險,反而晚年可以躬耕農桑,做一個郎中懸壺濟世。對於一個亡國之君,這可能是最好的歸宿。





歷史研糾師


漢獻帝退位對他來說是並不是好事,理由兩點:

一、漢獻帝劉協退位讓他顏面完全丟淨。漢獻帝退位相當於把他最後一塊“遮羞布”給揭開了,不管怎樣,它只要在位一天,好歹還算是當下天子。而一旦通過被禪讓“趕下臺”,沒有任何反抗就“心甘情願”地把天子的位置讓給了別人,這個“軟蛋”的恥辱將永遠寫在歷史中。與其在屈辱中苟活,還不如在抗爭中“永生”。

二、漢獻帝退位成為劉氏家族的“歷史罪人”。

漢獻帝的禪讓,讓劉邦打下的江山,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斷送”。劉協將有何面目到九泉之下去見他的劉氏列祖列宗?如果劉協不主動退位,曹丕好歹不敢毫無理由地把他給“廢”了,最多讓他“暴斃”。但如果這樣的話,曹丕還是不能名正言順地取得皇位。因此,只要劉協“賴”在皇位上不下來,漢室江山就會多存活一天。指不定劉備的“勤王”成功的話,你劉協說不定還會成為一代明君呢?


文齋堂


漢獻帝退位對其本人來說是好事。具體理由:

一、退位保全了身家性命

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病卒。漢靈帝之子、漢獻帝劉協之兄劉辨被立為皇帝,即漢少帝。九月,權臣董卓帶兵進京將其廢黜。公元190年被殺死,年16歲。同年,劉協被董卓立為皇帝,時年九歲,史稱漢獻帝。公元196(建安元年)被曹操迎到許昌,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位期間,朝政先後被董卓、曹操把持,實為傀儡。

漢獻帝不甘心為曹操控制,失去祖宗江山。公元200年(建安五年),發“衣帶詔”密令舊臣除去曹操,結果事情敗露,使多人喪命。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欲聯合劉備、孫權誅滅曹操,又因事情敗露而致使宗族200餘人喪命。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曹丕代漢稱帝,為魏文帝。劉協退位,被廢為山陽公,死後諡獻帝。劉協的兩次恢復權利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並且造成很多人失去性命。所以,劉協退位,保全了自己及一些人的性命,對其來說也是好事。

二、順應了社會趨勢

劉協的父親漢靈帝在位時,昏聵無能,宦官權利極度膨脹。靈帝更是突破常制一次便冊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稱"十常侍"。晚年甚至爆發了“黃巾起義”,使國家陷入混亂,百姓流離失所。至此,漢朝國運將盡,大變局已開始。劉協能力再強,也不能挽救漢朝。

三、開啟了“三足鼎立”之格局

劉協退位後,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緊接著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公元229年(黃龍元年),孫權正式稱帝。劉協退位後,魏蜀吳三國爭霸格局開啟,是由亂開始向治的轉折點,最後“三家歸晉”,國家完成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