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斛律家族在北齐时期发展到了鼎盛:一皇后、二将军、二太子妃、三公主,尊宠之极。

北魏灭亡,东魏北齐兴起

北魏末年,国力衰弱,因降低了北界边疆军士的待遇,引发了守边将士的不满。遂而爆发了"六镇起义",这场起义也成为了颠覆北魏政权的导火索,将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北魏王朝覆灭了。而颠覆北魏的六镇力量则一分为二:宇文泰率领武川镇的军队,在关中建立西魏政权;高欢率领怀朔镇的军队,在河北建立东魏政权。在经历了将近二十年后,东魏政权于550年演化为北齐,西魏政权则在557年改为北周。

今天,我们要说的斛律家族则是东魏政权实际掌权者-高欢的左膀右臂,家主斛律金更是高欢的托孤重臣。这也就给斛律家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而之后伴随北齐王朝二十多年的斛律家族,也是随着北齐王朝一起经历了从鼎盛到灭亡这一过程。

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斛律家族

家族起源

"斛律"作为人名,最早出现在《晋书·冯跋传》,斛律本是柔然帝国的可汗,属高车六部落之一。北魏初年,太祖拓跋珪把北方的柔然之主社仑打的逃往漠北时,原属柔然帝国的斛律部落统帅-斛律倍侯利认为时机已到,想反出柔然的统治。便半途截杀柔然之主社仑,没想到反被打残。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决定南附于北魏。而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欣然接受了倍侯利的投靠,封其为孟都公。

倍侯利统帅依附北魏的决策,将斛律部人从广袤的漠北草原带入代北地区。这一次的迁移,使斛律族人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在斛律倍侯利之后,经历了斛律幡地斤、斛律大那瑰都两代人的发展。到了斛律金这一代,其家族的命运开始同东魏北齐的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是斛律家族开始了盛极一时的时期,直到灭亡。

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斛律家族的兴起

斛律金自东魏之初便跟随北齐神武帝高欢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功勋卓著的斛律金深受高欢信赖与器重,爵封咸阳郡王。斛律金在东魏北齐政权中大权在握,地位显赫。斛律金有两子:长子斛律光、次子斛律光。长子斛律光身兼将相,将位封至大将军,文位则封至左丞相一职,说明斛律光在北齐政权中权势盛极一时,时被称为"藩篱之臣"。其弟斛律羡,也是将帅之才,一直镇守北齐的北部边地,防御突厥等漠北游牧民族,是北齐政权重要的军事将领,称"南面可汗"。斛律家族父子三人,为日后家族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斛律家族的鼎盛时代

斛律金一生戎马生涯,这也直接影响到两个儿子的人生道路,两子均为将帅之才。长子斛律光善于骑射,以武艺闻名,在其父的影响下步入北齐军政的。斛律金是高欢的托孤之臣,代表着北齐的鲜卑武人集团势力,北齐高洋、高演、高湛诸帝都将斛律金视为亲信。斛律光则凭借斛律金的影响力,在北齐军政中的地位不断得以稳固和提升,为他成为"

蕃篱之臣"铺设了道路。而次子斛律羡在军事上虽不及哥哥,但也是将门虎子,长期驻守北疆,坐镇幽州。使突厥不敢来犯,遣使请降,岁岁朝贡。

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斛律光十七岁时便以随父出征,在交战中生擒敌首,显露出卓越的骑射能力,受到神武帝高欢的嘉奖,并提拔为都督。之后,神武帝高欢把斛律光安排到他儿子身边做都尉。至此,进入到北齐最高统治阶层--高氏集团的政治核心圈。并因此,很快升迁为征虏将军、卫将军,随后又兼左卫将军,晋爵为伯。后主高纬时期,斛律光转为大将军。

斛律金567年去世,享年80岁。斛律光在吊丧还未满一个月时,便被后主召回,除太保,袭爵咸阳王,并第一领民酋长,别封武德郡公。三年后,诏加右丞相、并州刺史。次年,又封中山郡公、长乐郡公和清河郡公,并拜为左丞相。此时,斛律光的军政职位已到极致,成为继其父之后能够代表斛律家族乃至鲜卑武人集团的重要人物。斛律金本人虽然未与高齐皇族有婚姻关系,但是其后世子孙则多与高齐皇族结亲。以斛律光为代表的斛律家族与高齐皇族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斛律光的两个女儿先后嫁于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太子,成为太子妃。到北齐后主高纬继位后,其女就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其家族则成为外戚。

可以说,在北齐后主高纬时期,斛律家族已发展到了鼎盛时代。而鼎盛时代的到来,也就意味着离灭亡不远了。

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斛律家族的灭亡

斛律家族发展到鼎盛时所处的北齐高氏王朝,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风雨飘渺的时期。帝王昏庸、党派林立、恩倖执政于朝堂。当时的北齐朝堂主要由三股势力组成:以斛律光为代表的鲜卑武人势力;以和士开、穆提婆为代表的西域胡人组成恩倖势力;以祖埏为代表的汉人贵族势力。而掌管军政的为鲜卑武人势力,把持朝政的则为恩倖汉化胡人势力,后主高纬则以娱乐为主业。

导致斛律家族灭亡的基本原因,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外部因素:斛律家族在南北朝的北齐和北周时期太过勇猛。和北周多年的军事斗争,把北周将领打的见着斛律家族就跑,攻城略地,无往不胜。而北周王朝一看,来硬的,实在刚不过斛律家族。使反间计吧,于是便命北周将领韦孝宽在北齐民间散布斛律光要反的民谣,这些民谣虽不至倾倒斛律家族,但也为之后的内部因素埋下伏笔。而北疆的突厥,则被斛律羡死死的防住,突入幽州以内而不得。突厥则采用的对北齐岁岁朝贡,对北周联合一起的军事方针。二是内部因素:斛律光乃武人出身,为人直爽,最看不惯把持朝政的恩倖势力,平日素有矛盾。当琅琊王反后主,诛杀恩倖势力的和士开时候,斛律光抚掌大笑,夸赞琅琊王高俨是:龙子做事,不同寻常之人。而之后,又对恩倖权臣穆提婆提出求婚、赐田之事坚决反对,这也直接和执政的恩倖势力结成了死仇。而后主高纬虽然是个吃喝玩乐的"无忧天子",但也明白什么是"功高盖主",以斛律光为代表的斛律家族便是此类。后主高纬害怕了,再加上身边倚重的恩倖势力不断进谗言,高纬杀心已起。

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灭亡导火索:571年北周率兵攻打北齐平陇,斛律光率在汾水把北周军队打跑,返回途中顺道拿下了北周的几座成戊。北周不死心,又去攻打宜阳,又被斛律光打跑,顺便拿下几座城戊后凯旋而归。回师途中,斛律光本来想将士们连月征战,后主的赏赐应该快到了吧,赏赐一到,回家休养。但等来的却不是赏赐,而是敕令他就地解散部队,将士们都回去休息。斛律光本就起于武人,也是爱兵之人,便密表后主,请求赏赐。关键是请求赏赐的期间,他几万大军没有停歇,一直向都城邺城行进。等行进到了紫陌时,已逼近都城了,他一看不行了,赶紧停军驻扎。后主高纬一听,急派人请斛律光觐见听赏。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后主高纬嘴上不敢说,但心里的想法不就是:斛律光啊,你这不是在逼宫吗?

所以说,斛律家族发展到鼎盛之时,也将预示着离灭亡不远了。其实,导致灭亡的因素还有一些,比如北齐王朝的几次政变都间接有斛律家族的影子,虽然他们也算是保皇派,但是他们在政权中的影响却深深的烙印在帝王的内心。再比如他们乃是北齐最大的外戚家族,而且军权在握,这些都是家族覆灭的因素,这里就不过多表述了。

南北朝时期 北齐的斛律家族的兴亡

灭亡:572年,多方面的诱因一起爆发,至齐后高纬主终于下定了决心,诛杀斛律光。齐后主以出游赠马为由,引斛律光入凉风堂,北齐御用第一杀手-刘桃枝从后方突袭,斛律光不愧为武将出身,立而不倒。回头怒目而视,说:我早就知道你专营此道,刘桃枝吓坏,立命三壮汉缚住斛律光后,用弓弦勒死。可叹,一代藩篱之臣就这么死在了王朝政权的斗争中。在斛律光死后,恩倖势力想从他的家中找出他反叛的罪证,最后只找出几件他随身之兵器,无其他财物。而斛律家族,却因为斛律光之案备受牵连,全族15岁以上竭尽赐死。斛律氏族在唐代以后的史书中也鲜有记载了。

斛律家族的灭亡对北齐的影响

斛律家族的灭亡,使北齐在军事上从战略进攻,转向了被动防御。在斛律光死后的第二年,北齐后主高纬又因兰陵王高长恭的一句"国事即家事",赐毒酒毒死兰陵王。就这样,后主高纬把另外一位藩篱之臣也给杀害了。北齐政坛在斛律家族灭亡后,就一直处在动荡期。人人自危,而后主高纬又一系列的任命,更是加剧了党派之间的斗争。在北齐自顾不暇的时候,北周周武帝则是看到了希望,575年,北周东征,月余时间,拿下北齐三十多城后,胜利回师。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北周一直强攻北齐,终于在577年攻入邺城,北齐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