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称王第一人,祖籍潮州

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达信大帝、郑信、郑昭、郑昭王、披耶达,中国潮州人后裔 。

他打败了缅甸的入侵,统一了泰国各部,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被泰国人尊称为“吞武里大帝”,是泰国历史上五位最大的“大帝”之一 ,后人尊为泰皇五大帝之首 。泰国每年12月28日即为“郑皇节”。

人物生平

他自幼被当朝大臣拍耶节悉收为义子,取泰名信。信幼年入寺院受教育,懂泰语、巴利文、汉语和越语,21岁剃度为僧。郑信二十一岁时,义父拍耶节悉大臣再为他举行落发为比丘仪式,拜葛沙瓦寺通理高僧为师;出家为僧,共计三夏,然后还俗,仍任内廷官职。年轻的郑信,不但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多,而且勤勉好学,所以后来登上王位后,能够自己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此外,他还精通律志和兵法,骑术高明,能操多种武器,在泰国历史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

后来,郑信在毋隆葛王时代曾先后出任任巡抚官、出任达城副官、城主。毋隆葛王驾崩后,亿卡塔王继位,招郑信回京师,赐任甘烹碧城城主。唯尚未上任,忽报缅甸大军入侵,围攻大城;亿卡塔王于是令郑信留京师,协助御敌。

海外华人称王第一人,祖籍潮州

由于寡不敌众,郑信率领五百士兵,于公元1766年1月3日,突围而出,向东海岸地区前进,途经纳空那育、巴真、北柳、春武里,然后到达罗勇城,并据之为基地。大城沦陷后,他分析当时局势,认为要光复国土,当以扩大基地为先,于是率领精兵,攻打尖城(今之尖竹汶府),兵临城下,下令军士,吃过晚饭,将锅炉碗钵等炊具,全部捣毁,明日早饭,到城内烧煮;乃破金沉舟之志。时为1767年6月。是年11月间,军至湄南河河口,先收复吞武里城,然后逆流而上,直捣大城缅军扎营重地—三菩提树营;缅军不能对抗,大败而归。缅军占领大城,前后共七个月。

完成驱逐外寇,光复国土大业时,郑信年仅34岁。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郑王一是召集臣民、二是完成统一、三是加强国防、四是开拓国土、五是维护佛教。郑信在位十五年间,虽然一面拒敌,一面拓疆,终年用兵;但对继承文化艺术,尤其是维护佛教的事,仍不遗余力;如令谕自各地搜集大藏经文,建造佛寺和重新组织僧迦律制等措施。

他还致力于发展与清朝的经贸关系,1768年7月,派一华商到中国,请求清政府敕封。1781年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分乘11艘大船满载货物前来中国访问并进行贸易。他在位后期,又开始对四周国家的征战,忽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又沉迷于佛教。

泰国政府就定于每年的12月28日举行郑信朝祭大典,并循例在铜像地区,举行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由于中、泰两民族对郑信的功业都颂扬不已,所以每年的文娱场面,都非常壮大;铜像附近的公路,也得封锁两天。郑信在中、泰民族心中的形象,可谓“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