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就像个失踪人口一样的存在,明明知道有,就是找不到。

用中外结合的方式,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为了保证不被认定为抄袭(把自己在悟空的内容,放到自己的头条号上,笨笨的头条都认为我在抄袭),本文的简本放在悟空问答。

其实中华的历史很长,应当还不止5000年,但是文明史就可能真没有5000年。

先来叨叨中国人的历史吧,在新疆的小河墓葬中,埋葬在最下层的遗骸中,已经被检验出有南方的基因,也就说约4000年前吧,中国人就已经扩散到新疆地区了,若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这样的扩散是不会发生的。

“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小河墓地

研究中国历史最方便的一点,就是中国有完备的历史记载。在中国的竹书纪年、史记等重要文献,都记载了夏朝的存在,可就是苦无考古证据,在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竟然就没有“夏”字(也有可能是没被认出来),很难想象在整个商朝时期,居然就没一个字提到前朝的夏朝。

当然,一个成熟的商朝,是不会凭空出现的。

“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良渚现场

到目前为止,对发现的二里头、良渚和陶寺等遗址,都做了深入的现场考古和发掘。对这些遗址都已经发掘了几十年,在发布了无数的考古报告后,就是没能拿出夏朝存在的过硬证据。

“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陶寺遗址现场

到了此时,连外国人都开始叽叽歪歪了。他们先是提出,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考古界,就一直痴迷于对夏朝存在的先入为主观点,很可能夏朝就是不存在,只是周朝人为了证明自己取代商朝的合理性,而伪造出来的一个朝代,既然商消灭夏是合理的,那么周灭商也是合理的。或者说夏朝,其实是以“春朝”、“冬朝”的方式存在。而不是历史书上写的夏,相比商朝迅速的考古证实过程。经过了大量投入和长期坚持的考古努力,还不能发现夏朝,是不是该改一改思路啊?

这些个英国洋鬼子,居然说的有板有眼。

“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许宏(左边第一个)

然后就是最有希望的二里头遗址。其实本人非常钦佩发掘二里头遗址的的几代考古学者,还是现任队长许宏的粉丝。针对二里头遗址,洋鬼子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尤其对原先宫殿位置(靠夯土判定)的建筑物,就提出了尺寸和规模太小的问题,究竟这个建筑物,是一个商量国家大事的宫殿,还是一个祭祀用的庙堂,现在并不能下定论。同时还认为在二里头遗址中,很多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质量上,还稍逊于陶寺或良渚的规模和水平。

“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二里头宫殿主殿

黑框框里面就是宫殿位置,每一个房间大约50平方米,合计不到200平方米。

“夏”朝存在吗?或许它应该被叫做“冬”朝

高空俯视

剩下还有实验室的精度问题,有资料说,中国一些实验室的检验方法精度,存在高达32%的偏差。

“夏”是真实的存在吗?完全有可能,但还不能断定,“夏”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政权?究竟是不是叫做夏?也未必可知

用民国时著名史学家顾颉刚的观点做个总结:不轻易去否认夏朝的存在,但要更多的依靠考古、而不是靠文献,去考察和了解夏朝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