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Rooikat 76 Mk1C。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Rooikat 76 Mk1D。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Rooikat 105。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Rooikat Za-35 。

Rooikat裝甲車的名字在南非荷蘭語裡是一種類大山貓,這種裝甲車速度快,被前南國防軍SADF和後繼的南非國防軍SANDF使用。大山貓是一個完全由南非本土開發的車輛,適應南非洲的戰略環境,它是在南非因其種族隔離政策而受到國際禁運時設計和生產的。在南部非洲冷戰的背景下,古巴和蘇聯的支持下,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急劇上升。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SADF非常依賴於埃蘭90裝甲車,在197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初南非邊境戰爭(1966-1989年)的常規戰爭中,雖然埃蘭戰車在戰鬥中的表現很成功,但是埃蘭90的歐洲血統很快就顯示出了水土不服,例如它的低地面距使它不適合非洲的灌木叢,在崎嶇的地形上缺乏跨國界的機動性,護送時需要拉特爾IFV戰車配合。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由此前南國防軍認為需要一輛適合南部非洲作戰空間的國產快炮裝甲車,該車應具有遠程戰略機動性。輪式配置令它比履帶車輛具有更好的機動性、更長的行駛距離和更少的維護、更好的可靠性以及較少的整體後勤支持。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輪式結構也更適合於佈滿地雷的戰場,因為在地雷爆炸過程中,車輪可能會被炸飛而不會使車輛癱瘓,而失去履帶的履帶車輛則會變得無法移動。

大山貓的開發是南非軍工最雄心勃勃的事業之一,於1974年批准了新一代裝甲車的立項。前南國防軍要求於1976年11月完成研發。此後南非軍備公司開始編制技術規格,製造商對6×6和8×8配置進行了若干項研究,並於1978年8月作出了一項決定,為未來戰車建造三輛原型車,並於1979年交付。

雖然採用76毫米火炮的決定已經下達,但所有的原型車都安裝了一支來自退役南非彗星坦克的英國77毫米Mk2炮。這三種原型是在前南國防軍現有車體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的,即Ratel步兵戰車(ICV)(概念1)、Eland裝甲車(概念2)和Saracen裝甲運兵車(APC)(概念3),三種戰車都採用輪式8×8配置。在1979年進行檢驗之後,這三種原型中沒有一種被認為是合適的,於是該項目被擱置。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南非白人最強坦克的艱難立項:大山貓的預研與試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