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北宋时期读书人中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可这琼林宴上却偏偏有一个叫王禹偁(chēng)的人,对这话不以为然。因为他的确是曾在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高中龙虎榜进士的,可惜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被黜落,自然也就没有了凤凰池一类的故事。而这一次,他再举进士,终于成为天子门生,赴宴御苑,可他的性格却又偏偏如他在《病鹤》诗里所描述的——“埋瘗肯同鹦鹉塚,飞鸣不到凤凰池”。要知道年近而立的王禹偁在进士及第之前,是一个地道的白屋书生。他家境贫寒,几代务农,苦学之余,以磨面为生。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宁与千山埋忠骨,何必飞鸣凤凰池

王禹偁有才,也聪明,但做人不能太聪明,尤其是在庙堂之上。像他这种不懂生存哲学,不肯摧眉折腰的知识分子,在官场从来不会有什么好结局。最后才华横溢的王禹偁郁郁而终,年仅四十七岁。而他忠义耿直的气节却是历久弥坚。真可谓:宁与千山埋忠骨, 何必飞鸣凤凰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