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那些超越牛熊的個股

近期不少投資者都在問市場這麼跌了,是不是券商有機會了?還有的問機構重倉股為何走勢這麼差?包括一些慢牛股,為何牛市如此堅挺?針對這些問題,今天正好做一個彙總,也算是為明年行情做一些準備。玉名認為

從上證50指數創下近8年來最差表現,機構重倉股也是受傷嚴重,市場容易出現在沒有較大利空的情況下出現下跌走勢,總體來說,這還是體現了市場整體信心不足,或者對未來較為悲觀。而一些慢牛股,如通策醫療、粵高速A,恆立液壓、長川科技等也有局部回落,但整體重心向上,數量稀少,所以股民如果不認清這樣的形勢就很容易進入誤區。券商板塊也是類似,其直接監測了市場風向標,有諸多模式值得重視。

機構重倉股集體破位與慢牛股走勢對比

上證50指數創下近8年來最差表現。數據顯示,近八年來,上證50指數年度跌幅最大是2008年,除此之外,在2010-2013年震盪市的前兩年也是跌幅較大的,2010年跌幅22.57%,而2011年跌幅18.19%。從2018年的上證50成份股的表現來看,單隻股票來看,年內上漲股票僅存4只,分別是中國國旅、上海銀行(唯一一隻年內股價上漲的銀行股)、海螺水泥、中國鐵建。12只成份股今年股價表現弱於同期滬指,三六零、三安光電、復星醫藥等跌幅接近50%

尋找那些超越牛熊的個股

​ 從“北上”資金買入情況來看,有一些個股幾乎是天天買的,分別是格力電器、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而這些品種也是基金重倉股的前五名,但無一例外地進入到了破位狀態,已全部處於250日均線下方,格力電器和伊利股份在年線下方已運行數個月之久,貴州茅臺歷時近兩個月,中國平安也近一個月時間,而招商銀行則是在12月下旬開始跳水。以招商銀行為例,是年內最抗跌的藍籌股(在12.19之前,跌幅只有5%,同期指數跌幅23%),而12.19日開始破位,直接擊穿半年均價。

尋找那些超越牛熊的個股

​ 擴大視野來看,近期資金大量流出的公司中,大部分都是績優藍籌個股以及基金、社保重倉股。玉名提醒大家注意一個現象:近幾個月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權重行業指數位居月度跌幅榜前列,且呈現出相繼下跌的態勢。比如,12月份跌幅最大的是醫藥生物行業,跌幅接近10%;11月,跌幅最大的是鋼鐵指數,下跌近12%;10月,食品飲料指數大跌近22%;8月,家用電器指數大跌逾12%。市場容易出現在沒有較大利空的情況下出現下跌走勢,總體來說,這還是體現了市場整體信心不足,或者對未來較為悲觀。

尋找那些超越牛熊的個股

​ 這樣的氣氛傳染就導致了類似通策醫療、粵高速A,恆立液壓、長川科技等少數強勢股回落,但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品種雖然有調整,但從來不破位,趨勢保持,所以很多反彈後再度新高,當然這樣個股數量是非常手癌。玉名認為這是值得注意的現象,很多時候,股民總是追求慢牛,長牛個股,但必須要告訴大家,這些需要市場環境、行業、資金等多重要素配合,註定是很少的,包括通策醫療挖掘也是需要很多因素成熟才行。更多時候,我們是需要做波段的,不同策略都有牛熊週期,我們順應去做,反覆做,也是有不錯收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