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九子夺嫡”雍正胜出,为何独独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

用户68056351


礼遇有加谈不上,因为雍正皇帝胤禛登基后第二年,废太子胤礽就病死在紫禁城咸安宫,享年51岁。唯一能体现出雍正帝有所礼遇的,就是死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家小被雍正安顿。

太子胤礽是赫舍里氏所生,深得康熙皇帝玄烨看重,从小细心教导,一度寄予厚望,投入很大精力,平心而论康熙待这个儿子很不错,倾注了大量个人的情感。然而,胤礽可能由于夺嫡紧张,屡次犯忌,在康熙晚年两度被废,失去了翻身的可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之后,胤礽彻底被废黜,从此幽禁于咸安宫,直到死去,可谓是以悲惨的局面收场。

实际上,胤禛一度还是太子集团的骨干,胤礽被废,他才有了机会。康熙六十一年,玄烨病逝于畅春园之前,曾有让雍正善待兄弟的遗言。康熙去世后,雍正先后封胤礽的大儿子弘晳为郡王和多罗理郡王,表示对哥哥后代的礼遇。

除此之外,为了施布恩德,又册弘晳的母亲为理亲王侧妃,由其子细心赡养,胤礽的其余妾室随个人意愿择定居所丰其衣食,以终余年,不至于生活凄惨,众人感恩戴德。胤礽去世之后,雍正帝还亲自前往五龙亭吊唁,哭奠哥哥胤礽。我们不管他是真伤心也好,作秀也罢,从这个角度看,雍正也算是对待胤礽家小人等不薄,至少衣食和待遇不错,让他们能够安享生活。

胤礽其实算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牺牲品,也没犯什么大错。其实,从雍正皇帝个人情感上来说,更忌恨老八胤祀集团,因此他们最终的结局都很惨淡,成为雍正朝堂上的又一牺牲品。

宫廷斗争刀光剑影,稍有不慎,万劫不复。在残酷的情形下,如屡薄冰,雍正帝更加讨厌与自己争夺的老八。对于没有威胁的胤礽集团,反而优容一些了。


历史图文志


我们先来看下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分为二派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一派以太子为首,主要成员皇三子、皇四子、皇十三子,背后势力是索党。

一派以皇长子为首,主要成员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背后势力是明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在此过程中如没有十三皇子的军事辅佐,雍正王朝怕是不会存在。即使康熙传位给雍正,也未必不会被八爷党给颠覆政权。所以雍正皇帝继位后,胤祥顺理成章成为雍正最为信赖的人。

从十三皇子自雍正上位后的履历中可见一般:

1722年,雍正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

1723年命总理户部,自此全力治理国家。

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

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清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1730年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

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在雍正为爱弟所作的一篇最情真意切的祭文里也写道:

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

太子作为二哥,自小照顾胤禛。作为太子党一员胤禛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辅佐太子继位,给未来的皇帝当忠臣。太子也很倚仗胤禛,有事都让胤禛办。第二次被废无望觊觎皇位后,明里暗里暗助当时的四阿哥打压八爷党。

雍正上位后面对被圈禁的胤礽,只能执行康熙生前对胤礽的处理办法,继续圈禁。否则以何名义放出?放出后,如何相待?朱元璋去安丰救小明王的惨痛教训会否重演!

对胤礽及其子女们,雍正可说仁义尽至:

首先继位仅一个月,封胤礽的儿子弘晳为亲王,成为同辈中爵位最高者,弘晳亦于奏折中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为“皇父”,其他的几个儿子也封了辅国公之类的爵位, 女儿都封了郡主县主。

胤礽死后被雍正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还亲往五龙亭哭奠。出殡时还派领侍卫内大臣各一员、散秩大臣各二员、侍卫各五十员前去,可以说这种待遇仅次于天子下葬,可谓皇恩浩荡。

对立派八爷党的人雍正稳定权力后逐加清算,

老八、老九被雍正帝削除宗籍,八阿哥胤禩改名

为阿其那、九阿哥胤塘为塞思黑,圈于禁所莫名病死,二人家属流放宁古塔及伊利,最后家破人亡。老十四被圈禁,直到雍正驾崩都未被释放。雍正没有难为老十,一直活到乾隆六年病死。

综上可说题主说法并不严谨,雍正继位后,胤祥才是最受礼遇一位。对前太子胤礽礼遇有加,仅是除胤祥外相对待其他阿哥而言的。


美丽青春您真痘


题主这么说可就错了。在雍正朝,最受雍正皇帝宠信礼遇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而不是废太子胤礽。在历史上,有三位阿哥在康熙朝被圈禁,分别是皇长子胤褆、废太子胤礽、还有就是十三阿哥胤祥。



这三位阿哥,都活到了雍正朝,但是唯有十三阿哥最受雍正信任。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雍正来讲,十三阿哥才是能给自己当帮手的。后期十三阿哥也摆正了自己的身份,甘当一位任劳任怨的臣子,甚至是活活被累死的。

而且从源头上来讲,雍正之所以能当上皇帝,还是要多亏十三阿哥胤祥冒险抢在八爷党前面接管了丰台大营。而之所以能顺利接管了丰台大营的军权,靠的还是十三阿哥胤祥当年带兵立下的威信。所以可以说没有十三阿哥胤祥,就没有雍正的皇位。故此,雍正对十三阿哥胤祥最为礼遇,以至于封了铁帽子王还不算,甚至让后期的允祥(也就是胤祥,为避讳皇帝,改为允祥)把名字改回去了。



除了十三阿哥以外,之后就是废太子胤礽了。虽然在雍正继位以后,废太子胤礽仍然被囚禁在咸安宫。但是对于胤礽的子女们,雍正可是不吝封赏。

首先是在继位一个多月后,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晳就被封为多罗理郡王。在之后废太子胤礽的几个女儿也都封了郡主县主。其他的几个儿子也封了辅国公之类的爵位。而且废太子胤礽在雍正继位第二年死去后,得以以和硕亲王的礼仪下葬,雍正还亲往哭祭。可以说是备极哀荣了。

那与十三阿哥胤祥想比,废太子胤礽对于雍正有什么价值,值得他去这么做呢?

其实最大的价值就是废太子在康熙朝庇护了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并且在自身被废,无望觊觎皇位后,明里暗里的替彼时的四阿哥,后来的雍正,打压了八爷党。

要知道,在太子还是储君的时候,四阿哥还只是太子党的一员,并没有很大的希望能登上皇位。且废太子胤礽多次监国,教给了四阿哥不少东西。虽然碍于康熙的命令不敢放了废太子胤礽,但是雍正还是知恩图报的,对于胤礽的子女照顾有加。

所以,雍正对于废太子胤礽是出于兄弟之情的正常关心,与对老十三的那种信任还是差一点的。


王斌兔斯基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啊!简单一句话就是对他的这位二哥特别感恩!

雍正胜出最终夺得皇位,这客观原因也得感谢他的这位二哥被废掉,他才有争夺皇位的机会!当然这只是片面的!其主要原因还得是,当皇二子胤礽得势的时候,雍正站队是站在他这边的,雍正从小是在他二哥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之后也一直把这个二哥当做楷模,当做最亲的人,一直受到二哥的照顾,所以顺理成章的一直帮助这个皇太子争权夺势,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位当了33年的太子,是立了废,废了再立,之后再废,这样的折腾好多回,最后沉不住气,准备政变争取皇位,在他舅舅索额图的支持下,打算取得皇位,可惜他太小看他的这帮兄弟和他父亲了,最终兵败!

而他的这位四弟,从小看着长大的四弟,见他大势已去自然自己靠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抢夺皇位,但是这位玩了这么多年的兄弟,他怎么能不动感情,都说雍正特别狠,但是这都是对那些当时的政敌,无论是谁到了一定高度,肯定对当初的对立者进行打击,这里就包括康熙的第八子,第九子,第十子,第十四子,全都未能幸免。同时对于帮助过他的人也是礼遇有加,就拿皇十三子胤祥来说,一直跟他在一个战线的好兄弟,在他登基以后对他那是好到了极点,大清朝第九个铁帽子王,世代传袭。

而对这个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的二哥,他又怎么可能赶尽杀绝呢!毕竟曾经都是有感情的!所以对于胤礽必须做到这样!


可乐男孩


题主说的不严谨,胤祥才是最受礼遇的。康熙死后,有三位阿哥被囚禁:皇长子胤褆、废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

这三人中,最受雍正信任和礼遇的就是老十三胤祥。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禛府上幕僚邬思道评价老十三,十三爷是四爷党,不是太子党。十三爷只忠于胤禛,而不是太子。老十三是胤禛的铁杆帮手。这句话虽然源自于电视剧,但是对胤祥和胤禛关系的描写符合实际。

康熙一死,雍正就让人拿着康熙的令牌放出圈禁多年的老十三,让老十三去接管丰台大营兵权。老十三也不负雍正期望,顺利控制丰台大营,并带兵到畅春园给雍正护驾。八爷党看见老十三带兵出现的时候,才知道大势已去。雍正这才顺利继位。


雍正继位以后,封老十三为满清第九位铁帽子王。他死后配享太庙,雍正还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满清独一份不避讳皇帝名字的事例。

这么高的荣誉,纵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仅此一人。所以,胤祥绝对是雍正所有兄弟中,和雍正关系最亲迷,最受雍正信任和爱护的。

皇长子胤褆是最不受待见的,但是,也是这三位皇子中活的寿命最长的。


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因为魇咒太子胤礽,被康熙削爵囚禁。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胤禔死在了囚禁之中。雍正虽然恼恨他不顾兄弟亲情,魇镇太子。但是,毕竟最后当皇帝的是他,而且,大哥对他也没有任何威胁。所以,胤禛对大哥既不刁难,也不优待。总之,就是不闻不问。

太子胤礽前后两次废立,当了36年储君。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太子再以罪被废黜,被禁锢于咸安宫。雍正继位以后,依然将他囚禁在咸安宫。雍正二年,废太子胤礽病重而亡,终年51岁。



胤禛和太子从小关系不错。太子作为胤禛的二哥,也是很照顾胤禛。所以,在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前,一直是太子党。胤禛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辅佐太子继位,给未来的皇帝当忠臣。太子也很倚仗胤禛,有事都让胤禛办。


可惜,康熙太能熬,太子又不争气。雍正刚好有机会,就自己竞争上岗,当了皇帝。

因为这层关系在,雍正继位以后虽然没有释放废太子胤礽。但是,对太子起居很照顾。胤礽死后,他还亲自去哭祭。

胤礽在临终前,也叮嘱儿子,要忠于雍正皇帝。可见,两人关系还算过的去。但是,胤礽的待遇肯定没法跟胤祥比的。


勇战王聊历史


不是雍正帝单独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毕竟废太子胤礽是雍正帝曾经的半个主子,何况雍正帝那时也是太子一党,后来见过一面也是非常尴尬。

雍正帝的脱颖而出绝不是偶然,太子胤礽被废,自然雍亲王与十三阿哥胤祥就脱离了太子胤礽的圈子自成一派,但是比较隐蔽。

雍正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封八阿哥胤禩为“廉亲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只不过是为了稳定朝局一种手段而已,并没有给予八爷党一定的实际权利。

九位王爷各自的下场

第一个回合是在热河木兰秋狝,太子胤礽被假手谕及淫乱失德被废。

大阿哥胤禔因为做了猪一样的愚蠢行为要代父屠杀太子胤礽被康熙帝交宗人府永远禁锢开除宗籍。

那时候的四阿哥胤禛为雍亲王与十三阿哥胤祥一直保举太子胤礽,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雍亲王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脱离了太子党队伍自立门户,用以静制动的方式观望机会,等待出击。

八阿哥胤禩、老九、老十、老十四阿哥胤禵等一干人在第一次废太子中由于竞争“太子位”而被康熙列入黑名单,不甘心的八爷党蠢蠢欲动。


九位王爷死的,都在看

待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大将军王的时候,又点起希望之火,大肆制造矛盾,力争夺取皇帝位置加大力气创造条件积极反扑,因康熙驾崩而又与皇位失之交臂,还是不服。

最后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塘以整顿旗务为由发动宫廷政变被雍正帝削除宗籍,八阿哥胤禩改名为阿其那、九阿哥胤塘为塞思黑,圈禁死于禁所,阿其那,塞思黑家属流放宁古塔及伊利,最后家破人亡。

老十阿哥,十四阿哥胤禵一直活到了乾隆年间。后来的乾隆帝都为他们恢复了宗籍,给予了一定的封号及对他们的后代给予照顾。

可惜了废太子胤礽

胤礽被废,标帜着胤礽太子生涯生计生计的彻底竣事,同时也是他从政之路的幻灭。今后之后,胤礽起头了长达十三年的囚禁糊口,直到他生命的落幕。

雍正二年,前太子胤礽病逝于咸安宫,雍正皇帝为了表达哀伤,亲自前往五龙亭哭丧,胤礽死后,雍正按照亲王礼仪,厚葬胤礽黄花山。

雍正帝按照理亲王的待遇给予胤礽留下的几十个家人照顾,在康熙四十七年以前,雍亲王见了太子胤礽必须二跪六叩行半个君臣之理,如今见面,胤礽面对雍正长跪不起,真正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乎”,此时此刻彼此之间不知在想着什么?

过去的君臣,现在也是君臣,身份遍了,真正的人生无常!

(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一起互动、评论、留言!


日尧居k古史


作为曾经的太子党成员,雍正对他的二哥还真谈不上礼遇有加。事实上,雍正最信任的兄弟是三个人:十三、十六、十七阿哥。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𧘌被废黜,此后便一直被圈禁。雍正继位后也没有将其释放,而是继续圈禁。雍正二年,囚禁了12年的废太子胤礽病逝于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


相传,康熙帝病危时,召见了包括雍正在内的八名皇子。康熙在遗诏中立胤禛为嗣皇帝,胤礽的长子弘皙为亲王,并且要求胤禛善待废太子与皇长子胤褆。结果,雍正继位后并没有遵照康熙的遗诏封弘皙为亲王,只是封他为郡王。并且将弘皙全家迁出京城,令其搬迁到京郊的郑家庄居住。(现在的北京昌平)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雍正还是很忌惮胤礽和弘皙两父子的。胤礽囚禁在皇宫内,弘皙被撵出北京城,名义上有自由,实际上被监视。他对胤礽父子,并不怎么样。

雍正真正礼遇有加的,是十三阿哥胤祥,其次是十六阿哥胤禄以及十七阿哥胤礼。

小说和电视剧中的十三阿哥,忠肝义胆,有侠王的风范。其实这都只是小说和电视剧的虚构罢了,至于畅春园调兵勤王,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雍正对他的信任,这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十三阿哥的铁帽子亲王头衔,并不是雍正封的。雍正一朝,胤祥由光头皇子(什么爵位都没有),直接连跳数级升为亲王。胤祥死后,雍正非常的惋惜,指令后任的继位人,不得降低怡亲王一脉的待遇。乾隆四十七年,在确定八大铁帽子王时,也就一并将怡亲王也升格为铁帽子王了。(乾隆四十七年之前,怡亲王不是世袭罔替。)

仅次于十三阿哥胤祥,获得雍正无比信任的是十六阿哥胤禄。史书上并没有胤禄参与夺嫡的记载,但是雍正元年三月,也就是雍正刚继位不到四个月,胤禄就被雍正下旨,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承袭庄亲王爵位。

不要小瞧了庄亲王的爵位,这个亲王头衔也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康熙在位时,胤禄连郡王都不是。雍正却给他连跳几级,直接就封到了铁帽子亲王。胤禄的这个铁帽子王虽然是过继的,但毕竟是铁帽子王,他比胤祥封王还要早一年多!

并且,雍正继位的当天晚上,他担心有皇子会造反,让胤禄负责自己的警卫工作。他担心别的皇子会造反,却不担心胤禄会造反。由此也说明,胤禄肯定也是雍正的党羽之一,只是隐藏的很深。



(电视剧中的胤禄)

另外,还有十七阿哥胤礼也深得雍正信任。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发上谕给宗人府:

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意思是说,十三阿哥胤祥获封怡亲王,并且享受亲王双俸待遇;十七阿哥封果郡王,享受亲王的待遇。别的阿哥都可没有这待遇,只有老十三和十七阿哥有这种加恩。

雍正六年,雍正封胤礼为亲王。胤礼是雍正封的第三个亲王,仅次于胤祥和胤禄。乾隆继位后又再次下旨,恩准胤礼“永赐与亲王双俸”。也就是说胤礼一家,降爵位,但是待遇不降。哪怕以后降爵不是亲王了,亲王的待遇也仍然不变。(这个待遇也是仅次于铁帽子王)

所以说,生的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会站队。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在康熙时期都是边角料,不受重视。但因为支持雍正继位,后来都获得了礼遇有加的待遇。

两个铁帽子王,一个“永赐亲王双俸”。这在清朝是很罕见的现象。


Mer86


题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雍正称不上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只能说一般。那我们来看看雍正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胤礽吧。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临终前遗诏让胤礽的儿子弘晳成为亲王,并且要求雍正要好好的对待废太子与皇长子胤褆。

雍正继位后并没有按照康熙的遗诏封弘晳为亲王,而是封其为理郡王。雍正元年,雍正命弘晳带着家眷到京郊郑家庄居住。雍正二年十二月胤礽病逝于他的禁锢地咸安宫。雍正追封他为理亲王,谥号为密。

如果雍正真的对胤礽礼遇有加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将胤礽直接放出来,也许有人会说,胤礽是康熙幽禁的,雍正不好违背康熙的意愿将其释放出来。但其实,如果把胤礽放出来,不正可以显示雍正的恩典嘛。

另外,像十四阿哥胤禵被雍正给幽禁了,但到了乾隆继位的时候,也是把他放出来了,所以所谓的违背康熙的想法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另外康熙遗诏说得很清楚,要让弘晳为亲王,而雍正却只封个郡王。

这个时候,就没想到要遵循康熙的意愿了。还有,雍正还让弘晳搬出京城,搬到京郊去,这个怎么看,都算不上礼遇有加,只能说雍正对胤礽这一脉,也算可以,相比其他几个人来说,还是好很多的。

那我们来说,雍正对康熙的哪几个儿子礼遇有加呢?十三阿哥胤祥那是肯定的,他的名字之前为了避雍正名字的讳而改允祥,现在又重新改回成胤祥了。而且还封胤祥为世袭罔替怡亲王,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

要知道铁帽子王一共才十二个,其中十个是亲王,两个是郡王,而且这十二个中间有八个是清初立下赫赫战功的,只有四个是清朝中后期才封的。

还有十六阿哥胤禄,雍正元年,雍正命胤嗣庄亲王爵,要知道,庄亲王也是铁帽子王。十七阿哥胤礼被封为果亲王。康熙最小的儿子二十四阿哥胤秘被封为諴亲王。另外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被雍正封为贝勒。


历史简单说


允礽能立为太子,除了因为他是康熙皇后所生,是嫡子,还有其他原因。

一是,允礽立太子时,康熙是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所命,虽然那时候是康熙十四年,康熙已经亲政,但是孝庄太后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大。

二是,康熙的确对允礽非常喜爱,甚至康熙亲自教小时候的允礽读书学习,六岁就傅以后,允礽就被安排了几个名气非常大的理学名臣做老师,比如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平三藩时立了大功的李光地,还有大学士熊赐履。到了太子十三岁时,又给他找来曾经在博学鸿儒科拔得头筹的汤斌做老师。通过这四个汉族大儒的安排,就可见康熙帝对允礽有多么厚爱,寄托了多大的希望。

除此以外,康熙给允礽安排的名师还源源不断地增加,耿介,魏象枢,达哈塔,陆陇,要么是大儒,要么是重臣。

这么多人教太子,太子怎么变坏了?因为索额图啊。

索额图是康熙帝皇后的叔父,是皇亲国戚,又官至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但是此人因为跟明珠党争,积极拉拢太子,甚至教坏了太子。康熙帝曾经有上谕斥责索额图的罪状,说索额图心怀不轨,教给太子让太子宫所有御用之物全都换成黄色,太子日常行为和出行也都按照康熙的皇帝规格。说索额图骄纵太子放肆。此上谕传遍朝廷,直指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那么,太子本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他通满汉文,骑射娴熟,文采斐然,至少个人才能方面,在康熙眼里,没有什么问题。他的问题在态度。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太子随侍行宫,面对战局,却没有忧色,让康熙很不爽。把太子遣返监国。康熙帝两次亲征葛尔丹,都是太子监国,可见对太子的信任。

可是,就是在处理完葛尔丹以后,康熙对太子的态度突然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先是因为御膳房和御茶坊的小臣随意在太子宫行走,被人攻击有不轨之心,后来又发现索额图那些罪状。

太子在康熙眼里,从骑射娴熟,文采斐然,突然就变成了一无是处。后来史学家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康熙帝失教。太子一开始那些汉族的大儒老师们,在十年前左右,竟然先后死去的死去,治罪的治罪。身边竟然不再又士大夫教导太子。

以至于康熙曾经说过下面一番话:“允礽不法祖宗,不遵朕训,肆意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谬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注动作。”

这番话不可谓不重。后来皇十八子病重,康熙又嫌太子不友爱兄弟,也不来看视,狠狠地批评了允礽,结果允礽因此还发怒了。这让康熙又想起了索额图唆使他谋反的事。因此,康熙说,允礽不孝不义,祖宗打下的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但是,康熙废了太子,又复立太子,在这一阶段之前,雍正大体上是没有夺嫡之心的,此一阶段,所谓九子夺嫡的主要参与者是皇长子和皇八子。

所以,雍正跟太子在前期并无太大矛盾,也许激烈冲突,太子两次废立,一次因为皇长子的魇镇,一次因为跟索额图二子谋逆,背后捣鬼的自然少不了八爷党,然而归根结底,还是子不教父之过,康熙帝自太子成年之后,对之教导不足,太子不能自制,先后陷于明珠索额图的党争,诸子夺嫡的斗争以及他本人的不思悔改。

雍正有夺嫡之心,一般认为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

此时朝中无太子,实力比较强的皇长子又被圈禁,人缘最好的皇八子又因为结党和攻击太子被废为闲散旗人,太子之位的争夺突然出现真空。

而且雍正的主要敌人不是废太子,而是党羽众多的皇八子允禩。当时支持皇八子的,除了皇长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还有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拔叙等满清重臣。其势力之大可见一斑。不过,皇八子这班人,因为在重立太子的过程中,结党太过明显,大部分被康熙给撸了。

很多史学家认为,雍正能夺得皇位,甚至有点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

有人说,雍正杀兄弟,心狠手辣。可是,雍正刚继位的时候,几个八爷党的人,都受到了重用,特别是皇八子允禩,甚至封了亲王、总理大臣,而夺嫡时支持八爷党的大臣,雍正也不计前嫌,委以重用,对于废太子这种毫无威胁的人,康熙又怎么会对他下手呢?

至于八爷党后来尽遭屠戮,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己作死。既然雍正已经继承大统,皇位已定,这帮人还要兴风作浪,这不是找死吗?

雍正刚一即位,就封允礽的儿子为郡王,雍正八年又加封亲王。可是八爷党的几个人,雍正一开始也没亏待他们啊。

允礽死于雍正二年,允礽一脉,在雍正朝老老实实,没有给雍正惹麻烦,雍正为什么不对他们好?毕竟是亲生兄弟,骨血子侄。


西堤君


九龙夺嫡四爷雍正胜出,十三爷最受雍正的礼遇。赐封铁帽子王,世代承袭爵位。大家都知道十三爷对雍正忠心赤胆,兄弟感情深厚,雍正能在九龙夺嫡中胜出,十三爷的作用那是杠杠的。这份赏赐是担得起的。



题主所说的雍正继位后,对前太子胤礽礼遇有假,那是除十三爷以外,相较于对待其他阿哥所说。大阿哥是自己把自己坑进圈禁惩处的,还是康熙爷在位时的决定。当年就是嫉妒二阿哥做了蠢事意图伤害太子,身为太子党的四爷自然跟大阿哥不是一路人。所以雍正继位后对大阿哥能有什么好呢?任其在圈禁中自生自灭。

八爷党的老八老九老十还有老十四,在雍正稳定权力后逐加清算,老八老九各得外号阿其那和赛斯黑,被夺爵位,而后又莫名病死。老十四被圈禁,直到雍正驾崩都未被释放。只有老十,或许老八老九都已死,雍正也没有难为他。一直活到乾隆六年病死。

太子胤礽,在二次被废后被康熙爷圈禁,雍正继位后虽没释放处出来。但在其死后追封和硕理亲王。其子在雍正六年五月,晋理郡王弘晳为和硕理亲王,成为同辈中爵位最高者。 雍正帝十分关心弘晳,弘晳亦于奏折中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为“皇父”,但他并未被委派一些重要任务,其间多参与一些礼仪性的活动,譬如雍正九年,雍正的元配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去世,弘晳即出任使节赞册宝。



总的来说,雍正在太子被废前是太子党成员,多少得到太子的照顾,太子二次被废也没怎么牵连到雍正。雍正继位后,太子早已构不成威胁,所以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按照康熙遗命,终身圈禁,但在生活上还是给予照顾。在其死后,雍正还亲往哭祭。也算对得起这位二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