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國內造反諸多,一直沒有被自己人推翻,最終亡在外族手上

在古代,一個國家的興衰,一方面是在於國家的實力能否高於周邊國家,另一方面是國家內的臣民是否一心向主。所以,很多王朝的覆滅都是因為奸臣造反或者百姓起義所致,但是歷史上確有那麼一個朝代,沒有因為內鬥而更換主人,那就是宋朝。

這個朝代國內造反諸多,一直沒有被自己人推翻,最終亡在外族手上

宋朝可以說是一個極其混亂的朝代,在它存在的300年中,國內竟然發生了400多次的大大小小的造反事件,其中卻沒有一次是成功的,他們的失敗離不開宋朝的皇帝趙匡胤。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點。

這個朝代國內造反諸多,一直沒有被自己人推翻,最終亡在外族手上

其一,那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畢竟宋朝的創建就是靠著趙匡胤手上掌握了巨大的權力,所以在他當上皇帝之後,深知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重要性。他怕在將來有一些亂臣賊子效仿他當年反自己的上司一樣反自己,於是他就上演了這麼一出好戲,將所有的兵權都收攏到自己的身上。

這個朝代國內造反諸多,一直沒有被自己人推翻,最終亡在外族手上

其二,是因為宋朝的社會背景。在宋朝,由於開國皇帝對武將權力的剝削,所以朝廷中,重文輕武。武將能調用的兵力實在是屈指可數,十分弱小,所以有武將對皇帝苦大仇深,也不可能帶領很多兵馬造反,若是有,也是臨時招募的農民,威脅不大,在皇帝的兵權之下,不出數月就能平定。而且一旦有一些造反的人,朝廷中的文臣三言兩語便可將他們招安,畢竟宋朝是重文輕武的,朝廷中的文臣,個個能說會道,招安只是簡簡單單的小事。

這個朝代國內造反諸多,一直沒有被自己人推翻,最終亡在外族手上

其三,是因為宋朝的國家背景。宋朝的實力並不強大,當時常年受到周邊國家的攻打,飽受屈辱,可是即使當時的宋朝再不好,也算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百姓一天在這個國家裡,便不會流離失所,百姓們深知這個國家的重要性,只是當時的君主太昏庸才會反抗,所以那些造反的英雄豪傑在國家面臨威脅時,便放下手中對宋朝皇帝的憎恨,接受宋朝的招安,幫助宋軍抵禦外敵,於是很多犯上作亂的事情也因為子民的國家榮譽感,就這樣自己平定下來了。

在這三個原因之下,即使發生了這麼多次造反,宋朝也沒因為自己人的爭鬥而亡國,可最後卻死在元朝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