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原来真有其人,竟是汉族第一位出家僧人

猪八戒原来真有其人,竟是汉族第一位出家僧人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小说中他是个好色且取经志向不是很坚定的角色,每当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就吵吵着要分行李回高老庄。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八戒”朱士行却是三国时的得道高僧。

朱士行公元203年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在他之前汉族子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受戒僧人。

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伽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法号八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

猪八戒原来真有其人,竟是汉族第一位出家僧人

朱士行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感到经中译理未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连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从此也成为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公元260年(魏甘露五年),57岁的朱士行从雍州(今西安北)出发西行。但当时通往西域的旅途十分难行,八戒大师可谓经历了千辛万苦,度过流沙,才到达了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求得大本《般若》,共九十章,六十余万言。本想当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将该经送回洛阳,但由于小乘学人的阻挠,未能成行。

因为于阗国的小乘信徒将《大品般若经》诬蔑为外道经典,向国王禀告说:“汉地沙门将以婆罗门书祸乱正典,大王如果准许他们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因此国王不许弗如檀出国。这件事令朱士行愤慨不已。

传说朱士行主张烧经以证实《大品般若经》为佛法正典,誓言道:“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说完就将《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却丝毫未损。

最终,经过多方周折,于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朱士行遣其徒弗如檀送经回洛阳。而朱士行遣徒送经至汉地之后,由于年事已高只得留在于阗,同年病故,享年79岁。

猪八戒原来真有其人,竟是汉族第一位出家僧人

弗如檀回到汉地后,转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水南寺,由比丘无罗叉和印度籍僧人竺叔兰主要负责翻译,历时12年,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二十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