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債券基金|「高熵市場思考」

在與三方朋友們交流時,發現大家對債券基金的認識有些不清晰,存在一些困惑或問題。針對大家關心的共性問題,我們以問答方式做了解釋,並通過公眾號分享,希望可以幫到更多的朋友。如有進一步問題,也歡迎與我們探討、交流。

答疑解惑債券基金|「高熵市場思考」

問題一:債券基金投資策略都是一回事兒嗎?有差異性嗎?

債券作為大類資產,相對於股票而言,具有收益較為穩定、虧本風險較小的特徵。但債券這個大類資產內部,不同品種的風險收益也是有不小的差別的。

市場上最為主流的債券基金,是利率趨勢策略,風格以交易為主。

投資的標的以利率債(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為主。投資的風險敞口主要是利率風險,對信用風險的暴露很低。由於持倉以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為主,流動性風險一般很小。

基金一般要加槓桿,而槓桿的作用是雙刃劍,看對時放大收益,看錯時增加虧損。此類基金的歷史回報水平高於存款利率,但一般是個位數,只有在極好的年份有可能超過10%,歷史平均在5%-6%。主要是Beta收益,因為對利率波動趨勢的研究很難有超越市場的優勢。

還有一類以信用債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投資風格以配置為主。

投資的風險敞口既有利率,也有信用。資金面寬裕、市場利率下行,信用債價格可能隨之上漲;信用環境改善、市場風險偏好上行,會對信用債價格產生向上的推動。信用債的流動性總體弱於利率債,所以如果期限錯配,就是投資債券剩餘期限長於基金封閉期限,則存在流動性風險。信用策略基金的槓桿一般較低,有些甚至沒有槓桿。

信用策略基金的預期回報率要高於利率策略基金,歷史平均在7%-9%,收益由Beta和Alpha兩部分構成,Beta來自於信用債整體走勢,Alpha來自於對個體投資標的深入研究而產生的超額收益。

上述預期收益水平只是粗略的感覺。每一個策略裡的基金還有細分,回報有分化,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機會。例如未來一年,我們預期信用策略的回報率有望做到兩位數。

另外,債券大類資產中還包括ABS、可轉債和可交債等結構化產品,也具有票息的固定收益特徵,但ABS同時又具有結構化增信的特點,而可轉債和可交債又具有股性特徵。

問題二:收益和風險是對稱的嗎?相對於利率債策略,信用債策略是否承擔了更大的風險,才能獲得更高的預期回報呢?

總能聽到“風險和收益是對稱的”這種主流說法,但我們不認同。當市場處於過度悲觀或者過度樂觀狀態,風險和收益往往不是對稱的。市場總體過度悲觀時,資產價格低,這時風險低與收益高是一回事;市場過於樂觀時,資產價格高,這時風險高和收益低也是一回事。只有當市場情緒比較正常、均衡,風險和收益的關係才可能是基本相稱的,而這樣的時候總體而言較少。

在理解風險的時候,人們容易只看基本面,而忽略了定價。當人們說,這個標的很棒,只管買不管價格,其實就是在犯錯誤,例如對曾經炙手可熱互聯網和白酒股票,都有知名人士說過類似的話。錯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人們說這個標的風險高,無論什麼樣的價格,我都不會買,最為典型的代表是已經違約的垃圾債。

風險的本質是定價偏離基本面。當付出的價格高於價值時,風險由此產生。即使是質地很差的東西,如果價格足夠低,實質上也不是高風險的投資。只是因為質地糟糕、情況複雜,給人以口味重、風險大的感覺。

舉些貌似風險很低的例子。2016年三季度時,債市大部分投資者,因為擔心違約風險,而採取了主要投資於利率債的策略,20年期國債利率在市場追捧下降到了2.9%,當時的融資利率(回購)2.5%左右,為了增厚利差收益,不少機構加了不低的槓桿。當年10月份發生債災,虧損超過10%的比比皆是,多的甚至超過30%。

國債不是沒有風險嘛?錯,其實沒有沒有風險的投資,即使是銀行存款,也要面對通脹風險。

國債的價格就是它的利率,2.9%的利率水平體現的是對當時中國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的低估,所以發生了後面的風險。

再舉個例子,今年4月份互聯網股票很火,巨頭的盈利、股價以及市場影響力可謂如日中天。每個季度過百億的淨利潤確實反映出基本面相當不錯,但是如果當時買入到現在就是超過30%的虧損。原因是公司是好的,但價格太貴了,只看公司的資質買股票,虧你沒商量。

我們看待風險和機會的本質,是人多還是人少。

人多的地方,資金扎堆,供求關係必然推高資產價格,這樣的領域是風險不低、收益不高的差組合;反之,人少的地方,資金缺乏,供求關係導致資產價格壓抑,那麼就是風險不大、收益不錯的好組合。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符合前者的特徵,信用債市場則符合後者的特徵。

前面強調過信用債策略最重要的是Alpha,與對個體的深度研究相關。

我們不能混淆個體信用債和信用市場整體,信用市場整體不佳不等同每個信用債都有問題。大類資產整體處於壓抑的狀態,一定需要有個力量強大的負面理由,一類資產整體樂觀癲狂邏輯類似,力量強大的正面理由是必要條件。近期信用債市場壓抑,外因是“違約潮”,內因是“能力荒”。整體壓抑時,自然容易出現個體錯誤定價的機會。

打破剛兌、去槓桿,使得今年的企業資金鍊斷裂情況明顯增加,雖然債券違約率仍顯著低於銀行貸款不良率,但乍經此歷練的市場產生恐慌是正常的。再加上債券市場過往幾乎都是Beta策略,缺乏對個體信用的深度研究,幾乎都是停留在評級報告和財務報告的表層上。當違約增加時,缺乏對價值深度理解這個錨,風吹草動都會帶來恐慌性拋盤。

深度信用的策略,就是在挖掘錯殺的機會。

信用債市場如此之大,其間企業的信用狀況分化極大,既有風險,也有機會,機會和風險幾乎就是孿生兄弟。通過深入的信用研究,避開風險,抓住價格對價值低估的機會,就是在以較低的風險,獲取較高的收益。

所以深度信用策略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從二級市場買入,很少參與一級市場,因為一級市場發行人很少會犯錯,把自己的債賣便宜了,而二級市場存在賣的過於便宜的機會。

超額收益來自於交易對手的錯誤。

能賺這個錢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必須要對投資標的的信用價值有嚴謹、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否則就不知道到底誰是那個犯錯誤的“傻瓜”了。

研究既要把握客觀的一面,又要揣測市場,就是追尋理解的差異點,如果沒有找到差異點,要麼是價格沒有安全邊際,要麼是研究還存在重大的遺漏或錯誤,都是要十分小心謹慎的。

問題三:信用債流動性不好,贖回產品時如果債賣不掉,怎麼確保本金回收和收益實現呢?

信用債的流動性的確弱於利率債,若投資標的的剩餘期限長於基金封閉期限,存在著流動性風險。

我們看到不少債券基金沒有封閉期,或者過了前期的封閉期就隨時開放,如果以信用債為主要策略,那麼這種流動性風險肯定是不小的。

我們在產品設計時,不僅是要求產品設立後封閉一年,還要求一年開放贖回後繼續封閉一年。有的客戶能接受,有的客戶對資金流動性有要求不能接受,那我們就只給那些能接受的客戶提供資金管理服務就好了。

在這方面堅持原則的本質是對投資者負責。

如果為了擴大管理規模而在這方面妥協,看似照顧了客戶的要求,實則是讓產品承擔了流動性風險,是對所有客戶的不負責。

將流動性不好的信用債剩餘期限限制在產品封閉期內,也就是債券到期或回售要在開放期之前,這部分的債券的流動性風險就不存在了。

當然在信用債裡,也有流動性尚可的,如果投資價值高,也不是不能略有期限錯配,可以將這樣的債券的剩餘期限控制在1-2年內,使得在產品開放時,這樣的債券的剩餘期限不到一年,則流動性風險也可控。

另外,還有些可以連續競價(公募)且成交比較活躍的信用債和可轉債,那麼期限錯配的問題就更小了。在流動性風險管理時,還要判斷未來流動性的變化趨勢,如果預期流動性趨緊,則在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採取更為謹慎的策略,反之適當略微寬鬆些。總的原則是謹慎的,時刻注意留有安全邊際。

問題四: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投資的債券違約了怎麼辦?

違約確實是個無法迴避的可能性。在美國市場,AAA評級的債券也有違約的情況,只不過違約的比率顯著低些。

幾重防範措施:

投資組合適當分散,例如每一個標的不超過資金的20%,那麼假設五個標的裡有一個違約,假設違約損失率70%,買入的價格是90元/百元面值,對於整個組合的損失約13%;而組合其他標的還能夠產生10%以上的回報,那麼還能夠實現本金不虧損,或至多是微虧。

做好投前的判斷工作,大量的行業研究、企業盡調投入,需要儘量周全、細緻和深入。不僅是把控好違約的概率,也要從最不利的角度考慮企業違約的回收率水平(搞清楚資產與負債的真實情況,才能計算大致的違約回收水平)。

投後緊密跟蹤行業和企業動態,如有明顯不利變化可以賣出;以及不斷與新機會進行對比,持續追求更高的性價比,也是一種風險控制的策略。

如果真的出現了違約,積極爭取權利,參與企業重整或破產處置程序。從過往違約後的情況看,那些踏實經營、專注主業,只是因為企業資金鍊管理失當而違約的企業,在違約後通過重整的效果還可以;而那些激進盲目擴張,甚至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的企業,只有破產的悲慘道路可走。所以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對於企業質地的把握,對於違約後的損失程度影響很大。

如果投資的策略就是distressed,那麼以極低的價格買入即將或已經違約的企業債券,這就不是“踩雷”的概念了。

銀行間已經推出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交易所也在積極研究信用違約互換產品,這些都能夠為信用債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信用風險對沖工具。

問題五:信用債的策略能否長期有效,會不會時有時無?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看下美國市場的情況就能有個感覺,自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的高收益債券就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市場和策略。

美國的橡樹資本管理1600億美元資金,其主要策略就是高收益債券。

過去數年的發展,信用債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3萬億,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行業週期的變化,信用債市場也是在持續運動中,帶來各種各樣的機會。

尤其是如此大體量的資產,深度基本面研究的能力卻十分匱乏,短時間內很難補足。

而且,這種需要深度研究判斷的策略,不僅是研究能力的問題,還有機構治理結構、投研設置、風控理念的深層次問題,在我們看來這些甚至不是時間所能解決的問題,還是看成熟如美國這樣的市場,大機構還是存在相當多的內生問題。

因此私募基金在信用債策略方面,天然就有優勢,賺取的收益當中有一部分來自於主流市場的結構性問題。

而且,即使市場資金氾濫,風險偏好過高,導致信用債價格高估,投資機會匱乏,那麼這種情況並不可能長期持續,等待市場大幅回調後,就能夠有合適的機會。

從目前的情況看,未來2年內,出現資金氾濫情況的概率偏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