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访问日本40周年。1978 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战后首次正式访问日本,对中日关系的推动,对中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抵达东京,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访问日本的国家领导人。

现在我们的地位颠倒过来了

邓小平这次访问,是为了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仪式,也是他在酝酿中国现代化大战略的过程中,所做的一次考察、取经和向日本发出强烈的合作信号之旅。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与邓小平这次访日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

访日期间,邓小平在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令人瞩目的记者招待会。参会的400多名记者分别来自共同社、时事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美联社、法新社、德新社等著名通讯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在出访时第一次同意以“西欧方式”同记者见面。


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邓小平访日期间在东京举行记者招待会


在回答有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时,邓小平说:“我们所说的在本世纪末实现的现代化,是指比较接近当时的水平。世界在突飞猛进地前进,那时的水平,例如日本就肯定不是现在的水平,我们要达到日本、 欧洲、 美国现在的水平就很不容易,要达到22年以后的水平就更难。我们清醒地估计了这个困难,但是,我们还是树立了这么一个雄心壮志。”

为了要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指出:“要有正确的政策,就是要善于学习,要以现在国际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这次到日本来,就是要向日本请教。我们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向第三世界穷朋友中的好经验请教。相信本着这样的态度、政策、方针,我们是有希望的。”

就在谈到要承认落后的时候,他突然说了一句饶有风趣的话:“长得很丑却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样,那是不行的。”记者们对这句幽默的比喻爆发出满场笑声,他们在领略到邓小平坦率、务实和开放风格的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态度正是中国重新崛起的希望。

邓小平虚心求教的态度,在他参观京都二条城时也表现出来。当时,日本友人向他介绍道:“您在此看到的所有文化都是我们的祖先从中国学习而来,然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逐渐改造而成的。”邓小平立刻回答说:“现在我们的地位(师生关系)颠倒过来了。”

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了

在对日本八天的访问中,邓小平反复强调这次访问是为了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在紧张的日程中挤出时间,怀着浓厚的兴趣分别参观了新日铁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三家大型企业。在参观时,他一直用心观察对中国有用的事物,脑中思考着中国如何博采众长,以图富强。


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1978年9月26日,邓小平参观日产汽车座间工厂。


在神奈川县座间市的日产工厂,邓小平在日产公司社长川又克二的陪同下,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参观。该工厂引进了机器人生产线,成为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汽车生产厂。邓小平得知该厂人均每年汽车生产量为94辆后,他感慨道,这个工厂比中国最先进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人均年产量竟多出93辆。参观结束后,邓小平在发表即席讲话中坦言:“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了。”

邓小平在新日铁的君津钢铁厂边参观边对比,了解哪些是中国应该学习的。他仔细询问了工厂的设备、技术,并希望日本朋友把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传授给在那里实习的中国工人。


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一行到君津钢铁厂参观访问。


参观结束后,邓小平立刻表达了要筹建一个以君津钢铁厂为模板的中国钢铁企业的愿望。他期望通过此次行程能够推进在中国沿海创建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计划。邓小平对君津钢铁厂流水铸造生产线以及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的技术印象深刻,认为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钢铁企业(位于上海北部的宝山钢铁厂)的榜样。他半开玩笑地同日方人员说:“咱们订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在管理方面)上海搞不好,那就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教师不好。”正是这次访问,最终促成了上海宝钢合作项目的诞生。

在大阪,邓小平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并会见了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从自行车店制作车灯的学徒工开始创业,一举成为拥有世界领先的电子生产公司的企业家。像其他的日本企业家一样,松下幸之助为日本曾带给中国人民的痛苦和伤害深感愧疚,并希望通过生产质优价廉的电视机,让广大中国家庭能够看上电视。

在公司里,邓小平不仅参观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和装配线,而且也见到了当时还未引入中国的传真机和微波炉。邓小平称松下幸之助为“经营管理之神”,希望他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传授给中国。松下幸之助向邓小平解释说,像松下电器公司这样的私有企业是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而得以生存,所以他们不太方便将最新技术公之于众。虽然如此,后来松下公司在中国发展很快,也先后将一些先进技术传授给了中国,并在十年之内,帮助普通中国人实现了拥有电视机的梦想。

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访日期间,邓小平为参观的日本企业题词。

在参观松下公司时,还发生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小插曲。当讲解人员请邓小平观看一盘用微波炉加热后的烧麦时,邓小平拿起一个烧麦看了看,突然一下放到嘴里,边吃边说“味道不错”。这一幕出乎松下公司职员的意料,大家无不赞叹邓小平敢于尝试的精神。

通过一系列的参观、考察,邓小平体会到先进技术需要有高效的管理手段为保证,而好的管理方法又与国家体制紧密相连。他表示,非常愿意向日本学习如何从政府主导的封闭经济过渡到开放的动态经济模式。他很清楚,日本政府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尽快将日本的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中国。

1978年,既是中国的战略重大转变之年,也是中日关系走向务实合作的起始之年。在邓小平看来,日本既是中国现代化的老师,又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邓小平访日之后,中国掀起了“日本热”。大批中国考察团涌入日本,大量日本专家、学者被请到中国讲课,中日政府成员会议相继举行,官民之间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日趋活跃。随着两国经贸、技术合作迅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也徐徐拉开。

改革开放,邓小平从日本得到的启示

王泰平

王泰平:1941年生,曾任《北京日报》驻日本记者、中国驻日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中国驻札幌总领事、中国驻福冈总领事、中国驻大阪总领事(大使衔)。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著有《田中角荣》《大河奔流》《中日建交前后在东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