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擅於駕馭你,還是感受你?


孩子擅於駕馭你,還是感受你?

【李晶專欄】

孩子擅於駕馭你,還是感受你?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能夠通過揣摩別人的神態和語氣,確定自己的行為策略。比如有的孩子被父母批評,就會鑽到爺爺奶奶懷裡;有時爸爸不給買的東西,就會跟媽媽央求。

還有些孩子雖然同樣細緻入微,但表現出的行為卻是另外一個樣子。比如看到爸爸回家臉色不好,就會主動送上一杯熱水;聽到媽媽說感覺很累,就不聲不響地幫助分擔家務。

這兩種類型的表現,雖然都體現了孩子敏於觀察的特點,但行為結果卻完全不同。前者是通過利用與駕馭家人,達到自己的目的;後者則是通過體察與感受,用自己的行動關愛家人。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形成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或者說,是父母的哪些行為造成了這種差異呢?

01

是否總是盡力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一些家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凡是孩子喜歡吃的菜,其他人再想吃,也要先讓他吃夠。當孩子要求買東西時,即使心裡覺得用處不大或者過於昂貴,也理所當然地滿足他。

起初,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當父母認為他應該慢慢懂得為他人考慮,懂得體諒父母時,孩子卻已經養成了理應被父母照顧和遷就的習慣。

在我家,當餐桌上閨女愛吃的菜只剩最後一點時,同樣喜歡的我,會毫不猶豫地夾到自己碗裡,或者與她一人一半。如果她想全部自己吃,我就會告訴她:“媽媽也喜歡。”

還有一次一起去商場,閨女看中了一款衣服,我告訴她:“這件衣服價格太高了,你如果喜歡,可以等工作後自己掙錢買。”

我之所以對這兩件事印象深刻,是因為當時自己的第一感受並不是太好,總覺得有些虧待閨女。但促使我堅持這樣做的原因,是我認為這會讓孩子懂得體會他人的心理需求,體諒父母的支付意願。

如果孩子從小一直是被滿足的對象,他就無需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或替他人著想。而如果從小就意識到自己的要求被滿足是有條件的,他就會養成關注他人的思維方式。

02

是否總是過於關注孩子的情緒

在中國傳統家庭中,父母往往習慣於居高臨下地管教孩子,卻疏於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於是,越來越多的家教文章會引導父母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情況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父母過於關注孩子的情緒,生怕孩子有一點點不開心。

一位媽媽對我說:兒子從小由她帶大,整天圍著他團團轉。上幼兒園後,老師對她說孩子有些口吃,不愛說話,也不大合群,經常一個人玩。

經過仔細詢問我發現:原來媽媽每當看到兒子盯著一樣東西看時,馬上就會拿給他;每當看到兒子皺眉頭時,馬上就會攬過來抱。時間久了,兒子不用說任何話,只一個眼神,或一個表情,媽媽立刻就能理解他的想法,並且馬上幫他辦好。

由於不用開口,自己的意願就能得到滿足,孩子根本不需要根據父母的臉色,判斷自己是否應該請求,或者如何請求。這樣的孩子語言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必然較弱,更重要的是,他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會顧及他人的情緒和想法。

我閨女小時候像很多孩子一樣,總會用哭來表示自己想要什麼或想做什麼。我心裡其實很清楚她的想法,但卻故意裝作不知道,一定讓她看著我,用語言表達出來。

這樣的做法,可以使孩子習慣使用語言與他人交流,並學會觀察並關注他人的情緒,而不是總是讓別人揣摩她的心思、理解她的意圖。

03

是否總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

四歲的小姑娘因為一點小事,踢了站在旁邊的爺爺一腳,把爺爺氣壞了。媽媽立刻對女兒說:“爺爺是長輩,你不能踢爺爺。再說你那麼小,踢別人你自己會疼的!踢了別人,人家批評你,你也會不開心呀!”

上小學時,老師要求以《父母最讓我感動的一件事》為題寫一篇作文,女孩怎麼也寫不出,去向媽媽求助。媽媽啟發了她好久,最後才發覺:原來女兒的問題在於她根本感受不到父母付出的愛。

孩子小時候,媽媽的本意是想讓孩子通過自身的體會,改變不良行為。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則是“不要讓自己疼”、“不要讓自己不開心”。所以之後孩子考慮任何事情時,總是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會過多考慮他人的所思所想。

同樣的事情,如果父母換種處理方式,就會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媽媽可以對女兒說:“爺爺平時總是照顧你,心疼你,可是你卻踢爺爺,爺爺心裡該多傷心呀!”這樣孩子就會用心去感受家人關愛,並且用心去回報。

如果你希望孩子今天願意感受你、而不是樂於駕馭你,如果你希望孩子明天真心愛著你、而不是苦心算計你,就請教他學會耐心剋制自己的慾望、理性表達自己的需求、用心體會他人的情感。


孩子擅於駕馭你,還是感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