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車評人在本田機油增多事件中集體失語?

打開窗戶吹霧霾


因為真相是普通消費者不能接受的,如果他們站出來解釋,可能被噴的體無完膚。所以不需要引火燒身。

順便說一下,缸內直噴發動機機油中會混入少量汽油,這是結構決定的,簡單的說是缸內直噴發動機的“癌症”,就目前來說,沒有一家車企的發動機能夠避免,區別在於控制程度的好壞。尤其在北方低溫環境下,尤其是長期低速行駛的用車環境,這個現象表現得更為突出。混入機油的汽油,其實在經過高速工況,也就是發動機中高負荷工況,是可以通過發動機自身的循環將機油再次蒸發燃燒掉。


但是誰會願意相信這個結論呢?我相信即便是我這裡說了,很多人也會覺得我信口雌黃。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發動機是“三大件”,機油更是保護髮動機的核心,是不容許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即便是短期對發動機沒影響,長期也會有磨損。風險不可預估,擔心害怕自己的愛車在過保後出現問題,而讓自己承擔高額的維修費用。


兜兜哎粑粑


題主說的車評人應該是可能是大家印象比較熟悉的自媒體人,像38號,陳震,顏宇鵬,楊力等等,這些人有自己的特定的粉絲用戶。其實對於本田機油門事件都有說過,自媒體人主要的就是抓熱點,都不會放過這樣的熱點新聞。



一方面這些自媒體人語言不能過於激烈,畢竟和很多車廠都有一定的商業往來。所以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只能描述的比較委婉,不可能像很多車主一樣,暢所欲言。



另一方面是自媒體人不是汽車工程師,更不是發動機工程師,車評人主要對車子試乘試駕,向消費者說明車子靜態和動態的乘坐感受。而這些類似的問題,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技術數據以及公告時,這些自媒體人也不好下結論。

車評人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需要更多的車評人以及汽車自媒體去給廣大車主傳遞有價值,真實的信息。

車友會群主,玩越野,玩飄移,利用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點贊並關注,想發私信提問的也可以一對一解答!


車問診


本田機油增多事件,我來說一下自己的見解。

本田1.5T缸內直噴發動機是本田最研發的代表著本田最新技術的發動機,缸內直噴技術很多家都在用,包括大眾,現代,起亞,以及國內品牌都在用。為什麼只有本田的這一款機油增多大範圍爆發呢。汽油會竄進曲軸箱導致機油液麵升高,是所有缸內直噴技術發動機都存在的問題,技術上是允許的,因為有高溫蒸發迴流裝置,眾所周知,大眾的增壓發動機在高速工作時的機油溫度最高可以達到120度,而汽油的費點大概是80度,當有汽油混進以後都會因為高溫迅速蒸發回燃燒室,而本田出現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就是散熱技術做得太出色,發動機溫度升溫速度太慢,導致汽油無法及時被蒸發回燃燒室,所以此次本田召回技術改革中對水箱和空調等散熱方面做了技術改進,使發動機在啟動後能迅速達到理想的工作溫度,來保證汽油及時受 熱蒸發回燃燒室。

總結一句話,本田機油門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發動機的散熱性能太好。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交注!


深飄華子




不用多說,自己扇自己臉,怎麼都疼


一隻游來游去的熊


車評人也是要遵循商業規則的,誰也不敢輕易得罪車企,不然飯碗沒了,一切評車人都是以利益為主導,其它的什麼良心啊、道德啊在他們心中都是不值錢的……



攝龍


收錢辦事,他們也不敢亂說,他們說的話只能相信30%,不能再多了。(送幾副美圖給你們,緩解眼睛疲勞)


太陽不加Vv


本田機油增多事件爆發前期,無論是本田思域還是CRV那是一片叫好,外觀動感拉風、動力強勁、燃油經濟性好、技術先進等詞彙被大量運用各大媒體車評人也均是贊不絕後,但是機油門爆發後,"集體"失語的表現令人嗤之以鼻。為什麼車評人會在本田機油門以後失語呢?


第一點,非常好理解,車評人與廠家會有或多或少的商業來往。並不是所有車評人都說那麼公平的,前段時間的一則車評令人唏噓不已。就是發動機艙蓋板,車評人一會兒說是高大上,注重細節,體現廠家良心;一會兒會說雞肋設計,遮羞布,更加維護保養難度。到這裡我也只能呵呵了。。。

第二點,怎麼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車評人前期給予大大的褒獎和讚譽,後期態度大轉變,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我否定。對於這種情況,或許沉默不語是最好的應對措施。



第三點,畢竟不是工程師。車評人對汽車的評價,大都是主觀感受,比如求舒適性、動力、隔音、操控性等這些主管可以感受到的。機油增多的問題畢竟也是廠家始料未及,車評人更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內會發現問題。

關於車評人,網絡信息等,最多作為參考,不要存在個人迷信,個人崇拜。對於廠家推出的新車型,不建議大家第一時間購買,一是沒優惠,二是可能做了小白鼠。購車,前期還是需要做大量功課的,有時候也要看運氣。


小強說說車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2011年豐田汽車事件在美國鬧的火熱,那時我在一家省級汽車媒體做編導,現在這個欄目現在還在。豐田汽車事件出現後應主編要求花了兩個星期時間做了兩期欄目,也就是上下集,播出後效果出乎意料,當天就收到某省級廣播電視局發來的函件,大概內容就是:貴欄目同志近期不要再做類似內容,違者嚴肅處理!我擦,我們當時就震驚了。後來才瞭解到,豐田的公關團隊早就做好工作了,所有的媒體一率封殺,封殺的手段無非就是投放廣告,或者直接送錢之類。我們那主編在節目播出後下一週竟然收到豐田廠家的邀請函,參加一個大型上市活動,說白了就是找機會送錢唄。媒體有奶便是娘,尤其是一些自媒體。


56半


這裡重點說一個車評人,就是38號車評!大家有空可以去看我以前在38號車評思域的評論,雖說他是比較獨立,自己買車來評測,但是日系粉太嚴重,尤其思域在他嘴裡吹得幾乎完美,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說CRV是最推薦的車了!因為他評車完全是主觀帶入,因為他喜歡本田,所以本田就是好車,之前他評思域1.5的時候他是怎麼說的,他說:思域1.5加價1萬值不值,值,加價2萬值不值,值,加價3萬值不值,我仍然覺得值,還說什麼加價一萬都是性價比這個級別最高的車,還說什麼1.5思域開出了高級感,後來我買車去試駕了三次思域三次,思域動力確實快,尤其是掛個本田標,就讓我感覺車質量一定好!但是他說的所謂高級感,思域真的就是一臺A級買菜車,怎麼還給38吹上天了,同級別車外觀確實漂亮,動力很足,但是隔音,噪音38你怎麼不說?那車開快了有隔音嗎?鋪裝路上小石子打在底盤上咚咚響,風噪也很大,底盤太低,方向盤轉向偏重,轉向不精準,這車說白了就是快,操控沒一點,一個速度快點的轉彎座椅上的人都要倒了,加上價格,就因為本田的標,動力強勁的發動機,漂亮的外觀就是同級別性價比最高的車了?你就拿大眾凌渡一款車去比那當然性價比高,標緻1.6T裸車價12萬,什麼叫性價比,這才是性價比!全部落地14萬(不送任何東西的情況下,送全車貼膜,導航倒車影像,發動機合金下護板,包圍腳墊,行車記錄儀裸車價12.6萬,全部落地14.6萬) 發動機167馬力,愛信第三代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底盤也很穩,隔音也很好!38就是跪舔,而且舔得真噁心,從思域那期以後再也沒有關注過38車評。沒意思,因為只要是評本田他基本就是好大於壞,甚至帶入自己的主觀,只有他自己喜歡的他就評起很來神,不信你們可以看下他評本田車的節目。


小角色也有大作為


作為邊緣“車評人”,新車君回答一下吧。

其實本田機油增多門爆發後,車評人並沒有完全集體失語,一些專攻技術類內容的媒體,還是很快就做出了調查和分析的,例如【汽車之家】就專門跑到東北實地調查了當地出現機油增多現象的一些CR-V,以及本公司在北京的思域,證實了本田機油增多這個事件的真實性,不過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沒有幾年、十幾年修車經驗的汽車編輯,是肯定答不上來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亂評論,其實比不說話要更不負責任。

汽車之家之外,另一個自媒體也做出了自己對於機油增多的猜測與解釋,這個媒體就是【愛車的諾諾】,在東風本田發佈機油增多及機油乳化現象調查結果之前,【愛車的諾諾】就根據多年的後市場維修經驗,以及本公司兩臺本田車不同的機油增多現象,推斷出了本田機油增多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和不久之後官方公佈的相差無幾。

至於我們熟悉的那些大號,他們的客戶是遍佈日系、德系、美系、韓系、中系的,本田極有可能是他們的客戶,這種情況下,先不說這些大V們是否有能力判斷機油增多的原因,即便是可以,他們肯定已經被“公關”過了。

至於更多的小媒體們,除了那本田的廣告費之外,其實絕大多數都不具備分析機油增多原因的實力,這種情況下,不發聲比集體失聲其實更負責任,否則什麼都沒搞清楚都亂說一通,你真的會相信嗎?


深入淺出新車君,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