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不能陷入“公地悲剧”

近年来,我市针对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大力兴建停车场、增设停车位,中央商场、福地广场地下停车场先后投入使用,路边施划停车位3000余个,有效改善了停车秩序。但面对快速攀升的机动车保有量,广大车主仍然觉得“一位难求”,经常绕行数圈而不可得,文明停车的成本颇高。

先进地区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对于公共设施来说,“公地悲剧”是泥淖窠臼。“公地悲剧”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说的是一项公共资源有许多拥有者,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所以,每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或侵占,造成资源枯竭。某种程度上看,我市公共停车位有陷入“公地悲剧”的隐患——因为免费,所以车主出行时不考虑停车成本,倾向于驾车出行;部分车行、商家长期侵占公共停车位,单纯依靠城管部门无法做到24小时监管;有的商家习惯将门前公共区域视为私有,阻挠泊位施划。这样的“悲剧”还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长椅、公园遛狗、垃圾桶使用、侵占广场、占道经营等等,不一而足。每个人的“理性”选择,配以公共产品无节制、开放式属性,导致集体失范,终酿大家一起吞下的“苦果”。

经济规律决定了单纯从供给侧入手无法避免“公地悲剧”,供需齐抓、建管并重才是不二法门,具体如何操作?答案是用好“市场之手”,利用价格杠杆,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引导机制,增强公共设施的排他性,限制无必要需求,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多元化供给。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停车云系统”,为公共停车位管理指明了方向:要以主城区为重点,加快建立分区域、分时长、分车型的梯次计费机制,引导车主降低私车出行的频次、时长,减少进入拥堵区;要引入市场化运营主体,推进政府所有权、企业经营权、车主使用权三权分置,解决“人人有份、人人无责”的现状,在公益性与商业性间找到平衡点,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实现时时有人在、事事有人管;要加快完善智慧停车平台,运用“互联网+”,让车主停行方便、支付快捷。

避免“公地悲剧”不等于减损公共服务,运用市场力量不等于变成“甩手掌柜”。作为党委政府,必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设施供给,确保供需总量和结构动态平衡,具体到公共停车位,应将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于停车场、停车位等公共设施建设,探索利用PPP模式,引导企业成为建设主体;应适应我市城区空间尺度、功能布局和人口流动变化,针对目前70%私车城区出行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现实,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和人行道体系,拓长度、增密度、添绿度,方便居民采用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应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探索发展互助免费拼车,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公共设施建管,既需要投入、更考验智慧,如何适应规律,避免陷入“公地悲剧”,实现多方共赢,需要我们做出更多探索。

(居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