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設施不能陷入“公地悲劇”

近年來,我市針對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大力興建停車場、增設停車位,中央商場、福地廣場地下停車場先後投入使用,路邊施劃停車位3000餘個,有效改善了停車秩序。但面對快速攀升的機動車保有量,廣大車主仍然覺得“一位難求”,經常繞行數圈而不可得,文明停車的成本頗高。

先進地區歷史實踐反覆證明,對於公共設施來說,“公地悲劇”是泥淖窠臼。“公地悲劇”本是一個經濟學概念,說的是一項公共資源有許多擁有者,每個人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利阻止其他人使用,所以,每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或侵佔,造成資源枯竭。某種程度上看,我市公共停車位有陷入“公地悲劇”的隱患——因為免費,所以車主出行時不考慮停車成本,傾向於駕車出行;部分車行、商家長期侵佔公共停車位,單純依靠城管部門無法做到24小時監管;有的商家習慣將門前公共區域視為私有,阻撓泊位施劃。這樣的“悲劇”還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長椅、公園遛狗、垃圾桶使用、侵佔廣場、佔道經營等等,不一而足。每個人的“理性”選擇,配以公共產品無節制、開放式屬性,導致集體失範,終釀大家一起吞下的“苦果”。

經濟規律決定了單純從供給側入手無法避免“公地悲劇”,供需齊抓、建管並重才是不二法門,具體如何操作?答案是用好“市場之手”,利用價格槓桿,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約束引導機制,增強公共設施的排他性,限制無必要需求,促進資源最大化利用、多元化供給。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設智慧停車雲系統”,為公共停車位管理指明瞭方向:要以主城區為重點,加快建立分區域、分時長、分車型的梯次計費機制,引導車主降低私車出行的頻次、時長,減少進入擁堵區;要引入市場化運營主體,推進政府所有權、企業經營權、車主使用權三權分置,解決“人人有份、人人無責”的現狀,在公益性與商業性間找到平衡點,在促進就業的同時實現時時有人在、事事有人管;要加快完善智慧停車平臺,運用“互聯網+”,讓車主停行方便、支付快捷。

避免“公地悲劇”不等於減損公共服務,運用市場力量不等於變成“甩手掌櫃”。作為黨委政府,必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公共設施供給,確保供需總量和結構動態平衡,具體到公共停車位,應將收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用於停車場、停車位等公共設施建設,探索利用PPP模式,引導企業成為建設主體;應適應我市城區空間尺度、功能佈局和人口流動變化,針對目前70%私車城區出行距離在3公里以內的現實,不斷完善公共交通和人行道體系,拓長度、增密度、添綠度,方便居民採用公交車、自行車、步行等方式出行;應結合文明城市建設,大力倡導綠色出行,在合法合規前提下,探索發展互助免費拼車,提高車輛使用效率。

公共設施建管,既需要投入、更考驗智慧,如何適應規律,避免陷入“公地悲劇”,實現多方共贏,需要我們做出更多探索。

(居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