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好人”齊國華

“陕西好人”齐国华

2018年元月,年過六旬的寶雞市民齊國華拿到了陝西省文明辦頒發的大紅紀念證書,其內容是他在“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光榮入選“陝西好人榜”。這是他繼2003年11月被評為全省菸草系統精神文明先進個人,2014年9月獲得寶雞市第三屆“銀獎孝子”,2015年12月獲得“渭濱好人”等殊榮之後,又一次受到的褒獎。

人們不會忘記,有關齊國華編寫印發的許多歌謠,經常參加公益活動,以及孝老幫困助人為樂的動人事蹟,經過省市主流媒體的廣泛宣傳,可算是報紙有文、電視有影、廣播有聲的人了。這次能夠榮登“陝西好人榜”,的確是名副其實和眾望所歸。如果把齊國華所寫的正能量作品和所做的獻愛心好事略加梳理,就會看出其“筆書大愛益人間”的導向和實效。同時,也彰顯了他作為“陝西好人”的三個特點,那就是心善、筆勤、腿快。

“陕西好人”齐国华

先說心善。齊國華出生於扶風縣午井鎮南坡村的貧苦農家,從小在父輩和老師的教導下,就受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啟蒙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在農村參加勞動,到部隊經受鍛鍊,以及從業供職於寶雞市菸草專賣局(公司)等單位的工作經歷,使他更加堅定了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牢固樹起了包括“友善”在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養成了學好向善、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和廉潔節儉等優良品德和作風。

而且,他深知百善孝為先,心善要踐行。於是,就首先以感恩之心給父母行孝。當得知父親因勞累過度而腰腿骨節疼痛難忍的情況後,就趕緊揹著父親去醫院診治。但醫生們認為這類老慢病很難完全治癒,只能靠推拿按摩來減輕病情。從此他就下決心業餘自學這門醫術,利用節假日回家給老人按摩揉搓,一直堅持了20多年到父親壽終。為了讓母親安度晚年,他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在市區的家中侍奉,親自給端飯、洗腳、剪趾甲。可是住了一些時間後,老人卻過不慣城裡的封閉式生活,覺得一天到晚沒事幹,除了看電視連個聊天說話的人都沒有。隨後老齊又按母親的意願,把她送回老家。

同時,他每次回老家看望母親時,還常年幫扶本村的五保戶老人和貧困家庭。為此,村幹部當面稱讚齊國華說:“你把咱村子的風氣也帶好了!”直到現在,村上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想到給老齊這熱心人打電話,請他幫忙撰寫新婚賀詞或逝者生平。他深切地感悟到,只要鄉親們需要,自己為這些事花點時間和功夫,也是追求人生價值的機遇和享受。

“陕西好人”齐国华

再說筆勤。齊國華好學肯鑽愛寫,在全省菸草系統也是出了名的,在寶雞市也是一位數得上的文化名人。他幾十年來,在新聞單位刊發各類稿件1300餘篇,多次被《寶雞日報》等媒體評為優秀通訊員,有“通訊報道的多面手”之美譽。同時,還被省菸草學會評為宣傳報道工作先進個人。

可是,面對已有成績,他並沒有滿足和歇筆,而是想著怎樣運用民謠這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更好地唱響主旋律,弘揚真善美。特別是退休後加入寶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以來,他在這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通過觀察社會現象,捕捉鮮活主題,反覆推敲琢磨,一篇篇通俗易懂、順口好記的歌謠,在他的筆下應運而生,社會反響很好。

比如說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客之一,他就及時編寫出《勸孝歌》,著重講孝敬父母是人的本能和天經地義的大事,而忤逆不孝則會帶來不良後果。後來感到要盡孝光勸不行,還應該讓人知道怎麼去做,隨後就結合自身體驗,從具體小事說起,改編成《行孝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當看到一些人因賭博、吸毒導致家破人亡的事情時有發生,又很快搞出《戒賭歌》和《棄毒歌》。

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提高的情況下,鋪張浪費和奢靡之風的行為,根本不知道“盤中餐”的“粒粒皆辛苦”。於是就趕寫出《惜糧歌》,激勵大家參與到光盤行動中來,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針對旅遊觀光中的不文明現象,他又編寫了《文明遊園歌》和《道德十戒歌》,動員人們以提高自身文明素質,來支撐文明城市的創建。

在宣傳正面形象方面,還編有《園丁贊》和《好媳婦》等。他所居住的開發區社區在開展減災防災工作中,需要一份宣傳資料,他為配合此項活動也很快拿出了《減災防災歌》,收到了良好效果。

後說腿快。齊國華煞費苦心創作的不少歌謠,在新聞媒體刊發的篇幅畢竟有限,有的只是選登其中的部分內容,不能給人留下完整的印象。為了使這些作品廣為傳播,他就自掏腰包全部打印出來,然後自費乘車跑到本市及周邊市縣的旅遊景點和城鄉廟會去,現場給人們免費散發。

要知道老齊為此付出的艱幸和汗水,這裡不妨把他已經跑過的地方羅列於後。

其中他的家鄉扶風縣有法門寺、高望寺、能仁寺、大明寺、賢山寺、新店良馬寺和城隍古廟、午井鎮西街廟、九家廟、大官村毛家廟、太白鄉青龍廟;與扶風縣相鄰的眉縣有城隍廟、湯峪鎮太白廟、二郎廟、關帝廟、青牛洞、十三宮和鍾呂坪道觀,橫渠鎮柏林觀,槐芽鎮石佛廟;市區內有金臺區金臺觀、長壽山道觀,渭濱區天台山、彌陀院、姜城廟,陳倉區虢鎮鐵牛廟,距市區較近的鳳翔縣靈山。外地市有扶風縣東邊的咸陽市武功縣遊風鎮,北邊的乾縣城隍廟,與鳳縣接壤的漢中市留壩縣張良廟,寶雞西鄰天水市玉泉觀。去得最遠的地方,是廣西南寧市青秀山觀音寺。

據不完全統計,他的足跡所到之處,共印發了8開大張歌謠20多萬份,支付資料費和路費約15萬多元。去的次數最多的金臺觀,先後發出3萬多份。那裡的工作人員感慨地說:“齊老師的善行在這兒引起了轟動,他不光為群眾贈發宣傳品,還在觀裡幫忙做事,給遊客解疑釋惑,簡直成了人們心中的高人了。”一位從東北來寶雞旅遊的人也讚許道:“新時代很需要這麼有覺悟的文化人。”從以上這些遠近不等的地點和獲得的實際效果中,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齊國華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向全社會所奉獻的大愛。像他這樣的“陝西好人”,確實是太好了! (作者系《寶雞日報》原副總編)

“陕西好人”齐国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