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美国金属行业巨富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一句名言:“带着着巨额财产死去,这是一种耻辱。”安德鲁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将全部个人财产奉献给美国公益行业。最近几年,许多美国富翁纷纷效仿安德鲁·卡内基,将全部家当捐献给社会。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相比于美国,我国富翁群体的募捐行为值得我们反思。

其实,在满清时期,举国闻名的大富翁胡雪岩就是“中式募捐”的代表人物。一生跌宕起伏,最终一贫如洗,现众多产业中仅有胡庆余堂留存于世,他甚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胡雪岩是如何凭借募捐行为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

当时,朝廷指派左宗棠西征,但是,紧张的国库无法负担巨额军费,国库拨付的粮饷根本无法填补军费的缺口,这使左宗棠十分头痛。恰巧,当时满清对外贸易形势良好,左宗棠从中找到一条填补军费缺口的良策: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其一,把满清海关的税收款当作抵押物向外国借贷,此举,虽然大幅缓和了左宗棠军的经费紧张问题,却对使后来的中国欠下大量外债。

其二,随着对外贸易逐步深入,金融行业在满清迅速崛起,一大批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外国金融机构与外国富商涌入中国,左宗棠借此机会向外国人借取了大量资金缓解燃眉之急。

那么,为什么左宗棠不考虑在国内借款解决问题,反而去其他国家借外债呢?

实际上,左宗棠始终未停止过向国内借军费,可始终无法填补军费的不足,无奈之下,左宗棠只能考虑饮鸩止渴向国外寻求帮助。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1878年,左宗棠为第五次西征向全国借款,胡雪岩此时介入,打算模仿外国金融行业的模式,尝试规定五千两白银为一股,在中国商人圈中募款三百五十万两。可惜,最终却只募集到预想资金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不得不在汇丰银行贷款。

当时的满清商人有多消极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英国领事1881年对此事件的报告: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个国土辽阔资源丰饶的国家,居然只能跟外国人借额度很小的贷款,而且,倘若不是他们肯承受非常高的利率,甚至,连小额度的贷款也借不到。我们必须明白,中国人对统治阶层非常质疑,所以,虽然这个国家的金融大亨、商人富豪们并不缺乏金钱,但是,他们宁愿让钱持有在自己手里,或将资金投向其他行业,只赚取国债不到一半的利益,也不想把钱借给国家,因为,满清政府随时都可以以各种理由拒绝偿还贷款。”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由此可见,虽然满清政府加大力度向本国富商贷款,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借款一千多两,但是,由于满清政府的信用日益下降,始终无法填补军费的空子,所以,最终不惜支付大量利息也要从外国金融借款。

在这种情形下,与外商有密切合作关系的胡雪岩自然成为左宗棠心目中开展融资的最佳人选。胡雪岩的确不负众望,不同于信用极低的满清政府,与外国人来往密切的胡雪岩深受外国商人信任,由胡雪岩来做中间人左宗棠终于借来大笔军费。

作为中间商,胡雪岩自然能在借贷中赚取利润。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1877年,胡雪岩谎报利息,将原本外国人定下的利息提高五个百分点,最终,引来衙门彻查,并最终受到追究。以现代的商业眼光来看,胡雪岩以中间商身份赚取差价的行为本属正常,但在形势不甚明朗的满清,借款又事关军费大事,胡雪岩的举动难免会使他背负骂名。

在与满清政府合作期间,胡雪岩用在借贷中赚取的差价开设了票号,扩展了遍布满清沿海地区的商圈。胡雪岩涉足的行业包括典当、轻工业、医疗等,事业蒸蒸日上,没过多久,就已成为当时中国罕见的巨富之一。

胡雪岩其实十分注重慈善事业,“官商结合”的特质也使他收获了政治效应。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中国企业家效仿胡雪岩的行为,有市场精神,同时,懂得整合政府资源。并且,赚得盆满钵满的胡雪岩对左宗棠的部队十分慷慨,捐赠数目令人叹为观止。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清光绪四年,55岁的胡雪岩成立“胡庆余堂”药号,正式营业。清光绪五年,胡庆余堂资本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但于清光绪八年,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

清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再下谕旨,将胡雪岩革职,并且,让左宗棠追剿胡雪岩欠款。

这年,左宗棠上表朝廷时说:“胡雪岩捐献的款项,包括军费、粮草、衣物以及人工费在内,粗略估计在二十万两白银左右,其中,胡雪岩在陕、甘两地捐赠的赈灾款最多。此外,胡雪岩每年都会向陕甘两地军营捐赠大量成品膏药丹丸或优质药材,西北地区稀缺的药材胡雪岩每次都按时送到军营,久而久之捐献的数额已成巨款... ...”

国家危难之时,这个人出钱出力捐献巨款,晚年却被抄家郁郁而终了

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岩在大清搜刮完自己的所有财产后,他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了。

『《胡雪岩传奇:红顶商人》、《胡雪岩如何发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