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人認為白起才是戰神,真的沒有人能打敗白起嗎?

嶽小道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就“兵家”來說,前有姜尚、孫武、吳起、司馬穰苴、孫臏,同時代樂毅、廉頗、李牧、田單,後有王翦、韓信、周亞夫、衛青、霍去病、周瑜、李靖等等……,要真說白起曠古爍今無人能敵,沒比過,沒有說服力!

在同時代白起確實沒有敗績,並且是殲滅戰和殲敵最多的將領,在冷兵器時代,平生殲敵160萬人,戰功彪炳!歷來也是“武廟十哲”之一,可惜!宋·趙匡胤不顧客觀因素汙其“殺俘”,完全沒有想過,四十萬飢寒交迫的趙國精銳的吃飯和安置問題,那是生產力和交通極不發達的戰國時代,哪怕是到了今天,四十萬難民也會讓任何國家頭痛!想想死在海灘上的利比亞小男孩!富宋也沒能力在大戰年餘,滿足四十萬敵軍降兵的肚子!

軍事這種東西,吃天賦,想想自古以來,為將者有不讀兵書的嗎?前有《孫子兵法》、《司馬法》、《太公兵法》、《吳子兵法》等等,真的靠讀兵法成為戰神,舉世無敵,有多少?白起的天賦是“武廟十哲”,也只能按唐代在“武廟”設置的各位評估,至少到宋代,“武廟”當中就只有“十人”與白起並列!

中間:武成王——姜尚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唐·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直到趙匡胤把“殺俘”的帽子扣在白起頭上,才遷出“十哲”,換句話說,除了武成王和“十哲”其餘九人,在漢、兩晉、南北朝、唐、五代十國、宋初這千年間“白起”是難逢敵手的軍事家!


譚小龍29


白起被稱為戰神,不過分。

一生戰役,從無敗績,非常光芒的歷史。

主要是他的軍事思想突出,認識非常深刻,打仗的目標首先應該是人,而不是所謂的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要把敵人消滅了,城池與土地自然就得手。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這句話放在白起身上實在貼切不過。

野戰是他的拿手主場,如何迫使防禦的敵方跳到自已的碗裡來,這就是白起的本事。

攻其所必救,一擊掏心拳就能讓堅壁清野的敵軍沉不住氣,稍微使點手段就能讓敵方守將產生誤判。

戰略格局明確,戰術手段犀利。

這樣的白起不僅被位列戰國四名將,而且被稱為戰神,實在不為過。


鴻哥iouyh福小鋪


白起確實是戰神,就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確實沒人能打敗他!他打仗善於運用先誘敵深入,再圍殲的策略,不是一味的攻城略地,而是把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做為首要目標。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白起的英勇事蹟。白起,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秦國的明將。白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一生戎馬做戰三十餘年。打過許多出名的戰役,攻陷城池七十餘座,殲滅敵人近百萬,一生沒有敗跡,為秦國的擴張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封為武安君。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而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公元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闕大敗韓魏聯軍,殲敵二十四萬,白起一戰成名。

公元前279年,白起攻佔楚國首都郢都,被封武安君,名震天下。

公元前261年,長平之戰爆發,戰爭初期,廉頗以防為主,倒是撐了一段時間。後來趙國用趙括換下了廉頗,李牧又在北面抗擊匈奴,趙國就真的沒希望了。最後趙國大敗,白起坑殺了趙軍四十萬。這是人們提起白起第一想到的事情,也是他生平最大的汙點。

公元前257年,白起因裝病抗命,被秦昭襄王賜死在杜郵。臨死,白起也對自己坑殺四十萬趙軍做了深刻懺悔。


fly33467


提起白起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發生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市)的那場空前慘烈的大戰,這場戰役秦趙雙方投入兵力上百萬,在丹河河谷展開了浴血搏殺。最終這場戰役以趙軍四十萬萬人被坑殺而告終,這場戰役也奠定了戰國第一名將的光輝。這場戰爭雖然在白起的指揮下大獲全勝,但究其根本卻是秦國雄厚的國力和精銳的軍隊,論國力秦國“富厚輕諸侯”,論戰略地理環境“被山代河,四塞以為固”。而這些戰場外的東西正是決定了長平之戰勝負的關鍵,即便如此長平之戰秦軍“雖破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面對只好紙上談兵的趙括白起居然也把自己一半的兵力賠了進去,最後只好用“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的藉口全部坑殺。

白起雖然號稱平生未嘗一敗,雖然是句實話但卻有貪天功據為己有的嫌疑。眾所周知秦軍在商鞅變法後就戰無不勝,因為獎勵軍功為這支軍隊提供了有效的激勵手段,參軍的人立下軍功不僅會取得爵位還會得到田地房產的經濟利益。在那個沒有科舉制度的年代裡打仗是秦人唯一的出人頭地獲取功名利祿的方法,這就使秦人對戰爭有一種狂熱的亢奮心理。史書中記載白起指揮的戰爭斬首數級累計高達百萬,顯然是一種注水的行為,因為他們會將交戰區域內所有的死亡人數上報軍功。韓非子中記載,他們甚至會將已方傷兵的頭顱斬下冒充軍功,更不要提有多少無辜平民被他們殺害,作為獲取軍功的憑證。

如果說白起那個年代有一個能勝過他的人的話,那就非樂毅莫屬了,論指揮藝術的樂毅遠在白起之上,樂毅作為燕國的上將“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一個將軍統領自己國家的軍隊尚且無法如臂使指,況且還有指揮別國的軍隊,而且還是五個各自心懷鬼胎的軍隊。這場戰爭怎麼看都不可能贏,但結局卻是出人意料“戰與濟西,齊師大敗”如此看來樂毅的指揮藝術堪稱戰國第一。而樂毅對待投降者的態度,也遠非白起所能夠比擬。相對與白起人屠的做法,樂毅對待齊人是“禁止侵略,寬其賦斂,除其暴令”,頗有上古仁義之師的風範。


歷史子午線


白起的封神也不僅僅只是個人能力的體現,與秦國的國策以及強大的國力也是分不開的,當然白起的個人能力也是十分強悍值得肯定得,那麼說在戰國時期也同樣有過很多優秀強悍的將領,為什麼就白起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秦國的強大國力是白起封神的最大保障,打仗說白了打的就是資源,打的就是國力,沒有一個完善的後勤系統保障,沒有一個強大的後盾支持,即便是巧婦,也是難為無米之炊的,而秦人的悍勇,秦國的耕戰的最高國策,秦軍的流水式武器裝備生產作坊,都極大的增強了秦軍無敵於天下的戰鬥力,所以說率領這樣一隻軍隊的本身,就是起到了莫大的助力,如虎添翼。

另外白起的個人軍事天賦,與戰場變化的把控也是十分重要的,畢竟一隻猛虎率領同樣的虎狼之師,才能發揮出他最大的實力,當然秦國君主的支持信任,使得他在戰場上很少有束縛和顧慮也是他百戰百勝的一重保障(當然將在外,君主的束縛不可能就一點沒有,長平之戰其實還是受到君主幹預了)

所以說,白起封神也不僅限於他個人的實力,同樣秦國對他的助力也是十分巨大的,畢竟如果把白起放到他國,他就不一定有今天的成就了,就如同趙國的李牧,他的個人能力即便說不如白起,但我覺得也相差無幾。


Y一花一世界YB


不僅僅是現在的人認為白起是戰神,以前的人也認為白起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將軍。另外,白起還有別的響噹噹的稱號,殺神以及人屠。聽名字就知道他手底下沾滿了鮮血。

白起不但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可是,一位出色的將軍所需要的並不是英勇,而是要有敏感的戰爭嗅覺以及深厚的用兵之道。



白起出色的能力讓他很快就受到魏冉的重用,崛起與行伍之間。可以說白起一生征戰沙場,殲滅六國軍隊一百三十多萬,是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

不過,一個出色的將領也並不是自己發展而成的,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的秦國經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惠王任用張儀擊破合縱,我想秦國也沒有如此資本任由白起如此連年征戰不休,成就戰神之名。

如果要說有沒有能夠打敗白起的話,我覺得有一個機會趙國沒有抓住,那就是長平之戰。



我們都知道,在秦國攻打趙國的時候,打的異常的艱難。當時趙國是一個僅次於秦國的強國,而國內也有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老將軍。廉頗以防守著稱,如果當時趙國君王沒有聽信流言換下廉頗而派上趙括,我想就算是白起也不能夠輕易的攻破趙國,甚至坑殺四十萬趙軍將士。因為按照當時秦國的國力,它也承受不了長久的拖延戰機。

在另一個層面來看,歷史並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容不得我們去假設。既然事實已成,歷史便是如此將戰神的名號賜予給了白起。


妙齡老翁


長平之戰沒有完整史料記載,司馬遷所寫長平之戰為推測+採風後整理出來,這種可能性很大。

《戰國策》也不過是通過秦王之口,說趙軍損失7到8成,那麼司馬遷很可能按照趙國60萬軍隊,取7.5成,得出45萬這個數據。然而這45萬是否全部趙軍,戰國策沒有答案。但是根據白起所述,其中一半左右應是韓國上黨軍民。

再扣除王齕消滅廉頗趙軍近半,趙括趙軍不過10幾萬,王齕白起聯軍數倍於趙軍,居然損失過半秦軍,這樣的白起能稱戰神,那麼趙括就稱得上戰聖了!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白起是偉大的軍事統帥,有人說是秦朝的制度使白起強大,你要明白白起就是從最低級的軍官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一代名將,這是因為秦之軍事制度造成的嗎?太幼稚了。是,沒有白起白起,秦國也能統一六國(畢竟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國力已經遠超六國)但是沒有白起,最起碼秦國統一還得推遲一代到兩代王。白起有出色的統帥能力,打殲滅戰更是一絕。最出名可能就是長平之戰了。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態勢,充分利用己方的優勢。普遍都認為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能讓列國膽寒的會是普通人嗎?





手機用戶66706151302


人屠的名號不是浪得虛名的。前期的屠殺政策使得後期的戰鬥好打多了。對面看到白起的旗幟豎起來心就涼了一半,還剩下的一半就是想著怎麼能逃掉不至於被俘虜被坑殺。這樣當然無往不利。曹劌論戰時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雙方一見面都士氣高漲,人屠的旗杆一立起來,對面就衰了,人屠一聲殺,對面就竭了。而且越往後打,六國的主力大多受損了,哪有那麼多兵力補充,根本攔不住人屠。


百家太史令


戰國四大名將是沒有排名的,長平之戰的勝利並不代表白起強於廉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