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丘吉爾為什麼要對維希政府海軍痛下殺手?

綠帽子畢業


丘吉爾是冷酷的現實主義者。他曾極力主張與蘇聯結盟遏制希特勒,可惜當時的英國是綏靖主義者把持政權,他是極端少數。隨後當法國在納粹德國的“閃擊”下迅速垮掉、敗局已定時,臨危受命的他又斷然拒絕了派飛機前往法國拯救危局,事後證明正是那一千名英國飛行員穩住了搖搖欲墜的英國本土,當時英國的危險在他那次著名的演說中表現得清清楚楚。有了這些案例,他命令襲擊法國維希政權就不難理解了:英國已經丟掉了陸上優勢,空中也岌岌可危,決不能再丟掉海上優勢,而當時德國本已不弱的海軍如果加上維希法國的海軍,就完全可能把英國人困在本土孤島之上。當時丘吉爾發動了兩次有決定意義的攻擊,都是在海上:一次是攻擊土倫港等地的法國海軍,在很多皮白心紅的法國海軍官兵的暗中幫忙下幾乎消滅了它,從而斷了希特勒把德法兩國海軍整合起來的機會;另一次是著名的“塔蘭託之夜”,英國重創了意大利海軍,基本保證了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的海上安全,並對入侵北非的德意聯軍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包圍。丘吉爾對意大利的攻擊和他日後提出攻擊歐洲柔軟的下腹部如出一轍,這裡面儘管有讓希特勒和斯大林鬥個兩敗俱傷的考慮,但地中海關係大英帝國運輸線卻是確定無疑的。土倫港就在地中海岸,維希法國海軍即使就駐泊土倫港的部分而言也一點兒不亞於意大利海軍。


扎西平措lntl


因為法國海軍是有實力的,要是投降了德國,德國海軍得到了加強,英國海軍就很難打壓德國海軍了。

法國的新銳戰列艦黎塞留級和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級對皇家海軍還是有威脅的









百花爭豔只為你


二戰初期,英法兩國是盟友,英國曾派出數十萬陸軍,在歐洲大陸抵抗德軍的進攻,但憑藉空中掩護髮動裝甲集群閃電戰的德軍,迅速突破了法軍苦心經營的防線,還未兵臨巴黎,法國政府就宣佈投降了。

貝當元帥等人選擇和德國合作,在法國南部成立了維希政府,逃到英國的戴高樂等人則組建了自由法國政府,高舉愛國的旗幟,在海外繼續抵抗德國。


但英國對這兩個政府都沒什麼信任感,甚至解除了撤到英國的法國軍隊武裝,把他們嚴加看管起來,不僅對維希法國不信任,而且充滿了敵對情緒。

儘管維希政府宣佈中立,但實際上和德國保持合作,是德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希特勒在與法國的停戰協定中曾指明,法國海軍只能保護法國殖民地和維希政府所控制領土的利益,沒事的時候必須在指定港口集中。

但丘吉爾卻擔心德國會奪取法國保存完整的艦隊,畢竟當時法國艦隊還非常強大,總體排名世界第四位,實力接近英國的一半。

倘若德國獲得了這支法軍艦隊,毫無疑問,將會對英國產生重大威脅,甚至不排除德國利用法軍艦隊,橫渡英吉利海峽,對英國本土發動登陸作戰。

由於法國拒絕交出保存完整的艦隊,所以寢食難安的丘吉爾才下定決心,既然不能擁有它們,那就乾脆全部消滅掉,先發制人幹掉這支事實上已對英國產生嚴重威脅的法國艦隊。

1940年7月3日,英國皇家海軍“H艦隊”在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將法國艦隊圍堵在軍港內,開始執行“弩炮”行動,出動戰列艦、戰列巡洋艦、輕重型巡洋艦等主力水面艦艇,對法國海軍發動突然襲擊,雙方在北非的奧蘭和米爾斯克比爾軍港等地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由於英軍艦隊有備而來,實力又強於法國艦隊,所以法國海軍損失慘重,包括布列塔尼號等3艘戰列艦在內的一大批艦艇被毀,1297名法國水兵被打死,341人受傷,憤怒的維希政府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係,並襲擊了英國在直布羅陀的海軍基地,兩國海軍從此進入戰爭狀態。

最終,為了不讓英國獲得戰列艦等主力艦艇,法國海軍把100餘艘艦艇自沉到土倫港海底,用自我毀滅捍衛了法國海軍的榮譽。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原因很簡單,法國投降後,原法國海軍的去向問題就是英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此時法國海軍實力位列全球第四歐洲第二,一旦與德意海軍合流,那麼英國賴以生存的海權就將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儘管法國海軍司令達爾朗上將承諾法國海軍不會為德國人所用,但是英國人顯然不會將國家的生死存亡寄託在達爾朗的幾句承諾上,所以將法國海軍中立化(交給中立國如美國監管)或無力化(解除法國海軍武裝)就成為英國人的必然選擇。



此時的法國海軍擁有兩艘即將完工的大型快速戰列艦(黎塞留號和讓巴爾號),兩艘小型快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和斯特拉斯堡號),五艘老式戰列艦(孤拔號,巴黎號,普羅旺斯號,布列塔尼號,洛林號),老式航空母艦一艘(貝亞恩號),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1艘以及大批驅逐艦和潛艇等其他艦艇,可謂洋洋大觀,一旦為軸心國所用,英國的海權尤其是在地中海的制海權岌岌可危,所以英國對將法國艦隊無力化是勢在必得的。



實際上,法國投降前,法國海軍多半已經離開了本土前往英國或法國殖民地港口,在大多數地方,解除法國艦隊武裝的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比如在法國潰敗時,大西洋沿岸的法國艦艇很多撤往英國(包括老式戰列艦孤拔號,巴黎號),這些艦艇在法國投降後被英國徵收,並很快被移交給戴高樂的自由法國海軍,駐紮東地中海的法國分艦隊則在亞歷山大港和平的解除了武裝(包括舊戰列艦洛林號等,後來也被移交給自由法國海軍),而運送黃金前往美洲的貝亞恩號分遣隊則在美國監視下在法屬馬提尼克解除武裝。



只有在阿爾及利亞米爾斯克比爾港,英法海軍發生了嚴重的流血衝突,可以稱得上是痛下殺手,當時英國海軍H艦隊向駐米爾斯克比爾的法國海軍主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法國海軍艦隊加入英國艦隊繼續戰鬥(加入自由法國繼續戰鬥),或無力化(開往英國港口解除武裝並遣返船員),或中立化(開往法屬美洲殖民地,在美國監督下解除武裝)。英國人的條件遭到了法國艦隊的斷然拒絕,法國艦隊司令讓蘇爾只願意以個人名義承諾如果其他國家試圖奪取艦艇的話法國艦隊將駛往美洲,如果英國人試圖使用武力,則法國艦隊將以武力回擊。於是在談判未果而土倫和奧蘭法國艦隊即將增援的情況下,英國海軍當即向法國艦隊開火,最終法國老式戰列艦布列塔尼號沉沒,快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和老式戰列艦普羅旺斯號及4艘驅逐艦重創,只有斯特拉斯堡號戰列艦為首的少數艦艇逃出生天,法軍死亡1297人,約350人受傷,而英國人只損失六架飛機,2人陣亡,即達到了解除法國海軍威脅的目的。

米爾斯克比爾的法國艦隊


DDG的老船塢


土倫自沉是盟軍北非登陸,德軍試圖奪取土倫法國艦隊時發生的謝謝,順便,英國奪取英國本土法艦之後轉手就移交給戴高樂了,扣留在亞歷山大港的法國艦隊在1943年地中海打通之後也移交給了自由法國海軍,即使米爾斯克比爾的法國艦隊,英國也給過加入自由法國海軍或開往法屬馬提尼克由中立國美國監管的選項


喵124436879


丘吉爾的最大目的便是防止維希政府海軍徹底倒向德國陣營,成為進攻英國的先鋒軍。

當時法國戰敗,維希政府組建,繼承了原來法國的軍事力量。所以丘吉爾害怕維希政府海軍被希特勒政府利用來進攻英國本土,丘吉爾不敢賭,也不能賭,所以才一定要毀掉維希政府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