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後,哭著跑到房間就要自殺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不到區區15年,就分崩離析。秦朝雖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郡縣制朝代,但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大統一朝代。很多人惋惜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如果及早立長子扶蘇為太子,繼位為秦二世的話,秦朝或許就不會忽亡了。然而,通過史記的記載,就算扶蘇能順利繼位,恐怕也很難能挽回秦朝的滅亡。

《史記》記載: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後,哭著跑到房間就要自殺

秦速亡可以避免嗎

秦亡起於內因

秦朝的速亡,與秦朝的制度有很大的關係,並不是一代帝王輕易就能挽回的,秦以郡縣制替代分封制,並採用嚴苛的法家思想來治理國家。秦始皇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直道、秦陵、阿房宮等等,單單修建秦嶺就耗費人工幾十萬之眾,在經過長期的統一戰爭,民生凋敝的情況下,急需休養生息的秦王朝,並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

《史記》記載: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後,哭著跑到房間就要自殺

秦臣集體失聲是秦亡原因之一

此外,由於秦朝採用的是法家治國,這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統一之後,就需要施加仁政,採用儒家的治國方略,然而秦始皇並沒有改變這種治國思想,這就導致了大臣在秦始皇末期和秦二世在位期間的集體失聲。最為典型的失聲事件就是秦二世時期趙高的“指鹿為馬”。少了臣下的匡正,秦王朝自然江河日下。

《史記》記載: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後,哭著跑到房間就要自殺

趙高假傳聖旨賜死扶蘇

扶蘇無力挽狂瀾之能

若扶蘇能順利繼位,能否挽回秦朝滅亡的趨勢呢?以《史記》對扶蘇的記載來看,很難。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公子扶蘇在收到趙高胡亥傳過來的假詔書,要求扶蘇自盡時,扶蘇的反應完全是一副失態的模樣,毫無反抗之力:扶蘇收到秦始皇的詔書後,哭泣著跑到屋內,就要自殺(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這時蒙恬將軍過來阻止說道,皇帝並沒有立太子,派你與30萬將士戍邊,這是多麼大的重任啊,今天來一個使者你就自殺,怎麼知道這其中沒有假?還是請示查明真假再死不遲。然而,扶蘇並沒有聽進去蒙恬的話,還是在使者的催促下自殺了,蒙恬不肯死,被使者關了起來。

《史記》記載: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後,哭著跑到房間就要自殺

蒙恬不就死,扶蘇引頸自殺

​從《史記》上述的記載來看,扶蘇尚不如蒙恬將軍頭腦清醒,輕易地就被騙自殺,實在沒有能力挽狂瀾的帝王之相。

《史記-李斯列傳》:“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於上郡。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 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繫於陽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