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奇葩阿尔巴尼亚,从古到今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阿尔巴尼亚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其实阿尔巴尼亚真的是个极其独特的国家,不光是咱们中国人熟悉的上世纪60、70世代比较特殊,而是在欧洲的历史和现实里始终非常特殊,特立独行,而反过来,这些特质恐怕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在近代的一些选择了。


阿尔巴尼亚独特在何处?

要说阿尔巴尼亚人的独特之处,恐怕不能不了解一下阿尔巴尼亚这个民族的历史。从下面这张阿尔巴尼亚地图大家可以看出来,其实阿尔巴尼亚是位于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希腊之间的一个国家。但虽然在这几个在历史上都比阿尔巴尼亚强大许多的国家之间,但阿尔巴尼亚的民族属性却和他们都不一样。

欧洲奇葩阿尔巴尼亚,从古到今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阿尔巴尼亚人在欧洲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叫伊利里亚人,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活跃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地区了。他们在早期曾经和希腊各城邦并驾齐驱,伊利里亚女王特塔甚至曾经在地中海和罗马帝国争雄,但也因此招致了罗马帝国的持续报复,最终在公元前27年被罗马灭国。但伊利里亚人的独特之处也在此时体现了出来,即他们虽然被罗马吞并,却并没有完全罗马化,而且仍然保持了自己一定的民族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伊利里亚人后来演变成了阿尔巴尼亚人。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阿尔巴尼亚正好位于东西罗马的分界线上,其北部归属了西罗马,南部则归属了东罗马。后来在欧洲民族大迁移浪潮中,西罗马帝国崩溃,同时有许多斯拉夫人从东欧大草原迁徙到了巴尔干半岛地区,这使得阿尔巴尼亚人在当地更显得孤立。但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没法同化阿尔巴尼亚人,斯拉夫人自然更做不到。在中世纪阿尔巴尼亚曾建立独立的王国,也曾先后臣服于保加利亚、威尼斯和塞尔维亚,但这个小民族的独特属性却始终得到了保持。

欧洲奇葩阿尔巴尼亚,从古到今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公元13世纪到14世纪的阿尔巴尼亚王国

这之后阿尔巴尼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即奥斯曼征服。公元15世纪到16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在巴尔干地区占领了大量领土,其中就包括阿尔巴尼亚。但和其它多数被奥斯曼占领的民族不同的是,原本和其它欧洲民族一样信仰基督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在被奥斯曼吞并之后却逐渐皈依了伊斯兰教。

但如果了解了之前阿尔巴尼亚的生存环境,其实他们的这种选择也不难理解。因为阿尔巴尼亚长期生存在斯拉夫人和希腊人的包围之中,维持其独特民族身份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转投伊斯兰教则可以给其民族加上一道天然的防火墙,使其更加难以被周边信仰基督教的民族同化。而且在皈依伊斯兰教之后,还使阿尔巴尼亚在南欧各个民族里得到了土耳其人更多的信任,因此也为其赢得了相对于其它南欧民族明显更高的地位,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翻身压制住周边斯拉夫民族。而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都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比如在19世纪,一名阿尔巴尼亚人曾经做到了埃及总督的位子。

20世纪的阿尔巴尼亚

所以本来阿尔巴尼亚是没想过从奥斯曼帝国独立的。但阿尔巴尼亚怎么想其实真的没那么重要,因为它真的只是一个小国。在19世纪末,位于巴尔干地区的其它几个大民族,即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民族独立运动勃发,先后获得独立。而且他们独立之后,还组成了联军,与奥斯曼帝国作战,希望将其逐出巴尔干地区。在1912年,巴尔干联军击败了奥斯曼,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地区。

但这时,在奥斯曼时期一直对独立没有兴趣的阿尔巴尼亚人突然就要独立了,他们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在1912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但塞尔维亚好不容易才通过流血牺牲从奥斯曼手里抢来了阿尔巴尼亚,当然也不会轻易接受,所以阿尔巴尼亚为了独立,后来也做出一定让步,同意有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居住的科索沃和马其顿西北部仍然归塞尔维亚所有,以此换得了其主体的独立。

欧洲奇葩阿尔巴尼亚,从古到今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二战时期的阿尔巴尼亚,当时德国人划定的边界也为1990年代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所以从这个行动来看,阿尔巴尼亚人对周边的斯拉夫民族警惕性非常高,极其害怕自己被其吞并,进而使自己的民族被其同化。就这样到了二战时期,意大利、希腊和德国在战时都先后派兵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一部,最终意大利投降之后,阿尔巴尼亚全境被德军占领。在德军占领期间,还把当时同样被其占领的塞尔维亚科索沃并入了阿尔巴尼亚,这其实也为后来的科索沃危机埋下了伏笔。

但德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也一直并不牢固,阿尔巴尼亚境内也一直存在不同派别的抵抗游击队。1944年,德军在其它战场形势吃紧,在阿尔巴尼亚又不断受到游击队的骚扰攻击,因此最终撤出了阿尔巴尼亚,霍查和谢胡领导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游击队最终解放了其全国,成为了执政党。因为阿尔巴尼亚和东欧其它国家不同,不是由苏联红军解放的,而是自己通过斗争使德国撤军,所以其政权的独立性要远远高于其它东欧国家,而虽然二战后阿尔巴尼亚在其境内全面禁止了伊斯兰教,但阿尔巴尼亚与其它苏东集团的国家差异仍然比较大。

欧洲奇葩阿尔巴尼亚,从古到今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二战后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

所以后来阿尔巴尼亚在1960到1970年代的选择其实也并不意外了,除了当时具体的政治形势之外,恐怕也还是跟阿尔巴尼亚对斯拉夫人本能的抗拒有一些关系。无论是南斯拉夫还是苏联,阿尔巴尼亚都不愿意与他们走得太近,因为一旦落入他们手中,阿尔巴尼亚这个民族就存在被其融合同化的风险,但和欧洲以外的国家结盟则不存在这个风险。后来的历史大家也都知道了,而最后他们完全变成孤家寡人其实也是对外部戒心极重这种心态发展到极致的必然结果了。

剧变之后

但还是刚才说过的,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小民族,在面对大时代的变化时,很多时候他们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所以最终在苏东剧变的浪潮中,阿尔巴尼亚也在1991年发生剧变。但剧变之后的阿尔巴尼亚却进一步陷入混乱之中,整个国家出现了大量传销式的庞式骗局组织,这些组织拉人交会费入会,之后再通过会员拉新人,新人的会费给老人分红。而这种行动竟然得到了剧变之后的新政府的支持。

欧洲奇葩阿尔巴尼亚,从古到今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1997年阿尔巴尼亚暴乱时的街景

当时整个阿尔巴尼亚都陷入了这种疯狂之中,几乎所有人都投身其中,到1997年庞氏骗局破灭,大量银行破产,其全国金融体系崩溃,只有300万人的阿尔巴尼亚总共损失了12亿美元,平均每人损失400美元,这对本身就比较贫穷的阿尔巴尼亚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结果阿尔巴尼亚多地发生武装叛乱,甚至在后期演变成了内战。最后联合国因为害怕阿尔巴尼亚内战蔓延出其国境,在欧洲造成难民潮,所以在法国、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地利、丹麦等八国组织了7000人的联军开进阿尔巴尼亚,才最终终结了其内战。这场内战总共造成了2000到3800名阿尔巴尼亚人死亡。同时在内战混乱期间,大量军队的武器流入民间,许多进入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地区,成为了“科索沃解放军”的武器,这也间接促成了后来的科索沃危机。


1997年之后,阿尔巴尼亚经济开始重建,并有了一定发展。但目前该国的人均GDP仍然只有5200美元,在世界排名100以后,在欧洲排名倒数第三。尽管它在2009年加入了北约,但因为其经济过于落后,加之其主体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想要加入对经济有真正促进作用的欧盟,恐怕还是非常遥远的目标了,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阿尔巴尼亚经济落后的局面恐怕也很难有什么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