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摘要:滴滴清退后,谁能解打车难?新旧出租不行,还得靠顺风车!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不合规大清退

清退后打车难将重现?

随着网约车清退大限的日渐临近,全国3000多万全兼职的网约车主和司机们,将有绝大部分的无证不合规被清退出网约车行业。

而滴滴也将会直接面临运力断崖式的下跌,由千万级瞬间仅剩10万级的供给。

9月上旬滴滴深夜停服一周的打车难现象,尚且历历在目,即将到来的全面清退后,全天候全时段的运力缺口,更将会是空前的打车难。

可以预见,清退令严格执行后,滴滴将不再是前面上有多少人排队了,直接是无车请您更换其他出行方式了。

民众们长期以来养成的出行习惯和打车需求突然遭遇运力切割,一夜之间重回到6年前。面对如此打车难,怎么办?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打车难

没有了C2C网约车,旧出租网约化了,行吗?

传统旧出租一直信誓旦旦的说,没有打车难,出租车就能满足。显然这是空口白牙、罔顾需求事实。

还是以9月滴滴深夜停服为例,仅仅深夜停服,仅仅是滴滴停服,其他易到、美团、首汽等等都在,出租车更是全国大动员提升运力,然而实际呢?不仅各大一线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出现打车难、打车贵,更是遭遇到出租的不打表、一口价、拒载、拼车等种种旧病复发。

原因在于,旧出租的运力,在庞大的需求面前,严重失衡。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出租车

另据民众出行需求的市场数据,中国出行市场的整体规模达28亿次/天,网约车出行市场需求约为9000万次/天,仅滴滴单平台日均订单达3000万单;旧出租全国140万的车辆,据交通部数据推算,2017年日均运量仅1亿人次,日均订单近6000万单。

如果没有了滴滴等C2C网约车,旧出租要在6000万单基础上再增加3000万单,即140万辆车每车平均日均要接65单,而出租车2017年以前的饱和单量也仅40单左右,显然无法满足。不但无法满足,如此畸高的供需比,必将再次催生旧出租的各种老毛病满血复活。

显然,打车难,靠旧出租无法解决。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新出租

没有了C2C网约车,B2C新出租行吗?

旧出租不行,曹操专车、首汽约车、享道出行等新出租行吗?

此前本堂就曾有过系列分析。B2C网约车的新出租受困于重资产、重运营、高成本的投入黑洞,以及运营管理人才的短缺,合规司机的总量不足,新出租的运力不会有较大的提升。

以运营两年多的B端网约车的领军者曹操专车为例,截止到10月,曹操专车全国开城27个,投放车辆总数约3万辆。2年,27城,3万辆,仅是车辆和司机成本便已是45亿元资金投入,再加上其他管理成本,3万辆车的成本至少是60亿元。

即便是不受旧出租的总量控制的约束,全国十多家B2C网约车平台共同发力,最多也就是30万辆车的总规模。

140万旧出租+30万新出租,这可能将是没有滴滴之后的运力规模,要满足日均9000万单的出行需求,显然远远不够。

所以说,新旧出租,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滴滴顺风车

没有了C2C网约车,唯有顺风车能解打车难?

显然,打车难靠新旧出租的运力是无法满足的,而新旧出租靠增加供给来满足需求的模式也是被管理规则、现有道路资源、汽车保有量等限制性条件下所拒绝的,是不可持续的。

由于打车难问题,主要是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的打车难,比如早晚高峰、恶劣天气、交通枢纽、城市中心等,但这种爆发式的需求的特征是高峰之后是低谷。

那么,如果单靠增加新旧出租的供给量来满足,峰时过后,便将会有大量运力空余浪费,无单可接。今年以来南京的某地停车场的千辆闲置网约车的所谓“网约车坟场”和出租车坟场现象,正是这种退出成本高昂的新旧出租的弊端体现。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南京网约车坟场

那么,要解决打车难问题,唯有共享出行的私家车和顺风车才能实现。当前的出行市场需求,正是被全国80%以上的兼职私家车的网约车主和顺风车(滴滴未下线前)所分流,这些每天2-3小时的兼职网约车和顺风车,高峰过后回归家用、自用属性,完全不存在退出机制和成本问题。

所以说,打车难源于瞬间需求上涨,而兼职网约车和顺风车便是最合理的动态运力补充手段。但网约车新政规则却将这千万的兼职车主拒之门外,于是就只剩下顺风车来担此大任了。

可以预见,回归本来面目的顺风车,将在不合规被清退前后适时回归,但快车化和社交化的功能和可能将会被剥离。

滴滴后,谁能解打车难?唯有顺风车!

打车何时不再难?

顺风车有限缓解打车难。

但顺风车能根本解决打车难吗?显然也不行,只能有限缓解。

近期网约车监管的芜湖模式和三亚模式被业界所热传,其实也是反映了行业和民众对网约车新政的一种优化和调整的期待。但芜湖模式和三亚模式虽有突破,根源仍是建立在三证合规基础上,而人车双证的要求,就已经是从政策层面砍掉了网约车的兼职车主,只留下全职的新出租了。

所以,为从根本上解决打车难而又不增加供给,顺风车之外,兼职网约车的如何合理存在,仍是需要有关规则制定者们重新审视的。

毕竟,出行的获得感在民众,而不在办公室。


你认为顺风车终将回归有信心吗?顺风车能较大程度缓解打车难吗?

声明:欢迎理性评论,拒绝粗鄙、恶俗和一切攻击谩骂,类似一概删除;想让你的观点被更多人看到并接受,那就请理性客观文明发言,即使是批评指责,本堂非常欢迎和感谢!让我们共建和谐舆论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