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主办单位:

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泉州市档案局(馆)

泉州市老龄办

泉州市鲤城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泉州市丰泽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CCTV旅游卫视《我爱畅游》栏目福建办事处

泉州晚报社东南旅行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涂岭镇特辑

最后两个革命旧址介绍啦

小伙伴们对这次特辑有什么想法吗

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哦

在后台给我们留言~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01

陈平山烈士纪念碑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陈平山

陈平山(1904-1931)学名震寰,乳名阿目,福建惠安县(现为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人。1925年"五·卅"惨案后组织学生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同年秋投笔从戎,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入五期步兵科就读。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受中共福建省委指派到漳州、厦门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在漳州被捕入狱,后经地下党组织营救脱离虎口。

1929年4月,奉命返回惠安、晋江、南安等县开展工作,12月接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

1930年夏任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同年7月,福建省委决定在惠安举行暴动,成立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兼红一团团长、政委。

之后,在省委的领导下,与泉州特委、惠安县委领导人一起制定了“惠东、慧北同时暴动,合攻县城,进攻三坪”的具体行动方案。

惠安暴动失败后,留下坚持斗争,开辟惠安、仙游、晋江交界的三坪游击区。

1931年1月,为迎接莆田特委和红军教导队进驻三坪山区,由仙游园庄赶回涂岭,途径寨后村的苦鸟笼湾处,被敌人刺杀,壮烈牺牲,年仅27岁。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陈平山烈士墓

地址: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

陈平山烈士纪念碑由惠安县人民政府建于1986年,2004年重修。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保护面积400平方米。福建省委原书记罗明为纪念碑题写碑名“惠安红军总指挥陈平山烈士永垂不朽”。

陈平山烈士纪念碑于2001年12月被泉港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泉港区文物保护单位,是泉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敦仁烈士纪念碑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吴敦仁

吴敦仁(1906-1930),原名吴有土,福建惠安县(现为泉港区)涂岭镇林角村人。

1921年,吴敦仁考入集美师范学校,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迪,走上革命道路。

1926年秋,毕业后参加共产党员王德彰等领导的由集美进步同学组成的回乡宣传队回到惠安,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组织农民互助会,进行减租减息。

1926年12月中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惠安临时县委工作,担任学生支部负责人兼惠安县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

1971年1月,党组织派吴敦仁任国民党惠安县临时党部组织干事,在县政府机关内组成钱粮监督委员会,监督农民钱粮的征收,杜绝附加陋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失败后转入地下斗争,转移到惠北涂岭鼎新小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领导涂岭地区的农民运动,参与组建涂岭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和惠安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武装抗捐抗匪斗争。

1927年8月,任林角村党支部书记。

1930年6月,中共涂岭区委成立,吴敦仁担任区委负责人,率领工农革命军参加中共惠安县委领导的各乡武装的联合"抗捐拒匪"斗争,并在涂岭的各乡村建立青年俱乐部、妇女会,发展革命武装。

1930年7月,任中共惠安县委委员兼涂岭区委书记,率部积极筹备惠安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1930年9月,率部参加惠安暴动。暴动失败后,与陈平山、吴国珍、陈冬水等人继续领导开辟涂岭至三坪山区的游击活动区。

1930年12月26日,吴敦仁在家中被暗杀,年仅24岁。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吴敦仁烈士墓

吴敦仁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88年,石结构。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

吴敦仁烈士纪念碑于2001年12月被泉港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泉港区文物保护单位。

02

涂岭明清古街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地址:泉港区涂岭古街

涂岭明清古街,是古代福建的“官马大道”,是当地人称作明清时期“福厦路”的古驿道。

古街南起涂岭中心小学,北至涂岭镇政府旧址,长1000多米,宽约2.5米。中间是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古驿道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明清建筑。古街旁边,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完好的古驿站。古驿站由驿馆、驿埕、洗马池等组成,前院为办公和驿丞居住地。其它为驿信兵宿舍和马厩,规模相当宏大。

在古街的中段,有一座"陈公修路功德碑",记载着惠安乡贤陈文辉在清乾隆九年重修古街的历史。街旁的两口古石井,至今仍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清泉,养育着居住在此地的古街居民。

涂岭古街,北通省会福州上海北京,南抵泉州漳州厦门,是中国南方官吏商旅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涂岭古街没有因为旧村改造、旧路改建而破坏,并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此乃一大幸事。

燕山寺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地址:泉港区涂岭镇洪厝坑村

据《元史》、《明史》和《出府族谱》有关资料记载,洪厝坑"出"姓始祖乃元太尉纳哈出,其长子察罕改封沈阳侯,因蓝玉党案被诛。次子佛家奴,授职指挥使,占籍福州,抗击边倭。他得悉蓝玉党案后恐被株连,遂去掉父名"纳哈",以"出"为姓,尊纳哈出为"不归公",弃职归田,举家南下,初始隐居惠安九都象狮(现属泉港后龙镇上酉),复由象狮迁居涂岭镇新厝村,再从新厝村迁居至洪厝坑。

在此定居之后,聚族之地的烟倒山便改名为"燕山",并在山上建筑寺庙"燕山寺",暗喻其祖籍地来自北疆燕山。

烟倒山古为举烟示警的烟墩, 自出氏入境建居以来,燕山便被赋予一份怀古思乡、魂索故里的情傣。绵绵山脉演绎着出氏蒙古族人沿革传承的沧桑。


岭镇的介绍至此便完结了

不知道大家对涂岭镇的介绍可还满意

如果对涂岭镇的景点感兴趣

想要进行游览

又不想自己辛苦做攻略、订车

想要轻轻松松地玩

欢迎在后台联系我们

我们将为您定制一套让您玩的开心的旅程


金星闪耀刺桐红丨涂岭篇进入尾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