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愛說“要想富,莊稼開個雜貨鋪”是什麼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棒奔霸


“要想富,莊稼開個雜貨鋪”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一句農諺,字面意思其實很簡單,既是讓農村人通過種莊稼致富,買賣莊稼從而達到賺錢的目的。

種莊稼真的能致富嗎?

答案是可以,這裡我想給大家分享幾則“變富”的實例:

1.武漢的陶先生通過養雞+種菜+種草莓的模式,每年農場年收入都在70萬至100萬元之間。每天,3萬隻雞排出大量糞便與爛菜葉混合,在沼氣池裡發酵成沼液,可以讓190畝地吃個夠,大大節約了成本。

2.在松江區泖港鎮腰涇村,李春風和父母一起承包了200畝農田,還管理著佔地3畝的豬場,這種“種糧+養殖”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通過推行養豬糞尿還田利用,省下購買肥料的費用,減少了種田的成本。據瞭解,農田的每畝收益在700元左右,全年總收入在20萬元左右。

3.江夏區五里界村民張大海借來60萬元資金,將自己家的10畝地以及租來的20畝地,全部做成大棚種蔬菜。前兩年的收入加起來有50多萬元。

(資料來源新聞)

開雜貨鋪的秘訣是什麼?

大家不難發現,一些比較顯著的致富案例往往是將種植+養殖巧妙地結合了起來,這無疑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率。

現在在農村人想在莊稼地裡開個雜貨鋪的時候,首先應該思考我的雜貨鋪賣什麼?

因地制宜,考慮實際

這才是最關鍵的,告訴你種什麼莊稼好,種什麼莊稼賺錢其實都是空的,這些網上也不難查到。

你需要思考的是,本地可以種什麼特色產品,實際的物價和種植條件和環境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同時當地的人口基數,市場需求也需要考慮,有心的雜貨鋪老闆也可以酌情考慮附近的競爭對手以及你在當地的人脈發展等實際情況。

有條件的可以考慮把雜貨鋪開到網上,

網絡銷售無疑是以後發展的大方向。

一味地盲從建議,“種xxx比較賺錢”這無疑會導致“你的服裝鋪裡賣吃的,早餐店裡賣衣服。”

分享一下我的雜貨鋪

目前我也在從事農村種養殖方面的事業,也算是有田有地有魚塘。我的發展發現是“生態種養殖”。

農村裡也有農村的好處,施展起拳腳比較方便,我現在地裡種的是蔬菜,菊花,這些我除了因地制宜的考慮,當季餘下的可以製成乾菜,辣椒等可以制醬。現在人往往偏愛農村裡這些原生態的特產。

除了種莊稼,養魚,養雞鴨也是我現在在做的事情,將植物作物和養殖業結合起來,能夠事半功倍。


小肆在徽州


農村人愛說“要想富,莊稼開個雜貨鋪”,或者說“要想富,地裡開個雜貨鋪”,這句話教給農民如何在莊稼地裡賺錢的道理!

意思是說農民在種地時,要學會多種經營,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只種一種莊稼,風險就大!就得看別人的臉色下菜單!而在一塊地裡種好多種類,就能“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這樣賺不了錢,另幾樣可以賺錢彌補,抗風險能力就強!

老家村子裡有一戶菜農,承包了20畝地,建起來12個大棚,種植各類蔬菜。小白菜,油白菜,菠菜,生菜,油麥菜,西紅柿,豆角,黃瓜,輪番種植,那些葉菜一個月就能收一茬,生菜只要半個月,一年能收八九茬。每天早上,兒子都會開著三輪車,到縣裡的批發市場去送菜,老客戶越來越多,他家的品種多,要什麼有什麼,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他的菜從來不愁賣!即使別人的西紅柿,豆角大量上市的時候,也競爭不過他!沒辦法,老客戶就喜歡他!

多品種經營,就像在莊稼地裡開了個雜貨鋪,不僅降低了風險,還收集了大量的市場信息,隨時可以根據市場調整種植品類,想不賺錢都難!

您覺得呢?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村姑說村事


“要想富,地裡種成雜貨鋪”,最要的意思還是:怎麼才能種好一塊地?怎麼才能發揮一塊地的最大價值?

關於種地我沒有太多經驗,但是比如看人家種地,有的一畝能收100元,有的一畝就收五十元,還確實是有差距的,個人一點心得是:一定要選擇好種植的種類,經濟效益好的作物都要種一點,而且要分清主次,哪個多哪個少,選什麼品種,需要授粉的和不需要授粉的,這些都要細細盤算好,這樣才能種出效益。每次播種前,仔細盤算好作物生長時間,錯開不同作物的授粉時間,這樣一來,既不影響作物生長,又合理安排了勞動力。


我們這還有有句俗話叫做:土地不欺負老實人,作為農民來說,下在地裡的功夫有多深,莊稼上的收穫就有多沉。像我們這裡之前基本種植大豆、玉米、高粱、穀子、棉花、花生,後來由於時間的變遷土質的變化,這些農作物有的產量持續減產,就被村民拋棄種植了,後來就主要以玉米、小麥為主了!種植玉米的時候他們都會“套種”,意思是在玉米地裡再種一些紅薯啊、花生啊、毛豆啊,作為輔種植作物,這樣一塊地就能收穫兩種或者三種農作物。

現在主要種植大棚為主,大棚內作物屬西瓜最為出名,我們這特意建造了西瓜博物館,但他們在種植好西瓜後,都會在西瓜棚裡面在套種豆角、茄子、黃瓜、辣椒等一些蔬菜!一塊地收穫許多農作物,這應該就是“要想富,莊稼開個雜貨鋪”的意思吧,土地價值的最大開發度!


趙林拍攝


第一,是為了分化天災風險

在古代,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種子的培訓技術較為低下,不能很好的抗擊天災,所以採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分解天災帶來的影響。種植多種農作物,或者將多種農作物套種,不收這樣收那樣,總會有較好的收成。

柿子哥哥小時候,雖然說不上刀耕火種,但也差不多,因為是山區,地裡沒辦法上農家肥,種的玉米種子也是傳統品種,是一輩一輩留下來的玉米種子,直接點再白地裡,所以很多玉米營養不良,個頭小,加上不抗倒伏,所以基本都是靠天吃飯。然後老百姓都會再玉米地裡套種豆角、葵花籽、火麻和黃豆,充分分化風險。

第二,根據不同作物習性,充分利用光照

玉米地裡套種豆角、葵花籽、火麻和黃豆,也是因為耕地不足,畝產較低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耕地,利用各種作物對光需求的不同,進行套種,到了秋天,各種農作物都能收穫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