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高塘镇:祝王村与忠靳村名的由来

祝王村与忠靳村名的由来

华州区高塘镇的忠靳村由忠王和靳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北与临渭区蔡郭村紧紧相连,南与寺底村为邻,西靠长丰塬,东与薛底付隔河相望。

华州区高塘镇:祝王村与忠靳村名的由来

(薛底村)忠靳村牌楼 高振强 摄

忠王村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王忠嗣的故里。王忠嗣本名训,九岁时,其父死于国事,唐玄宗将其收养宫中,赐名“忠嗣”。他发迹较早,三十七岁任朔方节度使,四十一岁兼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史称“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天宝八年(749)暴病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死后葬于故里。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被追赠为兵部尚书、宰相元载是王忠嗣的女婿,他为岳父撰神道碑文。

据清朝编撰的《金石萃编)一书记载,王忠嗣的碑原位于华州西之赤水道南。明万历年间,被渭南县令崔邦亮移至渭南县城西道北。此碑现已被毁。

华州区高塘镇:祝王村与忠靳村名的由来

(薛底村)忠靳村村北的原601厂 高振强 摄

王忠嗣一生忠于王室,战功显赫,威名天下,不失为一代忠臣名将。

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其故里叫作忠王村,后随音演变为祝(竹)王村。在村级体制变革中,忠王村与靳家村合为一个行政村,村名取忠王村一个“忠”字, 新家村一个“靳”字,两字组合成为今天的忠靳村名。

来源:《华州地名面面观》主编 贾平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