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保險高層密集變動淨利下滑同比超7成

成立32週年且全國唯一一家以“中華”冠名的保險公司——中華聯合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保險”)近期迎來高層大變動。

根據中華保險公告和其官網,公司董事會成員已變更超過三分之一。此外,人保財險山東分公司前黨委書記、總經理徐斌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

中華保險方面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稱,我司近期發生的人員變動均為正常人事調整。對於記者提出的調整領導班子、拓展集團架構是否為推動集團整體赴港上市的問題,中華保險方面未予以正面回應。

此外,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保險保障基金”)也在今年3月徹底退出其股東席位。

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1月,中華保險2018年工作會議上,中華保險集團黨委書記李欣明確指出,要全力以赴確保戰略轉型開好局,為實現2020年發展綱要和擇機上市奠定堅實基礎。

然而,中華保險2018年半年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其淨利潤為2.13億元,同比2017年同期淨利7.33億元已經下滑超七成。

“擇機上市”期至中局

2017年~2020年間,中華保險要成為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實現集團公司或至少一個子公司上市。

據中華保險公告內容,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已選舉徐斌為執行董事、副董事長。目前正履行任職資格報批程序。同時,徐斌還被指定為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

今年以來,中華保險已有3位董事會成員發生變更,累計變更人數超過董事會成員的三分之一。

2018年5月,鍾偉接替胡祖六擔任獨立董事。

繼而,李迎春由於達到退休年齡申請辭去了副董事長(代行董事長職責)職務,接替者丁建平已於2018年7月6日獲銀保監會任職批覆,擔任中華保險董事長。

截至中華保險2017年償付能力報告期末,丁建平擔任中華保險集團監事長、黨委副書記,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財險”)黨委書記,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

資料顯示,丁建平曾在南京航空中心修理廠、中國銀行淮安分行工作,歷任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辦事處經理,合肥辦事處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黨委書記,南京辦事處副總經理、紀委書記,中國外貿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此外,劉波接替吳國棟的執行董事職務,吳國棟於2018年8月離任。2018年10月19日,劉波獲得監管部門核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5月,曾有媒體報道,中華保險發起籌備資產管理公司,彼時資產管理公司籌備組組長由吳國棟擔任。

另外,現任中華保險集團副總經理的孫明,則分管戰略規劃、共享服務、農聯中鑫公司和農險公司籌備組;協管信息科技。

據悉,2010年9月,中華保險開啟“二次創業三步走”戰略。至今,第一步已經實現。而在第二步中,僅剩成立資產管理公司還未實現。第三步則是在2017年~2020年間,中華保險成為包括產險、壽險、資產管理、專業農險等子公司在內的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實現集團公司或至少一個子公司上市。

在今年1月召開的中華保險2018年工作會議上,時任中華保險黨委書記李欣明確指出,要全力以赴確保戰略轉型開好局,為實現2020年發展綱要和擇機上市奠定堅實基礎。

中華保險集團架構的拓展及擇機上市計劃,是否會隨著此輪人事變動而加快,值得觀察。

保險保障基金徹底退出

數據顯示,隨著保險保障基金徹底退出,中華保險2018年上半年淨利同比2017年下滑70.85%。

實際上,2018年不僅是中華保險成為集團公司以來人事大換血的一年,也是其股權變動,保險保障基金徹底退出的一年。

中華保險官網顯示,中華保險最初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業生產保險公司,1986年7月15日,由財政部和農業部專項撥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成立,是我國第二傢俱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保險公司。2002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更名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中華”冠名的保險公司;2004年9月,經原保監會批准,實行“一改三”的整體改制方案,成立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控股”),下設中華財險和中華人壽兩家子公司。

2006年12月,中華財險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局註冊成立,並獲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2015年11月24日,中華人壽成立。2017年2月,原保監會批覆中華控股變更為中華保險。

目前,中華保險旗下設有中華財險、中華人壽、萬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此外,其正在申請籌建資產管理公司和農險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中華保險在今年發生了兩次股權變動,最近的一次是在2018年7月17日,新疆崑崙神農股份有限公司將所持有的中華保險250萬股股份(約佔總股本0.02%),轉讓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轉讓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累計持有中華保險約0.07%股權。截至發稿,記者尚未在銀保監會官網找到核准此次股權變更的相關文件。

而更為重要的是,在2018年3月,監管部門同意保險保障基金將所持有的中華保險約5.63%的股權,全部轉讓給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邦人壽”),富邦人壽累計持股約12.17%。股權轉讓完成後,保險保障基金“功成身退”,徹底退出了中華保險。

據中華保險2018年半年度償付能力報告內容,保險保障基金退出一事,尚未在報告中變更。

彼時,中華保險經歷數年粗放式經營,機構擴張過快、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償付能力出現嚴重缺口,公司陷入鉅額虧損的經營困境。2009年,在市場化重組無果的情況下,2010年4月,保險保障基金受託管理中華保險75.13%的股份,實施漸進式管理救助措施。同年8月,改選董事會,新聘管理層,組建規範的治理結構,推動轉換經營機制。

2011年6月,國務院批覆重組方案,保險保障基金獲得中華保險57.4%股份;2012年3月,保險保障基金向其注資60億元,對其持股比例由57.4%上升至91.5%,加快推動其市場化重組;2012年9月,引入戰略投資者東方資產,通過注資78.1億元,東方資產獲得51.01%股份,併成為中華保險第一大股東,解決了其償付能力不足問題。

隨後,中華保險逐漸實現穩定經營。2015年底,保險保障基金通過公開掛牌交易方式轉讓中華保險部分股權。最終,由遼寧成大(600739.SH)、中國中車(601766.SH)和富邦人壽競得,分別持有中華保險19.6%、13.06%和6.53%的股權。

但數據顯示,隨著保險保障基金的徹底退出,中華保險的淨利潤同比出現了下滑。

中華保險2018年半年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242.06億元,淨利潤為2.13億元,相比2017年同期淨利7.33億元下滑70.85%。

此外,中華財險2018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為326.08億元,淨利潤為4.65億元,相比2017年同期淨利10.09億元下降53.93%。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中華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10.83億元,淨利潤為-6696萬元,同比去年同期淨利-3480萬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對於中華保險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進展情況,本報將持續關注。

中华保险高层密集变动净利下滑同比超7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