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份年報預告商譽風險 1987億業績承諾今年要兌現

國民技術公告稱,年初收購的斯諾實業預計將無法完成2018年業績承諾,“且差異較大”,業績承諾方將向國民技術承擔補償責任,而在中報進行並表時,國民技術已計入了超10億元的商譽。

事實上,國民技術在1月份深交所關注函時還曾表示,公司的評估“謹慎性較高”,即便原材料價格上漲,斯諾實業今年仍可完成業績承諾。

更多商譽風險提示已經來到A股。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已發佈的年報業績預告中國,有49家公司認為存在商譽減值風險,將在2018年年底進行減值測試,一旦確認減值,將導致2018年業績下滑、轉虧或擴大虧損,商譽減值成為一些公司業績不確定性的一大來源。

併購時許下的業績承諾到期無法完成,是上市公司進行商譽減值的常見原因。

據民生證券統計,2018年A股將出現業績承諾到期高峰,包含第一期至最後一期在內,A股要兌現的業績承諾達到1987 億元,其中最後一期業績承諾約656億元,認為“2018年業績承諾整體完成壓力並不小於 2017 年”。

國民技術:收購第一年,業績承諾即落空

國民技術昨晚公告稱,年初收購的企業無法完成第一年的業績承諾。

在今年年初,國民技術以兩家子公司為收購平臺,合計動用13.36億元資金,買下了深圳斯諾實業70%股權,該交易在上半年完成,並在2018年中報中完成並表,為此給資產負債表增加商譽10.28億元。

在該筆交易中,鮑海友及斯諾實業曾承諾,2018年度、2019年度斯諾實業實現的淨利潤數額分別不低於人民幣1.8億元和2.5億元,並在業績承諾不能達成的情況下向公司承擔補償責任。

收購第一年就面臨無法兌現的窘況。國民技術稱,根據斯諾實業目前經營情況,“預計2018年度將無法完成業績承諾,且差異較大”。

國民技術給出理由是,“2018年4月,因斯諾實業原主要客戶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出現償債風險,導致市場銷售不及預期。同時,受宏觀經濟環境及資金政策影響,斯諾實業經營情況受到負面影響,主要利潤增長點石墨化項目建設進程延後。”

國民技術這種解釋,與它在今年1月份的說法相比,態度轉變之速度不可謂不快。

早在今年1月份,深交所就對國民技術發出了問詢函,認為斯諾實業主要客戶之間疑似存在關聯關係,且銷售淨利率遠高於同行上市公司,要求公司說明,深圳斯諾淨利率水平是否可持續以及對未來實現業績承諾的影響。

國民技術當時回覆稱,根據公司評估,2018年、2019年度的預測淨利潤分別為1.64億、2.40億,與承諾淨利潤差異存在相對較小的差異,並且認為“本次評估的謹慎性較高”,假使2018年度、2019年度毛利率和淨利率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在一定範圍內有所下降,“斯諾實業仍可以實現承諾淨利潤”。

業績承諾無法兌現,如今只能進入業績補償階段,補償形式包括給予現金和股權。公告稱,為了保證承諾方將兌現補償義務,鮑海友已將他持有斯諾實業25%股權質押給了國民技術的兩家子公司,以作為擔保之用。

49股年報業績或受商譽減值衝擊

商譽減值風險提示已經來到A股。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已發佈的年報業績預告中,有49家公司在預告中確認,公司存在商譽減值風險,將在2018年年底進行減值測試,一旦確認需要減值,或將導致2018年業績下滑。

從預告類型來看,這49份業績預告中,有20份屬於首虧預告,有12份屬於不確定預告,有6份屬於預減預告,有4份屬於略減預告,還有3份屬於續虧預告。

就上市板塊來看,中小創明顯受影響較重,49家公司中只有7家來自主板,有26家公司來自中小板,16家公司來自創業板,中小創合計佔比達86%;就行業分佈而而言,傳媒、電氣設備和電子板塊佔比較高,均產生了13家公司。

預計虧損規模最大的是寧波東力。

寧波東力在10月25日發出了全年虧損預告,估計全年虧損32億元至33億元,給出的業績變動理由包括:年富供應鏈財務造假,計提鉅額壞賬準備;年富供應鏈業績虧損,資不抵債,全額計提商譽減值。

商譽減值的損失已經體現在三季報中。三季報顯示,寧波東力將賬面商譽一口氣減值17.17億元,減少幅度達到98.05%,主要系全額計提子公司深圳年富供應鏈商譽減值所致。

焦點科技發佈了最新的一份商譽減值風險提示。

焦點科技12月21日發佈《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此前發佈的預計淨利潤變動幅度從“-20%至20%”,修正為“-20至-50%”,企業盈利從“5852.34 萬元至8778.50萬元”修正為“3657.71萬元至5852.34萬元。”

焦點科技的修正理由是,公司的審計機構眾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公司進行年度預審過程中,經與公司溝通,認為美國控股子公司Doba Inc.商譽存在減值跡象,通過一系列減值測試,公司決定對Doba Inc.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同時,基於審慎原則,建議公司增加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

此外,雛鷹農牧、拓維信息、猛獅科技和恆康醫療的預虧規模較大,且均在業績預告中提及公司存在商譽減值的不確定性,其中拓維信息表示,“經過對未來經營情況的分析預測,判斷公司商譽存在減值風險, 因此需要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及其他減值準備,減值計提金額約為 10-13 億元。”

2018年:1987億元業績承諾到期

所謂“無併購,不商譽”,商譽是企業併購過程中,收購方給予估值溢價而產生的會計項目,更嚴格的表述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時,合併成本大於標的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併購標的和原股東都會提供業績承諾,以提高併購方案的審核通過率。

但承諾與現實總有差距,一旦業績承諾到期、許諾落空,上市公司常需要在面的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如商譽減值損失得以確認,損失直接影響盈利,且在以後會計期間不予轉回。

由於前幾年併購活動高度活躍,2018年是A股業績承諾到期的高峰之一。

民生證券在12月11日發佈了一份業績承諾研究報告,據其統計,在2018年,包含第一期至最後一期在內,全A上市公司要兌現的業績承諾總規模達約 1987 億元,相比2017年的2124億元略有下降,但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

其中,2018 年的業績承諾中,479 家被併購企業進入承諾期最後一年,其業績承諾約 656 億元,比2017年的615億元有所增長,“由於最後一年業績承諾完成率普遍低於前期,因此,2018 年業績承諾整體完成壓力並不小於 2017 年”。

民生證券表示,業績承諾到期後,多數上市公司業績增速面臨回落,考慮到 2017年551 家被收購公司結束業績承諾期,2018年是業績承諾期後第一年,部分公司存在業績變臉風險。

中小創業績承諾壓力顯著高於主板。

民生證券的統計顯示,2017年創業板業績承諾到期規模佔全部A股的21.2%,中小板佔比為 33.0%,二者均在2018年有所上升,分別上升至23.3%和35.1%;同時,2017年業績承諾相對於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淨利潤的比例分別達50%和25%,也明顯高於主板。

民生證券表示,考慮到2018年業績承諾到期的公司一般是在2015年完成併購,併購標的質量相對較弱、業績承諾水平普遍較高,預計 2018 年創業板依然面臨商譽減值高壓。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