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穿两件衬衣——查理一世行刑时刻

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不得不提的事件——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被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处决。查理一世也因此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位被公开处决的君主。

我想多穿两件衬衣——查理一世行刑时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流程图

事实上,查理一世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他自己脱不了干系。作为一名传统的英格兰君主,查理一世在王权上非常保守。他认为国王是上帝的代言人,具有统治臣民的一切权利。为此,他反对当时在欧洲小资产阶级中流行的新教信仰,并与罗马天主教廷关系密切。这使当时蓬勃发展的英国资产阶级逐渐与他离心离德。另外,他经常不顾议会反对,做一些横征暴敛之事。甚至在他与议会争锋相对之时,还亲自带人前往下议院,要逮捕反对他的五名议员。查理直到死前仍然认为动乱的根源是议会掌权,唯有人民不掌握主权才能和平。另一方面,查理一世性格的缺陷和不善言谈也让他得罪了不少人。拉尔夫·达顿说:“且不说查理一世的智慧和教养,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的相当无能。在社交方面,他表现的非常不得体并且怯弱,他的口吃和浓重的苏格兰口音使得人们觉得他的礼貌很差,在公众场合他很少能给人留下愉快的印象。”

我想多穿两件衬衣——查理一世行刑时刻

查理一世

在被克伦威尔领导的新模范军两次击败后,查理一世被俘,并于1648年底被押送到赫斯特城堡然后是温莎城堡。对国王进行审判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以前的君主(例如爱德华二世 (英格兰),理查二世和亨利六世)都是被他们的继承人推翻或者谋杀的,但无论如何都没有被以国王的身份公开审判过。虽然珍·格蕾被以叛国罪进行过审判,但是她是以篡位者的身份而不是国王。对查理一世的起诉书中写道:“为了满足私欲,袒护他自己和他的追随者,袒护他们所犯的累累罪行,他向现任国会以及国会所代表的人民背叛地,恶意地发动了战争......”“他邪恶的目的,邪恶的行为以及战争,都是为了满足他——查理·斯图尔特——个人以及他家人的私欲和权欲,而对公众利益,公众权益,自由,正义和这个国家的和平置之不理”

我想多穿两件衬衣——查理一世行刑时刻

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士兵嘲讽

1649年1月27日,星期六,法庭公开宣布查理一世全部罪名成立并判处死刑。有59人在查理一世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

法庭宣判后,查理一世被从软禁的圣詹姆士宫带往怀特霍尔宫,在那里,就在国宴厅大门外,刑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我想多穿两件衬衣——查理一世行刑时刻

行刑前查理一世与儿女道别

1649年1月30日,星期二,查理·斯图尔特被斩首。查理一世的死刑在怀特霍尔宫国宴厅大门前的行刑台上执行,大量的军队把他和围观的人群分开,据说,由于天气很冷,在上刑场时他穿了很多衣服,他不想让公众看到他由于寒冷而发抖,并且误以为他很胆怯和软弱。

“天气太冷了,我可能会发抖的,观刑的人会认为我是由于害怕而发抖,我可不想给他们留下这种印象。”做完最后的祈祷,这个被命运完全抛弃了的不幸的国王,整理了一下仪容,穿上了两件衬衣,这样就不会因为冷得发抖而让围观的人误以为他是在害怕,这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沉着表现出国王应有的气度和威严。

由于查理不承认法庭有审判他的权威,在断头台的周围,行刑者们准备了一些钩子和钉子,克伦威尔的士兵甚至准备了绳子,一旦国王有所反抗,这些东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然而,查理一世并不想把自己的尊严牺牲在这种徒劳的挣扎上。国王的尊严不允许他有这样的举动,毕竟,查理至死都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国王。在和随行的主教做祷告时,查理说,他将从一个暂时的王座前往一个永恒的王座,在那里权力不会受到人世间的那种侵害和骚扰。

然后,查理把自己的圣乔治勋章移交到了主教手中,他看了看周围,他的临终遗言只有行刑台上的人听到。他声称他渴望自由,渴望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自由,“但是我不得不告诉你,他们的自由是在政府管辖下的......,他们不可能和政府共享任何东西,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他们。平民和国王绝对是两码事。”

接着,他要求身旁的刽子手给他一点祷告的时间,之后他会伸出双手,这意味着刽子手可以动手了。刽子手回答:“是的,我会遵从您的吩咐,陛下”。然后,查理松开握着的左手,戴上丝织睡帽,将自己的长发拢了进去,随后缓缓地俯下身去,将头放在砧板上。

查理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请你动作务必干净利落”,说完,他便不再看刽子手一眼。

沉寂片刻,国王伸出了他的双手,向刽子手发出了信号。

斩首干净利落。他像一个落入异教徒之手的殉难的圣徒一样,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菲利普·亨利记录下了行刑后的瞬间,围观的人嘘声阵阵,有很多人用手帕沾了他的血,一个少年举起查理的头颅,说:“看!这就是叛国者的脑袋!”。一位目击的教士后来用悲愤和仇恨的心情写道,这个少年像魔鬼一样举起了我们高贵的国王的头颅,下面发出了一阵粗野的狂叫,就像地狱里的恶魔一般。

我想多穿两件衬衣——查理一世行刑时刻

查理一世被处死,身旁的人提着他的头颅

查理一世怀着对上帝的虔诚和某种高贵的自怜死去,他最后的表现让后人不胜唏嘘。

平心而论,查理一世是一个模范的丈夫,优秀的父亲。他在最后的关头也不曾乞求。他的君权神授的观念使得他无比坚强,他认为只有以身殉教方能上报天父,下不负臣民。

我们即使在今天读到记载查理殉难的这些情节时,也不能不对他的遭遇产生深深的悲悯之情。

英格兰与苏格兰国王查理一世被杀,其实不列颠岛上的民众意见是很纷歧的。对于英格兰的民众而言,国会派的群众虽然对于将国王打败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清教徒、独立教派、平等主义者等宗教改革主义者,但是他们对于不久之后,审叛与处决国王的态度,就显得十分的犹豫,也不支持,然而在遭到克伦威尔的军事整肃后,英格兰国会被迫签署处决令,处决国王并未给予国会派民众太多的激情,反而让他们感到恐怖统治的降临。对于国王派的群众可就更不乐观了,他们对于代王权政治而起的独裁政治感到恐惧而无奈,然而在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之下,他们也就无可奈何的默默接受统治。在邱吉尔的《英语民族史》中,引用了当时人的一篇日记:「当人群看到被砍下的人头时,成千上万在场的人都发出了呻吟,那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呻吟,真希望我能够永远都不要在听到。」对于苏格兰,国王被杀是件令人无法容忍的事,虽然在反对国王的立场上,他们与英格兰国会是一致的,但是英格兰国会在没有征询苏格兰议会的意见下,便私自审判并处死国王,这是不尊重苏格兰与英格兰为平等的两个国家,而且也不尊重苏格兰对他们自己的国王的选择权力,加上查理一世具有苏格兰人的血统,在情感上苏格兰人也倾向于同情国王,因此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国爆发了战争,不久苏格兰即遭到了征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