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二剛老頭”

老頭不僅是劉二剛藝術上的標籤,更是他人生經歷的體味和態度,有著畫裡畫外的一致性。

"


可愛的“二剛老頭”

《今天且不與你論短長》

可愛的“二剛老頭”

(一)

讀韓羽先生文章書畫作品時,覺得這真是個可愛的老頭,想著將來是不是可以寫一本《可愛的老頭》。然後馬上就想到了劉二剛,覺得這可愛的老頭裡怎麼也跑不掉劉二剛。

之所以有如此自然而強烈的聯想,當然是因為劉二剛多年來一直在畫老頭,而且畫的都是可愛的老頭。老頭不僅是劉二剛藝術上的標籤,更是他人生經歷的體味和態度,有著畫裡畫外的一致性。

或言,老頭誰不會畫?自然,對今天以素描和寫實訓練出來的學院畫家來說,畫個形象準確的老頭一點也不難。但是讓他拋掉照片或寫生對象,自寫個可愛的老頭可能就一籌莫展。


可愛的“二剛老頭”


《伸個懶腰》

劉二剛筆下的老頭是中華文化精神的承載,是人性樸拙的自然百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包容度。

難,不在老頭而在可愛,這恰恰是劉二剛藝術的核心力和獨有特質。

(二)

畫為心言,藝術總是藝術家自身隱秘的外現。劉二剛選擇畫老頭自然也不是興之所至的偶然之舉。


可愛的“二剛老頭”


《孺子牛》

劉二剛1947年出生於江蘇鎮江,筆名二剛,家人呼為二呆,可見其性格。世代農民,因為生活所迫,當過學徒,畫過佈景,幹過鉗工,高考落榜,飽嘗人生的艱辛。愛與鄉賢往來,看過豐子愷、林散之寫字作畫,學古詩文,鑽故紙堆,生活清貧,卻以此為樂。經歷過青少年的苦澀才更珍惜時光,中年調入南京,任《江蘇畫刊》編輯。各地採訪,其間適逢上世紀當代藝術思潮風起雲湧之際,於熱鬧中守住初心,於浮華中見證本色。眼界和閱歷成就了二剛老頭的豁達和心胸。

如此種種,劉二剛筆下的老頭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可愛了。他以本性的呆氣、才氣、血氣和後期修煉的文氣、膽氣、生氣為中國藝術譜系中增添了一個淡對名利、靜對山川、笑看歲月、樂對人生的可愛老頭形象。

(三)

說起來容易,畫起來難。把老頭畫可愛卻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劉二剛早期在鎮江時的人物造型還是中規中矩的,但顯然不是學院寫實的一路,但慢慢地,可以看出,劉二剛的才氣在畫裡出來了。他的畫造型開始越來越誇張概括,線條開始越來越簡約奔放,心性開始越來越淡定舒展。他在尋找一亇代言的“符號老頭”,除了小品,他的大幅雖以山水為主,但也少不了老頭,且多不安比例,一看就是他的。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曾作《八根柺杖圖》,題:二剛嘗借前人柺杖若干,此八根先擬一一奉還,有借有還,下借不難。


可愛的“二剛老頭”


《七夕相會》

顯然,技術上的提純和自我風格的確立讓劉二剛對繁簡、平奇、輕重、黑白、方圓這些技術要素有了真切的體會和更加幽微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對古典與現代,西方與東方,觀念與技術,時尚與本色等有了自己的判斷,他找到並確立了自己藝術語言的表達。換一句話說,如何讓老頭可愛起來,劉二剛有了自己的藝術法門。

其一,在形式上做減法。老頭之所以可愛是因為他懂得取捨,知道那些是需要的,那些是無益的。他把老頭鼻子畫得大大的,(從不畫鼻孔)眼晴一筆勾出,衣紋幾乎不畫,劉二剛的老頭是一步步減法的結果。這是形式的需要,也是人物自身屬性的需要。一個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老頭顯然無法可愛起來。

但如何減,減到什麼程度?劉二剛的畫其實也在一直探索。他的畫有過一個減墨的階段。比起現時的作品,劉二剛八九十年代的作品顯然墨氣淋漓的多。那一時期,他的作品大都是滿構圖,重墨塊,然後從黑中跳出一小部分亮來,跟欣賞李可染的作品類似,採用的是以多襯少、以黑擠白的對比法。其後,劉二剛開始減除墨色,強調線中取簡。當用於襯托的墨色越來越少後,對線條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這樣劉二剛又經過了一個減線的過程。劉二剛採用的不是學院素描的那一套,而是中國傳統人物創作的骨法用筆。他不囿於形體準確,非要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他注意的是神采為上,誇張的線條被賦予了情感的力量。這就需要極強的線條表現力和概括力。寥寥數筆而要形神兼備。


可愛的“二剛老頭”


《教話圖》

其二,在意味上做加法。當人物外在的形趨於至簡,人物內在的氣質和容量就需要格外飽滿。因為外在可以掩飾的東西被剝除了,一筆一畫就更做不得假。如何添補形式上的減帶來的空,就要通過內容的豐富賦予人物以更多的意味,這就是劉二剛的畫外之意,也是他的加法。

加強書卷氣。劉二剛讀書龐雜,尤為好古。比如他讀《文賦》、《詩品》、《文心雕龍》、《滄浪詩話》、《古濤畫語錄》,讀老莊、禪宗、《楚辭》、《鏡花緣》《搜神記》,《十洲記》,讀李白、蘇軾、李賀、陶潛、楊萬里,黃仲則,袁子才……還有就是他善讀“無字書”,他把哲學與文學創作的道理移入畫中思考。詩書畫印俱修,書法上尤為用功,取法古風淳厚的漢隸、魏碑和頗具意趣的民間書風,都合乎性情和適於畫面的。在他的畫中你能看到有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和漢魏書法的精神,能看到歷代民間藝術的情況,也能看到八大、冬心、白石、豐子愷的影響。他的讀書與寫作是一體的。儘管他戲言:畫畫既輕鬆有趣,又能得到利益,多好。寫什麼鳥文章?但他卻一直堅持在寫,這種堅持成為了他畫面語言風趣加哲思的基石。……別人學他,可以求其形似,卻很難入味,最缺少的就是他的這些畫外的加法。


可愛的“二剛老頭”


《擠橋》

劉二剛通過簡煉的筆觸和詩書畫印的合奏,放大了老頭的可愛,可愛的老頭在他的筆下活成了孩子,充滿了兒童般的天真和稚趣。憨態可掬,有著人生的智慧,從不擺老頭的架子。懂得放下,享受生活,雖為凡人,卻與平常人的視角開出不同的花。劉二剛在生活上極其求簡,重視內心的世界,他表現的不是外部的喧囂和惡俗,而是用一顆童心去擁抱世界,他去除了當今很多藝術作品“高大上”的外在虛飾,而將一個初心凝鍊在了畫面上。正如劉二剛創作的一幅作品所題:“八面來風,我自不動。”多風趣的一個老頭。

(四)

我喜歡可愛的老頭畫。

自然也就喜歡上了畫老頭的劉二剛。

畫老頭的劉二剛一定是一個可愛的老頭。

至今還未見面,他現在是在南京?還是北京?或許正獨坐在哪個山頭。

2016-10-17於南昌


可愛的“二剛老頭”


《二人吃瓜》

後記

十幾年前,我手裡就有一本劉二剛散文集《且文且思且想》,畫面簡煉傳神,文辭樸素生動,當時我是被他的文章吸引了。現在,我還是愛看他的文章,買了《一個宇宙一個人》來讀。不過對他的畫有了更多的感悟和體味。所以寫些即興的感受,也算再續書緣。

作品欣賞


可愛的“二剛老頭”


《五老峰》 23cm×110cm


可愛的“二剛老頭”


《五老峰》 23cm×110cm(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五老峰》 23cm×110cm(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五老峰》 23cm×110cm(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異鄉物態古風存》 23cm×136cm


可愛的“二剛老頭”

《異鄉物態古風存》 (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黃帝遺珠》 23cm×138cm


可愛的“二剛老頭”


《黃帝遺珠》 23cm×138cm(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黃帝遺珠》 23cm×138cm(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黃帝遺珠》 23cm×138cm(局部)


可愛的“二剛老頭”


劉二剛,1947年7月生於江蘇鎮江。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1959年從事美術工作,曾在鎮江畫院18年,工廠8年,江蘇美術出版社8年,1999年為南京書畫院書畫家。

先後在南京、北京、上海、及海外舉辦過個人畫展。曾參加“百年中國畫展”、“中國新文人畫展”、“新中國美術60年大展”。

出版《二十世紀下半葉新文人畫.劉二剛》、《無悶集》、《畫裡畫外》、《廟亭山隨筆》、《午夢齋隨筆》、《且文且想且畫》、《一個宇宙一個人》、《獨上高樓》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及私人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