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二刚老头”

老头不仅是刘二刚艺术上的标签,更是他人生经历的体味和态度,有着画里画外的一致性。

"


可爱的“二刚老头”

《今天且不与你论短长》

可爱的“二刚老头”

(一)

读韩羽先生文章书画作品时,觉得这真是个可爱的老头,想着将来是不是可以写一本《可爱的老头》。然后马上就想到了刘二刚,觉得这可爱的老头里怎么也跑不掉刘二刚。

之所以有如此自然而强烈的联想,当然是因为刘二刚多年来一直在画老头,而且画的都是可爱的老头。老头不仅是刘二刚艺术上的标签,更是他人生经历的体味和态度,有着画里画外的一致性。

或言,老头谁不会画?自然,对今天以素描和写实训练出来的学院画家来说,画个形象准确的老头一点也不难。但是让他抛掉照片或写生对象,自写个可爱的老头可能就一筹莫展。


可爱的“二刚老头”


《伸个懒腰》

刘二刚笔下的老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承载,是人性朴拙的自然百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包容度。

难,不在老头而在可爱,这恰恰是刘二刚艺术的核心力和独有特质。

(二)

画为心言,艺术总是艺术家自身隐秘的外现。刘二刚选择画老头自然也不是兴之所至的偶然之举。


可爱的“二刚老头”


《孺子牛》

刘二刚1947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笔名二刚,家人呼为二呆,可见其性格。世代农民,因为生活所迫,当过学徒,画过佈景,干过钳工,高考落榜,饱尝人生的艰辛。爱与乡贤往来,看过丰子恺、林散之写字作画,学古诗文,钻故纸堆,生活清贫,却以此为乐。经历过青少年的苦涩才更珍惜时光,中年调入南京,任《江苏画刊》编辑。各地采访,其间适逢上世纪当代艺术思潮风起云涌之际,于热闹中守住初心,于浮华中见证本色。眼界和阅历成就了二刚老头的豁达和心胸。

如此种种,刘二刚笔下的老头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可爱了。他以本性的呆气、才气、血气和后期修炼的文气、胆气、生气为中国艺术谱系中增添了一个淡对名利、静对山川、笑看岁月、乐对人生的可爱老头形象。

(三)

说起来容易,画起来难。把老头画可爱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刘二刚早期在镇江时的人物造型还是中规中矩的,但显然不是学院写实的一路,但慢慢地,可以看出,刘二刚的才气在画里出来了。他的画造型开始越来越夸张概括,线条开始越来越简约奔放,心性开始越来越淡定舒展。他在寻找一亇代言的“符号老头”,除了小品,他的大幅虽以山水为主,但也少不了老头,且多不安比例,一看就是他的。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曾作《八根拐杖图》,题:二刚尝借前人拐杖若干,此八根先拟一一奉还,有借有还,下借不难。


可爱的“二刚老头”


《七夕相会》

显然,技术上的提纯和自我风格的确立让刘二刚对繁简、平奇、轻重、黑白、方圆这些技术要素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更加幽微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对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观念与技术,时尚与本色等有了自己的判断,他找到并确立了自己艺术语言的表达。换一句话说,如何让老头可爱起来,刘二刚有了自己的艺术法门。

其一,在形式上做减法。老头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懂得取舍,知道那些是需要的,那些是无益的。他把老头鼻子画得大大的,(从不画鼻孔)眼晴一笔勾出,衣纹几乎不画,刘二刚的老头是一步步减法的结果。这是形式的需要,也是人物自身属性的需要。一个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老头显然无法可爱起来。

但如何减,减到什么程度?刘二刚的画其实也在一直探索。他的画有过一个减墨的阶段。比起现时的作品,刘二刚八九十年代的作品显然墨气淋漓的多。那一时期,他的作品大都是满构图,重墨块,然后从黑中跳出一小部分亮来,跟欣赏李可染的作品类似,采用的是以多衬少、以黑挤白的对比法。其后,刘二刚开始减除墨色,强调线中取简。当用于衬托的墨色越来越少后,对线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样刘二刚又经过了一个减线的过程。刘二刚采用的不是学院素描的那一套,而是中国传统人物创作的骨法用笔。他不囿于形体准确,非要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他注意的是神采为上,夸张的线条被赋予了情感的力量。这就需要极强的线条表现力和概括力。寥寥数笔而要形神兼备。


可爱的“二刚老头”


《教话图》

其二,在意味上做加法。当人物外在的形趋于至简,人物内在的气质和容量就需要格外饱满。因为外在可以掩饰的东西被剥除了,一笔一画就更做不得假。如何添补形式上的减带来的空,就要通过内容的丰富赋予人物以更多的意味,这就是刘二刚的画外之意,也是他的加法。

加强书卷气。刘二刚读书庞杂,尤为好古。比如他读《文赋》、《诗品》、《文心雕龙》、《沧浪诗话》、《古涛画语录》,读老庄、禅宗、《楚辞》、《镜花缘》《搜神记》,《十洲记》,读李白、苏轼、李贺、陶潜、杨万里,黄仲则,袁子才……还有就是他善读“无字书”,他把哲学与文学创作的道理移入画中思考。诗书画印俱修,书法上尤为用功,取法古风淳厚的汉隶、魏碑和颇具意趣的民间书风,都合乎性情和适于画面的。在他的画中你能看到有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汉魏书法的精神,能看到历代民间艺术的情况,也能看到八大、冬心、白石、丰子恺的影响。他的读书与写作是一体的。尽管他戏言:画画既轻松有趣,又能得到利益,多好。写什么鸟文章?但他却一直坚持在写,这种坚持成为了他画面语言风趣加哲思的基石。……别人学他,可以求其形似,却很难入味,最缺少的就是他的这些画外的加法。


可爱的“二刚老头”


《挤桥》

刘二刚通过简炼的笔触和诗书画印的合奏,放大了老头的可爱,可爱的老头在他的笔下活成了孩子,充满了儿童般的天真和稚趣。憨态可掬,有着人生的智慧,从不摆老头的架子。懂得放下,享受生活,虽为凡人,却与平常人的视角开出不同的花。刘二刚在生活上极其求简,重视内心的世界,他表现的不是外部的喧嚣和恶俗,而是用一颗童心去拥抱世界,他去除了当今很多艺术作品“高大上”的外在虚饰,而将一个初心凝炼在了画面上。正如刘二刚创作的一幅作品所题:“八面来风,我自不动。”多风趣的一个老头。

(四)

我喜欢可爱的老头画。

自然也就喜欢上了画老头的刘二刚。

画老头的刘二刚一定是一个可爱的老头。

至今还未见面,他现在是在南京?还是北京?或许正独坐在哪个山头。

2016-10-17于南昌


可爱的“二刚老头”


《二人吃瓜》

后记

十几年前,我手里就有一本刘二刚散文集《且文且思且想》,画面简炼传神,文辞朴素生动,当时我是被他的文章吸引了。现在,我还是爱看他的文章,买了《一个宇宙一个人》来读。不过对他的画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味。所以写些即兴的感受,也算再续书缘。

作品欣赏


可爱的“二刚老头”


《五老峰》 23cm×110cm


可爱的“二刚老头”


《五老峰》 23cm×110cm(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五老峰》 23cm×110cm(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五老峰》 23cm×110cm(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异乡物态古风存》 23cm×136cm


可爱的“二刚老头”

《异乡物态古风存》 (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黄帝遗珠》 23cm×138cm


可爱的“二刚老头”


《黄帝遗珠》 23cm×138cm(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黄帝遗珠》 23cm×138cm(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黄帝遗珠》 23cm×138cm(局部)


可爱的“二刚老头”


刘二刚,1947年7月生于江苏镇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1959年从事美术工作,曾在镇江画院18年,工厂8年,江苏美术出版社8年,1999年为南京书画院书画家。

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及海外举办过个人画展。曾参加“百年中国画展”、“中国新文人画展”、“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

出版《二十世纪下半叶新文人画.刘二刚》、《无闷集》、《画里画外》、《庙亭山随笔》、《午梦斋随笔》、《且文且想且画》、《一个宇宙一个人》、《独上高楼》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