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乾隆最愛的令貴妃兒子,為何最後擇儲,選擇了老二為嘉慶帝?

向敬之

1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第三次赴盛京謁陵歸途,遇到錦縣生員金從善跪在路旁,奏請建儲立後。

乾隆大怒,這是干預他建儲立後的大權,下令將金秀才處死。

但是,他說:已“於乾隆三十八年冬,手書應立皇子之名,密緘而識藏之。並以其事諭知軍機大臣,特未明示以所定何人”(《清高宗實錄》卷一千〇六十七,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丁未)。

乾隆已在五年前秘密建儲,並告知了軍機大臣,只是沒有公示人選,昭告天下。

這是他第二次正式建儲。

都是乾隆最愛的令貴妃兒子,為何最後擇儲,選擇了老二為嘉慶帝?

乾隆帝

乾隆還說:“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好傢伙,在六十八歲時,竟能算到自己在位六十年,活過八十五歲,著實不簡單。

此話是不是他後來加入了?不好說。他曾虛構其先人順治帝,十多歲精通堪輿術,躍馬揚鞭,給自己找到了一處上好的墓穴。其實,所謂順治相中的墓穴,不過是前明風水先生為崇禎帝精挑細選的。崇禎亡國自縊,被順治帝鳩佔鵲巢。

但是,乾隆果真熬到了六十年九月,宣佈暗定儲君顒琰為皇太子。

繼康熙之後,乾隆是大清王朝第二個明定儲君的皇帝。不過,這個儲君繼位在即,卻沒有多大的儲權,無法像其伯爺爺胤礽那般,在儀注和威風上可與皇帝媲美。

儲君的幸與不幸,都是皇帝說了算。

嘉慶帝的幸運,一是深得聖眷的哥哥們紛紛早逝,二是他的母親是乾隆的最愛。

2

嘉慶帝的生母魏佳氏,為漢軍出身,其父為內務府低級管領。

不是顯貴的滿人,沒有顯赫是外家,卻無損乾隆對魏佳氏的寵愛。

乾隆與繼皇后反目成仇,甚至出現了繼皇后以截髮來詛咒曾與自己有過蜜月期的老公。很大程度上,這與乾隆特別寵幸魏佳氏有關。

魏佳氏的肚子很爭氣,從乾隆二十二年到三十三年,連續生育了四子二女,成為了乾隆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

魏佳氏不停地懷孕,不斷地生育,乾隆自然會光顧其他嬪妃過正常的性生活,但在此間,除了忻妃戴佳氏、惇妃汪氏各生育一女,乾隆對魏佳氏的寵幸是最多的。

乾隆三十八年秘密建儲時,魏佳氏已做了八年皇貴妃,是後宮中位號最高的女人。

都是乾隆最愛的令貴妃兒子,為何最後擇儲,選擇了老二為嘉慶帝?

乾隆與令妃

乾隆選擇她所生的兒子為儲,有基於擇賢而立的綜合考慮,亦有子憑母貴的生母思量。雖然此時,乾隆還有一個無可挑剔的嫡子永璂,但其生母繼皇后留下的恩怨,嚴重損抑了他在皇父心中的地位。

更何況,此時的魏佳氏在乾隆那裡,儼然是不是皇后的皇后。從她生前已佩戴只能皇后才能擁有的東珠朝珠,被抬入滿洲鑲黃旗,死後儀仗在孝賢皇后五十九件基礎上再加十七件等事來看,乾隆對她是頂禮崇隆。

乾隆秘密建儲時,魏佳氏皇貴妃所生四子,有二子幼殤,還有兩子存在,即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滿人前身女真人,有幼子守灶的舊俗。太祖生前,就對大妃阿巴亥所生的嫡幼子多鐸多有偏愛,除了在他七八歲時就以和碩貝勒參預國政外,還提前明確他將接掌大汗親率的正黃旗。太祖寵愛幼子,但這一風俗卻沒有成為皇家的傳統,乾隆更對並非正妻的寵妃所生幼子“不甚愛”(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十一冊,正宗十六年三月壬辰)

朝鮮書狀官沈能翼回國密報乾隆擇儲之事:“第十七子永璘,年少放蕩,不循禮性,故亦不甚愛。”而“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聰明力學,頗有人望”。

龍生九子,各有其樣。都是魏佳氏令懿皇貴妃為乾隆生的兒子,永琰聰明善學,而永璘放蕩胡為。

雖然後來,嘉慶帝評價愛弟“秉性素醇,持躬謹飭,幼齡時仰蒙皇考鍾愛,封為貝勒”(《清仁宗實錄》卷三百六十八,嘉慶二十五年三月己巳),他又不得不承認永璘“讀書資性稍次,騎射亦未甚嫻習”,即便自己即位後,將其擢升為郡王,也因其“材質中平,亦未令管理事務,至今二十餘年”(《清仁宗實錄》卷三百六十八,嘉慶二十五年三月丁卯)。

嘉慶深愛胞弟,安排在乾清宮值過班,但不讓他參預機務,只是對他格外恩賞。嘉慶四年,查抄和珅,即將其偌大的和府賞賜給永璘,讓他一同分享和珅之富足。

然而,嘉慶所說永璘不愛讀書、騎射亦差,卻正是乾隆立儲不考慮他的主要原因。

就連書法傑出、文采出眾、“為人愷悌,最著仁孝”(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十一冊,正宗十六年三月壬辰)的成親王永瑆,也曾被乾隆“甚見鍾愛”,但乾隆認為:“阿哥等此時即善辭章,工書法,不過儒生之長,朕初不以為喜。若能熟諳國語,嫻習弓馬,乃國家創垂令緒,朕所嘉尚,實在此而不在彼!”(《清高宗實錄》卷七百六十,乾隆三十一年五月辛巳)

文化水平高,卻騎射技術差,不為賢。

既不懂文化,又不擅長弓馬,為不肖。

乾隆擇儲,不考慮永璘,這是其一。更何況第二次立儲時,永璘年僅七歲,更是乾隆的心傷。他第一次擇立的嫡長子永璉,就是七歲時,二年而殤。

3

永璘不肖,文武兼差。嘉慶卻愛弟情深,稱他“安分守己,謹慎小心,深屬可嘉”(《清仁宗實錄》卷三百六十八,嘉慶二十五年三月丁卯)。

但是與他們同時代的宗室成員、和碩禮親王昭槤,卻說得很不客氣:

“慶僖親王諱永璘,純皇帝第十七子也。貌豐頎黧色,不甚讀書,喜音樂,好遊嬉。少時嘗微服出遊,間為狹巷之樂,純皇帝深惡之,降封貝勒。經睿皇帝屢加斥責,晚年深自斂飾,燕居邸中,惟以聲色自娛而已。”(《嘯亭續錄》卷五《慶僖王》)

都是乾隆最愛的令貴妃兒子,為何最後擇儲,選擇了老二為嘉慶帝?

嘉慶帝

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乾隆為迎接八十大壽,封爵諸皇子:“皇六子永瑢,著晉封升質親王;皇十一子永瑆,著封為成親王;皇十五子永琰,著封為嘉親王;皇十七永璘,著封為貝勒。”(《清高宗實錄》卷一千三百四十二,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庚寅)

此次封爵,皇八子永璇曾在乾隆四十四年被封為儀郡王,因舉止輕忽,行事不得體,而不得再封。但是,就連早已出繼旁支做了郡王的永瑢,也被晉升為和碩親王,足見乾隆對倖存諸子、稍微滿意的都普適大愛。

永璘只得了一個貝勒,連郡王都不得封,也就成為了昭槤文中的“降封”。

此降封,不是降爵貶為貝勒,而是降等封作貝勒。

乾隆對幼子,深以為不肖,也該是有緣故。

所謂狹巷之樂,即流連於花街柳巷。永璘小小年紀,微服出宮,沉迷青樓,也著實是清朝皇家的一大奇葩。

但是此子,也有三大優點:

一、天性直爽厚道,為人真誠,朋友圈裡都是有情有義。生在皇家,城府不深,也是罕見。

二、馭下寬仁,即便侍衛忘了尊卑,他亦不嚴懲追責,不像永瑆天性陰忮,好以權術馭下,就連保鏢也搞無罪處罰。

三、對皇權不感冒。在乾隆日漸衰老、諸兄明爭暗鬥的情勢下,他竟然發聲:“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嘯亭續錄》卷五《慶僖王》)不失為一種難得的灑脫。

永璘不賢,入不了乾隆的法眼。但是,乾隆對入選者永琰也不放心,說:如果真賢,則繼承宏業。若其不賢,則老天可以讓他短命,勿使他即位後誤了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